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949916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节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3.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4.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6.活动:用概念图教学法揭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疏漏诊断1内环境及其稳态与血糖、水盐、体温调节的正误判断(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2)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3)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4)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5)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

2、激素释放量减少( )(6)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7)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8)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2免疫调节的正误判断(9)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10)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11)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12)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1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长句冲关1概

3、述性知识(1)持续发热会使体液减少,通常通过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来矫正,这两种溶液的共同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2)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3)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2程序性诱问(4)呕吐和腹泻导致患者尿量减少,原因是呕吐和腹泻导致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5)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请说明理由。有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这种患者可以

4、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还有一种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种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6)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几乎没有病毒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宿主细胞,请解释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核糖体等,病毒无法在其细胞内合成蛋白质。(7)与未免疫的机体相比,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后,病情较轻,或未发病,请解释原因。已经免疫的机体,体内有能识别抗原的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止病菌的繁殖,从而使病情较轻,或未发病。微专题1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1人体的内环境

5、与稳态2下丘脑在三大调节中的作用(1)图示(2)下丘脑的“四个功能”与“三个中枢”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1(2019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解析:选D。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

6、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2(2019高考全国卷)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解析:选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C不符合题意;酒精具有挥发性,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D不符合题意。3(2019高考江苏卷)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

7、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2)据图初步判断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填序号)。一次性摄糖过多低血糖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自身抗体与胰

8、岛素结合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解析:(1)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下降。(2)由题图可知,甲和乙的餐前空腹血糖浓度大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大于11.1 mmol/L,可初步判断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感受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3)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

9、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会出现尿糖。低血糖患者血糖浓度较低,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大量排尿,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4)乙的餐前空腹和餐后血糖浓度均大于正常值,且其体内胰岛素含量也较高,说明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原因可能是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导致血糖浓度较高,较高浓度的血糖又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答案:(1)氧化分解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2)甲、乙大脑皮层(3)(4)本部分内容常联系生活实际、人体健康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

10、液、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等内容。近几年在全国卷中出现频率较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都有,对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较高。一、考查生命观念1(2020山东省高三等级考模拟)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散失的更多B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尿量

11、减少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解析:选C。人体在寒冷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因此散热较多,为了保持人体体温恒定,产热量也增加,A正确;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B正确;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另一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C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二、考查科学思维3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下图是解释感染病毒后机体体温上升的一种假说,其中体温调定点是

12、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状态下为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仅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B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机体主要依靠排汗散热C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寒冷刺激也会引起正常机体出现上图所示的反应过程解析:选C。图示过程除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外,还有免疫系统参与,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29 时人开始出汗,35 以上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所以机体是否主要靠排汗散热,取决于环境温度,而不是人体温度,B项错误;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相对稳定,因此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项正确;寒冷刺激会促进机体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

13、的相对稳定,但体温调定点不会改变,D项错误。4(不定项)(2020山东省高三等级考模拟)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C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高的症状D桥本氏甲减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答案:ABD三、考查社会责任5(不定项)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某患者空腹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结果: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2.100.801.20mg/L钠180135145

14、mmol/L钙2.702.022.60mmol/L根据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推测,该患者体内可能发生的是()A胰岛素增多,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B神经细胞细胞膜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肌肉出现抽搐等症状D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多解析:选B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错误;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高于正常范围,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膜外钠离子浓度高,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B正确;血钙含量低时才会出现肌肉抽搐,C错误;由表可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多,D正确。微专题2免疫调节1两大免疫过程2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症1(2018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病毒

15、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解析:选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项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项错误;HIV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C项正确;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项正确。2(2019高考全国卷)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