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69437 上传时间:2017-06-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身体格检查过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1、 准备和清点器械(要求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及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说: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张国刚。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工作单位?结婚了没有?您是什么民族的?籍贯?好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因此我下面将会为您做全身体格检查,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好吗?2、 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意识和体位。说:患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正力体型,面容安静,无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无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等病理

2、面容。表情自然,意识清晰,自主体位,无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等病理性体位。 (注:面容是指面部呈现的状态。表情是指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各种体型有正力、无力(瘦长型) 、超力(矮胖型)等体型。 )3、 测量体温。注:应测腋温,10 分钟。测之前应将腋窝搽干,水银柱应该甩在 35 以下,注意被检者周围无致冷致热无存在。附:体温的分级:正常;36-37,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以上。4、 检查脉搏,至少 30s,检查双侧对称性。脉率:60-100 次每分。脉律规则。无水冲脉、奇脉

3、、迟脉等病理脉。5、 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记数呼吸 30s。说:呼吸节律均匀整齐。频率正常为 16-18 次每分。儿:2030。无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叹气样呼吸。6、 测由右上臂血压。注意:打气应该慢在停不到声音后在上升 2030mmHg 即可,但测 2 次。正常血压:小于 130/85。7、 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二、头部:8、 观察头颅外形、头发、运动。说:头颅外形正常,无小颅、方颅、巨颅、尖颅等异常头颅。头发浓密分布均匀,头颅运动自如,无头颅异常运动。9、 触诊头颅。无压痛、无结节、无皮下肿块。10、 观察眉毛, 、眼睑、睫毛、眼球外形。眉毛分布两边对称均匀、无脱落,无倒睫、无上

4、下眼睑水肿及睑内翻、无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两侧眼球等大等圆,眼球无突出或凹陷。11、检查睑结膜、泪囊、球结膜及巩膜。睑结膜球结膜无充血水肿,无溃疡。巩膜无黄染。挤压泪囊有无异常分泌物或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有粘液溢出提示有慢性泪囊炎。12、检查左右眼运动。呈 H 型从 6 个方向:中间左上左下,又从中间右上右下,最后绕个圆圈手指放于患者眼外 3040cm。正常:眼球运动自如。13、取手电筒观察角膜、瞳孔。正常表现:角膜无充血、无溃疡。瞳孔双测等大等圆。14、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检查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检查角膜反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正常表现:两侧瞳孔均缩小。调节反射和幅皱反射方

5、法:嘱被检者注视 1m 外的手指,并随其运动,手指运动到被检者面前 20cm。其中调节反射手指运动快,幅皱反射运动慢,正常表现:调节反射两瞳孔缩小、幅皱反射两眼球内聚。角膜反射:用以棉絮从被检者眼外侧迅速往内侧划。双眼均要,正常表现:瞳孔缩小。15、观察耳廓、外耳道及乳突。耳廓无畸形、无皮下隆起、无肿块结节。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检查外耳道时用收向后上提拉耳尖以使其变直。乳突区无皮下出血点,无结节,无肿块。16、触诊耳廓及附近淋巴结、乳突。双测耳廓及乳突区皮下无结节、肿块,无压痛。耳前耳后及枕后淋巴结:注意有无肿大,能否触及,若能触及需说明位置、大小、质地、数量、与皮下组织是否有粘连。正常表现:

6、耳前耳后淋巴结未及,无压痛。17、检查双测听力。检查时用一手捂住被检者的一耳以检查另一耳。双耳均需检查。检查者用另一手手指从远处起开始摩擦一直到被检者能停到声音为止。正常表现:在离被检者 1m 外就能听到声响。18、观察鼻外形、鼻前庭、鼻中隔和鼻腔。鼻外形正常,无方鼻、塌鼻、酒渣鼻。鼻前庭正常。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正常,无充血水肿、无溃疡、无结节、无出血、无浓性等异常分泌物。19、检查两侧鼻腔通气。在检查一侧时先用一手捂住另一侧鼻腔以利于检查。然后用一手至于鼻腔前面看看通气情况。双测均检查。20、检查额窦、筛窦和上颌窦。正常表现:无压痛。筛窦只能检查前组,后组因为位置较深因此不能触及。21、观察

7、口唇、口腔粘膜、牙齿、牙龈。唇红、无疱疹、无皲裂、无脱屑、无口角糜烂。牙齿正常,无义齿、无牙齿缺失。牙龈无肿胀、充血、溃疡出血、糜烂等。口腔粘膜无充血水肿、无糜烂溃疡、无水泡。22、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舌体大小适中,无肥大。舌苔薄白。伸舌无偏曲,无震颤。23、检查扁桃体、咽后壁等。扁桃体无肿大、无充血溃疡等。咽后壁无充血、溃疡出血糜烂等。24、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观察皱纹、鼻唇勾、口角。教被检者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微笑吹口哨等。看能否顺利完成。25、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诊咀嚼肌和观察张口动作。震颤表现:咀嚼肌有力,张口自如。三、颈部:26、观察颈部外形、皮肤、血管。观察甲状腺。检查

8、颈椎活动情况。颈部外形正常,左右对称,无偏曲。皮下无出血点皮肤无溃疡、无肿块、无红肿、无静脉曲张、去脱屑等。无颈动脉怒张。甲状腺不能看见。颈椎前后左右活动自如。27、测试颈项强直。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运动(Brudzinski 征)正常:颈部无抵抗。阳性表现:两膝关节及髋关节同时屈曲。28、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颌下、颏下、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正常表现:各处淋巴结均不能触及。倘若能触及应注意其有无肿大,能否触及,若能触及需说明位置、大小、质地、数量、与皮下组织是否有粘连。29、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分别用两种手法检查,先从胸骨上窝沿气管上摸到甲状软骨(即甲状腺峡部)后在触

9、诊两叶。正常表现:甲状腺不能触及。附:甲状腺肿大分度。三度:一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二度,能看到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三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甲状腺肿大见于:1、甲亢、2、单纯性甲状腺肿,3、甲状腺癌,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乔本甲状腺炎) ,5、甲状旁腺腺瘤。30、触诊气管位置。三手指触诊。先将两手指至于胸锁关节上,中指放于气管上,看中指离两指的距离是否相等。正常表现:气管居中,无偏曲。31、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主要是听诊肿大甲状腺的血管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肿大时无需听诊。四、前胸部和肺部:32、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对称性。正

10、常表现:皮肤无隆起、无肿块、无皮下出血点、无淤点淤瘢。呼吸运动两侧对称。肋间隙未见凹陷或隆起,胸壁静脉未见曲张。胸廓外形正常,左右对称,未见异常隆起或凹陷,无桶状胸、扁平胸等异常胸廓。33、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正常表现:两侧乳房左右对称,未见隆起或凹陷,表面无红肿溃疡出血点等异常。乳头必须注意其位置,大小对称性,有无倒置内翻等。34、触诊乳房:女性常规触诊。触诊顺序:先左侧后右侧,从外到内。注意硬度弹性、有无压痛、包块。包块注意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正常:乳房左右对称,富有弹性,无压痛、无包块。35、触诊腋窝淋巴结。按顺序: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依次触诊。

11、注意其大小、部位、数量、质地、活动度。正常表现:不能触及。36、触压胸廓,了解胸廓弹性。正常表现:全胸廓富有弹性。37、触诊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正常表现:胸壁无皮下气肿、无胸壁压痛、无胸骨压痛。38、检查胸廓扩张度。检查时要两侧对比,前胸廓扩张度是双手至于肋弓上,拇指在前正中线上。39、触诊语音震颤。将手掌尺侧缘或掌面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嘱被检者发常被检者发长 yi 音。从上到下,左右对称。40、触诊胸摸摩擦感。检查时将两手放于腋中线胸下部,正常失不能感觉到,只有当胸摸发生炎症时才能感觉到。原理是胸摸的脏层和壁层发生摩擦而产生声音。41、叩诊前胸部和侧胸部。从肺尖开始,遵循从上到下

12、,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的原则进行逐一肋间叩诊。右侧叩到实音处,左侧叩到浊音处。异常叩诊音主要有过清音和浊音。42、肺下界叩诊。正常肺下界为 6、8、10 肋。43、听诊前胸部和侧胸部。从肺尖开始,顺序与叩诊同。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以及干湿罗音。正常人是没有的。44、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发长 yi 音,位置同听诊。正常:声音比较响亮。45、听诊胸膜摩擦音。有胸膜摩擦感时可听到,最常听到部位:前下侧胸,同胸膜摩擦感部位。 五、心脏:46、观察心前区是否有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cm,搏动范围直径大约:2.02.5cm。异常心前区隆起见于:扁平

13、胸、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等。47、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 (两步法)无抬举样搏动,见于左室肥大。48、触诊心包摩擦感。多见于心包炎等,正常人是没有的。触诊时位置在:胸骨中下段左缘。各个听诊区均要触诊。49、叩诊心浊音界。方法:先左界后右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cm 处开始,有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右界先叩出肝脏上界,然后在其上一肋间从外到内、逐一肋间往上叩。直至第二肋间。正常心脏浊音界。50、心脏听诊。 顺序: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二区三尖瓣区。逆时针顺序。个听诊区位置:P146。正常表现:心率 60100 次/min,心律整齐。无

14、额外心音,心脏杂音等异常心音。51、听诊心包摩擦音。正常时是停不到的,当心包膜发生炎症时可停及。各个心音听诊区均要听诊。六、背部:52、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53、视诊皮肤、脊柱、胸廓外形及对称性。皮肤无红肿、淤点淤瘢、皮下出血、脱屑及腹壁静脉曲张等异常表现。脊柱无隆起凹陷。胸廓外相正常,左右对称。54、触诊胸廓扩张度及对称性。方法:双手拇指与后正中线平行。位置于前面相对。嘱被检者深吸气。 55、触诊语音震颤。方法部位同前胸。56、触诊后胸膜摩擦感。可不做。57、叩诊肺尖。方法:在斜方肌上叩诊,沿斜方肌走形进行叩诊。58、叩诊双侧后胸部。从肺尖开始,先沿斜方肌叩,到肩胛骨时扳指与脊柱

15、平行。到肩胛骨下方时沿肋间隙由外向内叩。需左右对称的叩。59、叩诊肺下界及肺下界活动度。从肺尖开始叩出肺下界。大约在第十肋间。叩出肺下界后嘱被检者深吸气并屏住,检查者沿肺下界继续玩下叩诊直至变音。此时嘱被检者将气呼出。等呼吸均匀 23 次后嘱被检者深呼气,检查则从肺下界开始迅速往上叩,直至变音为止。标记出叩出的两点,测量其间的距离。正常为:68cm。60、叩诊背部。大体与叩诊后胸部同。61、听诊语音共振。部位同叩诊。方法同前胸语音共振听诊。62、观察脊柱有无侧弯,观察脊柱弯曲度及活动度。将三手指至于脊柱上用力下滑检查红线是否有偏曲。观察脊柱弯曲度可教被检者做前伸背曲及侧曲看看活动如何。正常:活

16、动自如。63、检查脊柱压痛、叩击痛、 (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沿脊柱往下一个以个脊柱按压,正常没有压痛。检查叩击痛时间接法是将以手至于头顶,另一手进行叩击或至于脊柱上在行叩击。直接法是直接用手叩击不能扳指。正常没有叩击痛。64、叩击肋脊点和肋腰点。肋脊点:第十二肋下缘与脊柱的交点。肋腰点:第十二肋与腰肌外侧缘的交点。正常时均无叩击痛。七、腹部:65、受检者的体位及姿势。受检者体位:仰卧位。姿势:四肢自然伸直放松,当触诊腹部时双下肢屈曲。66、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 、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或蠕动型。正常表现:腹部平坦,左右对称,无全腹或局部的膨隆或凹陷。无蛙状腹或舟状腹。腹部皮肤无溃疡、淤点淤瘢、皮下出血及皮下结节或肿块,皮肤无静脉曲张。腹部视诊为腹式呼吸。无胃肠型或蠕动型。67、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min) 。正常:45 次/min,大于 10 次/min 以上者为肠鸣音亢进。如果 35min 后还不能听到肠鸣音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