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917863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_小学二年级_二语下_教案_《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备课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

2、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教案设计17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3、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 紫z 川chun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知诗人。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解诗题。“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

4、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3、明诗意。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指导看看图。4、悟诗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五、小结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mng 行hng 泊b三、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 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3、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

5、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含”上部今不要加点。六、小结: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板书设计:

6、17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热爱祖国山川 黄、翠、白、青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2、背诵、默写古诗。18 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重点难点: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flash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

7、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自主识记,扩词。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他来读。4、被推荐到的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6、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三、书写生字。(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朗读感悟课文。(一)研读“雷雨前”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3、有感情地朗读。(二)研读“雷雨中”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考大家?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3、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三)研读“雷雨后”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2、展示自己的画。3、美读这一段三、总结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叶不动枝乱摆 雷雨前(图):乌云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蜘蛛逃15、雷雨 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空气清新 雷雨后(图):雨停了彩虹蝉蜘蛛青蛙作业设计:1、雨越下越大。越越。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19 最大的“书”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12个字。2、有

9、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文插图、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

10、指名学生读字音。(2)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三、理解词语。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师生释疑。 四、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1、复习生字2、质疑课题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11、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并读一读。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说说:A、岩石的作用。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12、?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 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板书设计: 19 最大的“书”字雨痕波痕矿石岩石画 找宝画树叶贝壳小鱼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教学准

13、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二、自学。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3、展示朗读。三、再读课文。1、默读课文。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说话练习。(用句式: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导、盏、慌。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2、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3、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二、自读自悟。1、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用“”划一划。2、学生自读自悟。三、感悟体会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2、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3、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4、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由练,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5、朗读比赛。四、拓展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