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56829955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一、急救护理原则 二、创伤救护技术 三、洗胃术 四、心肺复苏术 五、气道开放技术 六、电除颤术,气道开放术,一、人工气道开放手法 二、口鼻咽通气管的应用,人工气道开放手法,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常用两种方法: 1)仰头-抬颏法 2)推举下颌法(颈部创伤),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推举下颌法(颈部创伤),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

2、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口鼻咽通气管的应用,口咽通气管,适应症,适用于有自主呼吸且舌根后坠、鼾声呼吸明显、无牙关紧闭及咳嗽反射,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且无呕吐的病人,使用手法开放气道不能达到通畅气道的目的时候。,禁忌症,吼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及咽反射亢进的患者 频繁呕吐者、近期口腔术后患者禁用,3、口咽通气管的应用,S型 通气管,型 号:成人、 小儿,50mm,翼缘,90mm,牙垫80mm 咬口垫,反向插入法(最常用) 口咽通气管的凹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头端接通口咽部后壁时(已通过腭垂),即将其旋转180,向下推送通气管至合适位置。 舌拉钩或压舌板法 (少用) 指在舌拉钩或压舌板

3、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插入正确的位置。,口咽通放置的方法,口咽通的固定,胶布固定法:将口咽通气管的翼缘固定在上下门齿外,用胶布固定于脸颊 边带固定法:置管前将长度适宜的边带系在口咽通气管口垫末端翼缘下,并将边带系于颈下。 在通气管翼缘两侧钻孔后边带固定,口咽通基本流程,1、选择合适型号的口咽通气管(合适的长度:为门齿到下颌角的距离) 2、清理口腔内分泌物,有义齿者去掉义齿,牙齿松动者取侧卧位放置口咽通气管,以防止牙齿脱落掉入口腔吸入气管内引起窒息 。 3、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反向打开嘴巴,4、右手食指和拇指放置在口咽通气道两侧的翼缘上;运用反向插入法置入口咽通气管,直至口咽通气道的翼缘到达唇部的上方,

4、此时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段正好位于舌根后。 5、检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6、合理固定。,口咽通基本流程,鼻咽通气管,禁忌症,无自主呼吸者,鼻腔有病变的(息肉、肿瘤、严重鼻腔出血、近期曾经行鼻腔手术的)、颅底骨折、筛板骨折、上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圆盘,口咽通,鼻咽通气管的优缺点,优点:质地柔软,不易损伤鼻腔黏膜,容易固定不易脱出,停留后对咽喉部刺激较口咽通气管小,清醒、半清醒和浅麻醉病人容易耐受。 缺点:置管时对病人的刺激较口咽通气管大,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波动。,鼻咽通气管基本操作流程,1、插入前认真检查患者的鼻腔,确定是否有鼻息肉、鼻甲肥大或明显的鼻中隔偏移等。 2

5、.选择合适型号的鼻咽通气道,长度估计方法为:从耳垂至鼻尖的距离。 3.必要时予收缩鼻腔黏膜剂和表面麻醉。,鼻咽通气管基本操作流程,4.将鼻咽通气道的弯曲面对着鼻中隔放入右鼻腔,向下推送至鼻咽部后壁遇到阻力时在鼻咽通气道必须弯曲6090度才能向下到达口咽部。 5.将鼻咽通气道插入至足够深度后,如果病人咳嗽或抗拒,应将其后退12cm。 6、妥善固定,防止通气管内陷。,放置口鼻咽通气管后的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病人的意识、呼吸及spo2情况。 2.妥善固定:边带固定法;胶布固定法。 3.加强口腔护理(TID),操作前先吸净口腔分泌物,将胶布取掉后,必须一手固定口咽通气管,一手用棉球擦拭口腔

6、,直至清洁无异味。 4.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及时吸痰,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 5.保证吸氧,加强气道湿化,可予生理盐水方纱覆盖口咽通气管,备物,1、口咽通气管的放置: 口咽通气管、电筒、棉签、压舌板、弯盘、 方纱、胶布或边带 2、鼻咽通气管的放置: 鼻咽通气管、电筒、棉签、弯盘、方纱、石蜡油、扣针、必要时备表麻和粘膜收缩剂,口、鼻咽通气管置管简易流程,准 备,选择合适型号的 口咽通气管,选择合适型号 的鼻咽通气管,置 管,置 管,固定及整理,评价及记录,评价与记录,固 定及整理,评 估,评 估,准 备,打开气道,打开气道,病人 意识、生命体征、 SPO2,病人意识、生命体征,SPO2 鼻腔情况,清理口

7、腔内分泌物 义齿者去掉义齿,病人取平卧位,门齿到下颌角的距离,耳垂至鼻尖的距离,压额举颌法,使头后仰,反向插入法,抬颌、暴露鼻前庭十字置管法,再次清除气道分泌物整理病人床单位、 物品,呼吸、SPO2、口腔粘膜情况 记录病情,清除口鼻腔气道内分泌,病人呼吸、SPO2 鼻 腔粘膜情况,电除颤仪的应用,学习内容,电除颤的相关知识,(1)概念: (心脏电复律) 心律失常 短时间内向心脏予高压电流 心肌瞬间同时除极 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最早用于心室颤动,故也称心脏电除颤),(2)电除颤的适应症心搏骤停,心室颤动 80% 心脏停搏 心电-机械分离,心搏骤停的类型,(3)电除颤的波

8、形方式:单向波(MDS) 双向波(BTS) 单、双向波区别: 单向波是半个正玄波 ,双向波是完整的正玄波 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 ,双向波可再给出一个方向的引导性电波 引导性电波接近心脏正常电信号,因此能更有效激发起心脏的正常工作,电除颤(体外电复律),除颤电极部位: 1.标准位: a)心尖部(负极 Apex ) 胸骨左缘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b)心底部(正极 Stenal )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尖部,电除颤(体外电复律),除颤电极部位: 2.前后位: a)胸前 (心尖部 左乳头下) b) 胸后 (心底部 左肩胛下区) ( 起搏:前圆后方),电除颤(体外电复律

9、),(5)体外电复律的种类 1)同步电复律 : 能利用病人心电图中的R 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 (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2)非同步电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可以 在任何时间放电(仅用于室颤) 操作区别:操作方法基本相似 ,不同的是必须在除颤器充电之前将同步开关启,此时心电监护屏幕上显示同步讯号 ,然后以相同的方法放电,电除颤(体外电复律),(6)能量的选择: 除颤器释放的能量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 1.单相波:电击能量360J,除颤之后立即做5个周期的CPR后,首次电除颤的转复率90% 2.双相波:200J,电除颤仪的使用,电除颤的基本操作步

10、骤: 1.病人和仪器的准备 (作好心电监护以确诊心律失常类型) 2.接上电源,直流电击除颤 3.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生理盐水纱块) 4.选择合适的能量 5.充电 放置电极板于合适位置(心尖部、心底部) 6.放电 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键 7.观察患者心电图改变 效果的评价:成功的电除颤是指点击后5s内无室颤波形,电除颤的医护操作配合:,1、发现病情变化: 发现者呼叫其他医护人员 协助病人体位(平卧位,暴露前胸部) (护士)无心电监护者上好心电监护仪(有心电监护者,注意转移电极贴位置) (护士)准备电除颤仪及病人(电极贴、导电糊、电源连接、静脉通道),2 、站 位,(医生)左侧:进行除颤

11、操作 除颤仪放患者耳旁 (方便安放电极) (护士)右侧:实施CPR,电除颤的医护操作配合:,3.操作配合,电除颤仪的使用,除颤指征 : 电除颤后观察病人循环体征情况,并予CPR 如重新出现室颤,3次除颤后,病人的循环体征仍未恢复,复苏者应立即实施2分钟的CPR 若心律仍为室颤,则再行1组3次的电除颤(注:如1次除颤成功,不必再作第2次),然后再行2分钟的CPR,并立即检查循环体征,电除颤的注意事项,1)除颤越早越好 2)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病床,以免触电 3)电极板放的位置要准确,并应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 4)电除颤前,应将电极板的金属面用盐水纱布包裹或涂抹导电湖 5)电除

12、颤前,保证两个电极板之间胸前皮肤无导电湖或生理盐水存在,电除颤的注意事项,6)除颤时,两个电极板的距离必须大于10cm. 7)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可自行缓解 8)除颤完成后将电极板仍固定于原位,以观察病人心电图的变化 9)如果室颤,室扑持续出现,立即重新充电,重复步骤(顽固性室颤,予肾上腺素和胺碘酮后再次除颤,成功率高),10)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 3次4J/KG 11)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除颤能量一般为510J 12)室颤时,不作术前准备,不需麻醉,尽快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电除颤的注意事项,(六)提高除颤成功率的措施

13、 :基础CPR、纠正缺氧、静注适量胺碘酮、肾上腺素等 (七)影响除颤成功的因素 : 病人因素、时间、电极板位置、能量、波形,室颤,1.定义:是心室出现多灶性局部兴奋的结果,致使心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 2.心电图表现: QRST波群完全消失 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形状、宽度、频率均不规则)的或大(粗)或小(细)的低小波 频率200-500次/分, 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 (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 )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 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 )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病人平卧 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病人心电监护电极贴应避开电除颤电极处,避免电极贴损坏及影响除颤效果,病人和仪器的准备,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