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922862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浏阳一中2011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政 治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 杨 桢 审题: 瞿和平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计50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古代四大发明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千年古树 园林雕塑A B C D2、“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 “文”与“道”

2、的关系反映了物质与文化的关系 透过“文”可以悟“道”,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文”与“道”都属于文化的范畴A. B. C. D.3、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4、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题征文,英国人写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法国人作了大象的恋爱;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波兰的主

3、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政治活动 5、电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乐观、向上精神,强烈而深刻地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2010年3月28日,上海首个中国戏曲主题公园绍兴戏曲艺术主题公园揭牌亮相。颇具中国古典意蕴的园林氛围,配以戏曲元素浓厚的“脸谱墙”、“戏曲艺术墙”等,构成一个独特的中国戏曲空间。 绝大部分喜欢戏曲的年轻人都是受父辈甚至

4、祖辈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才慢慢对戏曲着迷的。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的特点。( ) A. 民族性和独特性 B. 独立性和差异性 C. 多样性和地域性 D.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7、2010年10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伊斯坦布尔参观了闻名于世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参观中,温总理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赞扬这两个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土耳其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的聪明才智。文化遗产( )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8、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

5、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短时间内,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条特殊的短信,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 )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彻底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B C D 9、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6、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1月24日起在武夷山上演。回答1011题。 10、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 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1、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

7、。这表明 ( )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 B C D12、这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思想 D传统文艺13、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形式完美、对仗,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14、2010年4月20日,海内外数千华人聚集绍兴,隆重举行公祭大禹陵典礼。作为祭禹典

8、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学者举行了以“弘扬中华大禹文化、构建两岸交流平台”为主题的研讨会,共同探究历史,解读当代。这启示我们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就必然能推陈出新 A. B. C. D.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参与踊跃,积极建言献策。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切关注和强烈期盼,这是基于( ) A教育塑造和成就人生 B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C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D教育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16、“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 ()

9、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 17、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人类自然科技发展”;“水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 )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 B C D18、“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

10、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A B C D19、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B.面向世界,博采众

11、长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20、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规范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 ) 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的记载工具21、“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下列对中华文化中的

12、文学艺术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2、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澳门,保存着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这表明 ( ) 建筑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融A B C D 23、在人与地域的关系上有种观点认为,“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A文化的源远流长 B文化的博大精深C文化的区域特征 D文化的包容性24、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B. C. D.2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有(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精卫填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A. B. C. D.二、主观题(共50分)26、材料一 2010年7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