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929213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川低碳之路探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低碳之路银川低碳之路探析探析 目 录 一、低碳一、低碳经济经济的含的含义义.2 二、二、银银川市当前川市当前发发展面展面临临的新形的新形势势.2 (一)第一(一)第一轮轮西部大开西部大开发发十年,十年,经济经济快速快速发发展的基展的基础础条件已臻完条件已臻完备备.2 (二)国(二)国际际金融危机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金融危机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发展能力,加快展能力,加快产业转产业转型型.2 (三)日益增大的气候(三)日益增大的气候变变化化压压力要求西部地区快速力要求西部地区快速发发展的同展的同时时控制碳排放量控制碳排放量.3 (四)第二(四)第二轮轮西部大开西部大开发发将面将面临严临严峻形

2、峻形势势, ,银银川市川市发发展低碳展低碳经济经济任重道任重道远远.3 三、三、银银川市川市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过过程中存在的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 .3 (一)(一)产业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构不尽合理.3 (二)(二)资资源永源永续续开采开采压压力加大力加大.4 (三)(三)环环境境问题问题突出突出.5 四、多四、多层层面推面推进银进银川市低碳化川市低碳化发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展的路径与方法 .5 (一)(一)农业农业低碳化:低碳化:创创建有机、生建有机、生态态、高效的新、高效的新农业农业.5 (二)二(二)二产产低碳化:低碳化:优优化二化二产结产结构、建立循构、建立循环经济环经济园区、改善能源消园区、改

3、善能源消费费 .5 (三)服(三)服务业务业低碳化:聚焦低碳化:聚焦产业链产业链两端,大力两端,大力发发展展现现代服代服务业务业.6 (四)低碳城市:倡(四)低碳城市:倡导绿导绿色消色消费费,塑造低碳生活,塑造低碳生活.6 (五)碳(五)碳汇汇减碳:植减碳:植树树种草,种草,扩扩大碳大碳汇汇 .7 五、建五、建设设低碳低碳银银川的保障措施及政策建川的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议.7 (一)加(一)加强银强银川低碳城市川低碳城市规规划的划的编编制和制和实实施施.7 (二)加(二)加强组织领导强组织领导建建设设、完善政府决策、完善政府决策执执行制度行制度.7 (三)成立(三)成立银银川市川市 CDM 基金

4、,推基金,推动动低碳低碳经济发经济发展展.8 (四)(四)设设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术术的研究和开的研究和开发发.8 1 一、低碳一、低碳经济经济的含的含义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 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 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 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 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核心是能源 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 根本性转变,突出特征表现为:“经济性、技术

5、性和目的性”。低碳经济 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 济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 二、二、银银川市当前川市当前发发展面展面临临的新形的新形势势 (一)第一(一)第一轮轮西部大开西部大开发发十年,十年,经济经济快速快速发发展的基展的基础础条件已臻条件已臻 完完备备 银银川国民川国民经济经济快速增快速增长长, ,综综合合实实力力显显著增著增强强。 。2000 年,银川市地 区生产总值为 128.75 亿元,2010 年达到了 792.61 亿元,年均增幅达 到了 13.14%。 固定固定资产资产投投资资增速加快,基增速加快,基础设础设施明施明显显改善。改善。20

6、00 年,银川市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2.39 亿元,2010 年该项指标达到了 648.69 亿 元,增长了 12.4 倍;与此同时,银川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38 亿元。 公共交通运输、航运等条件明显改善,已开通航线 36 条,银川河东机 场客流量每年以 20%的速度递增。 结结构构调调整成效整成效显显著,著,优势优势特色特色产业产业初步形成。初步形成。西部大开发十年间, 银川市实施了“兴工强市”方略,通过工业的充分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 2 业加快发展。在此期间,银川市确立了工业“一强四优五新”、农业“两 强四优四新”、服务业“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思 路,以此作为转变经

7、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生生态态建建设设力度加大,城力度加大,城乡环乡环境明境明显显改善。改善。2010 年年底,全市绿化 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 43.03%、43.22%和 14.04 平方米。先后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绿化 模范城市、环保模范城市行列,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显著提高,社会事著提高,社会事业业全面全面发发展。展。2000 年,银川市城 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5622 元,2010 年达到 17073 元,10 年中增 长了 3 倍。2010 年末,银川的城市化率达到 64.81%,城市人口为 129.9

8、1 万人。住房、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等各个方面成就显著。 (二)国(二)国际际金融危机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金融危机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发展能力,加快展能力,加快产产 业转业转型型 由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相对较小,2007 年爆 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在空间上暂时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 的态势。1但是长期看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也具有相当大的影 响,只是这种影响具有间接性、传导性和滞后性的特征。金融危机的 影响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以扩大内需和产业转型两 方面着手,通过扩大包括政府刺激性投资和居民生活消费在内的内需 和延长产业链、产品技术升级、品牌运营及大力发展

9、现代服务业等一 系列措施来保障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小企业的安全过冬和就业压 力的减缓。 (三)日益增大的气候(三)日益增大的气候变变化化压压力要求西部地区快速力要求西部地区快速发发展的同展的同时时 控制碳排放量控制碳排放量 1 王建红,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的对接,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 (4) 3 虽然当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东南部低、中北部高和西北 部低的空间格局,但是随着我国整体碳排放压力的增大和东中部地区 以制造业为主题的高碳产业部门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未来西北地区 的碳排放压力将不容乐观。因此,西北地区在谋求自身快速发展,承 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

10、移时一定要着眼长远,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 和产业基础制定产业承接战略和规划。依据能耗量、排污量、技术水 平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指标对拟引入的产业进行选择,在承接产业转移 的同时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培育先进的主导产业、名牌企业和产品, 并在空间上注重集聚效应的发挥,致力于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优势 低碳产业集群。 (四)第二(四)第二轮轮西部大开西部大开发发将面将面临严临严峻形峻形势势, ,银银川市川市发发展低碳展低碳经经 济济任重道任重道远远 目前 “呼包银”作为西部大开发第二个 10 年新的增长极,已纳入 西部大开发第二个 10 年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文件中。 “呼包银”地区被确 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第二个

11、 10 年内的重点经济区,其标志着银川将 成为西部发展新的增长极。在产业发展前期,把宁东基地打造成国家 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融入银川鄂尔多斯榆林能源金三角成 为了“呼包银”经济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开发利用低碳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 三、三、银银川市川市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过过程中存在的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 (一)(一)产业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构不尽合理 银川市较长一段时期内对资源进行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没有采 用产业结构升级来对资源型产业进行纵深的发展,故而产业链相对较 4 短,造成了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三大产业间比例严重不合理。1949 年银川市的产业结构比

12、为 73.3:6.4:20.3,为“一、三、二”模式,农业占 据显著主导地位;“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次产 业结构比又发生了变化,2010 年该比例为 5.1:50.5:44.4,属于“二、 一、三”模式,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此外,银川市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倾向严重,2008 年重工业在工业 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 77.44%,轻工业仅占 22.56%。以资源为主导的 重工业在收益转换为产业资本的过程中受到限制,没有发挥对其他产 业应有的牵引作用。 (二)(二)资资源永源永续续开采开采压压力加大力加大 银川市工业是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形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的传统 产业,2008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 到 13%,以各种能源、金属矿产等为原料的产业占到 50%,存在加工 度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的问题(见下图)。由于矿产资源的不 可再生性,随着矿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采取相关措施,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