《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949938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卷单元综合测评 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B卷 单元综合测评 模块滚动测评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2010年10月25日在杭州完美闭幕。下列是本届民间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C民间风情 D战争风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图片中反映的是一种民间情趣,加上是在“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上展示的作品,由此可以判断选C。答案:C2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

2、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解析:儒家“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是有意识的,通过灾异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答案:C3(2011德州市统考)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京洛”在北方,“浙江”在南方,表达了流落异乡的人对故乡的思念。答案:C4(2011福建泉州文综卷)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2012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岳麓版)第

3、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B 单元综合测评 模块滚动测评第十二至第十六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2010年10月25日在杭州完美闭幕。下列是本届民间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C民间风情 D战争风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图片中反映的是一种民间情趣,加上是在“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上展示的作品,由此可以判断选C。答案:C2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

4、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解析:儒家“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是有意识的,通过灾异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答案:C3(2011德州市统考)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京洛”在北方,“浙江”在南方,表达了流落异乡的人对故乡的思念。答案:C4(2011福建泉州文综卷)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5、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注重理论研究以科学实验见长A BC D解析:九章算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讲的都是实例,并没有进行理论概括,也就是说,并不注重理论研究,也没有进行科学实验,排除。答案:A5.(2010辽宁辽阳4月)右图是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在书中他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6、”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解析: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项正确;A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C项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思想;D项是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答案:B6.(2011福州高三检测)人大代表徐龙建言:让“红段子”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这里“红段子”的主要内容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的、“红红火火”的段子。而1915年的那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

7、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制度,反对旧制度A BC D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的掌握,提倡新制度,反对旧制度的表述不正确,排除含的B、C、D三项。答案:A7(2011福建厦门一中)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解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但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程朱理学主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

8、源,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答案:C8“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科技成就并不能完全说明社会制度的优越,所以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C不是题意的反映。选项D不符合史实。“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在面临严峻外部形势下,为巩固国防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它的研制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答案:B9(2011山东潍坊一模)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

9、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俾斯麦统一德意志A BC D解析:所谓德国考问世界,就是对世界的思考和疑问,也就是德国对世界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故正确。答案:B10(2011安徽信息卷)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解析:表格中7项占总票数的95

10、%以上,而中美、中日关系占了45%,A项正确,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打破核垄断有关,但是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是在1972年,那时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所以B项错误;从网友得票数可以判断C、D两项正确。答案:B112011年新年伊始,山东的教育改革风暴引起全国关注,齐涛厅长指出:山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是改革,不是“新政”,更不是“革命”,而是一种“回归”。历史上,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或做法仍值得今天借鉴的有()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取消高考,直接推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C D解析:题干中教育的“回归”是指由应试教育回到原来就提倡的

11、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文革”期间的做法,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B1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的提出吸取了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经验,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2、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指出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2分)(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13、(6分)(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4分)(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4分)(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4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与近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历程的全面把握能力。从材料一图片中三位人物对话的内容看,这是孔子与孟子、荀子探讨“仁”的问题;到了汉代随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明代李贽猛烈批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近代维新变法期间,孔子和儒家思想被用来作为宣传变法的工具;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被彻底批判,其正统地位受到动摇。答案

14、:(1)人物:A.孟子;B.荀子。(2分)(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6分)(3)看法: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4分)(4)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分)(5)正确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4分)14交通工具的改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落日已曾交辔语,春风还拟并鞍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材料二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材料三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后,挂着“京V02009”车牌的红旗阅兵车成为全社会的话题。材料四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28日在泉城济南圆满落幕。由包括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百度网、凤凰网等在内的65家网络媒体组成的媒体联盟进行了全程报道。全国很多观众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和点播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