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 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 人民版必修1

住在山****c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6MB
约6页
文档ID:156948363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 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1/6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2.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三元里抗英1.原因:英国对广州三元里的侵略,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随后又两度包围被英军占据的广州四方炮台3.意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概况(1)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1876年,左宗棠率军______,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3)1877年,消灭________的主力,攻克喀什噶尔4)1878年,收复除________外的新疆全境2.1881年,中俄签订《__________》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3.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思考1 “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 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这副对联称颂的是谁?主要颂扬他在哪些方面的历史功绩?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1)爆发:1894年9月,护送清军去朝鲜的中国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

2)概况:黄海海战中,以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为代表的北洋舰队将士同仇敌忾,英勇奋战,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3)结果: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________,但由于李鸿章“________”,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起因: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__________给日本2)概况: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________的黑旗军并肩作战3)结果: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思考2 如何认识清政府在反侵略斗争中的态度?四、义和团反帝运动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发展(1)兴起:义和团是______、______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2)转移:1899年,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并向京津地区发展3)顶峰:1900年,在落垡、廊坊围攻八国联军;包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清政府对外宣战后,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思考3 如何认识“扶清灭洋”这一口号?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4.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斗争。

5.意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思考4 为什么说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探究一 三元里人民抗英材料一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张维屏材料二三元里居民抗英誓师的地方——三元古庙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这首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元里居民在三元古庙誓师的主要原因?   (3)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意义有哪些?     探究二 甲午战争材料一 材料二 “刘邓林叶四管带,定致经靖舰同来视死如归抗强敌,英勇不屈正气在问题 (1)这首诗描述是哪次战争的情景?    (2)尽管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抗日,但清政府最终还是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分析清政府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探究三 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的斗争反映什么精神?     探究四 甲午战争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材料一  材料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问题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特征?说明导致图中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的感受     (3)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这一历史现象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史料1(夷兵方舍命突围出)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 ——[清]梁廷枏《夷氛闻记》(1)信息: 该笔记作者为广东顺德人,是当时广东士绅中热心抵御外侮的人士,曾协助林则徐禁烟,因此本书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直接材料1841年5月29日,三元里人民面对侵略者约定在三元古庙集会,议定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同时又联络附近103乡群众,共同对敌第二天凌晨,三元里及各乡群众数千人进攻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然后迅速退却,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即行包围英军拼命突围,“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这次战斗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并缴获了大量战利品2)方法:结合材料内容,体验当时的情景3)价值:本题对于引领学生走进三元里抗英的战场有重要帮助,能使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和爱国精神。

史料2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左宗棠(1)信息: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但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同俄国关于伊犁的谈判,却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极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提出了这个外交与军事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以及不收回伊犁决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正是在他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了伊犁的主权,挽回了部分损失2)价值:本题对于解答中国胜利的原因以及认识左宗棠都有重要帮助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二、1.(1)左宗棠 (2)西征 (3)阿古柏 (4)伊犁 2.改订条约三、1.(3)主力尚存 避战保船 2.(1)澎湖列岛 (2)刘永福四、2.(1)山东 直隶 (3)东交民巷使馆 西什库教堂思考1.对联称颂的是左宗棠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收复了新疆(除伊犁外),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2.面对列强侵略,与广大爱国军民的反侵略态度截然不同,清政府屈膝求和,避战自保,以至于被动挨打,影响了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因此在反侵略的同时应推翻腐朽的反动政府。

3.“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事实,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因而得到了广大民众和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使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但是,这个口号带有极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排外性质4.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课堂活动区探究一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勇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占领广州四方炮台,并到三元里抢掠;清政府妥协投降,放任侵略者抢掠;三元里人民为保家卫国,奋起反抗英军掠夺3)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探究二 (1)甲午中日战争。

2) ①日本综合国力强大②日军武器装备先进③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弱小④部分清军妥协投降⑤清军指挥战略失误探究三 时间:1896年原因: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行动:台湾人民进行了反割台的斗争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多处痛击日军感情: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精神:表现了台湾人民的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探究四 (1)特征:侵华日军对中国平民实施惨无人道的屠杀原因: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清军步步溃退,日军侵占旅顺2)感受: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台湾被外国侵占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都应该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共同现象:甲午战争影响:刺激了列强侵华野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