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6804516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5篇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摘要: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专业的需要。当前,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师资匮乏、教学手段有待提高和激励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素质、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建议。关键词 西方经济 双语教学 浅谈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摘要针对目前双语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师资与学生特征及“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认为采用过渡式教学模式最有利于组织课程教学。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进一步细化模式要求。分

2、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学生测试三个模块将过渡式教学模式具体化,力争能突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均处在弱势的前提下,完善“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双语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学科,本身的特性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决定了其采用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既是国际经济理论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更是我国培养出专业

3、人才国际化的一个过程。因此,积极探索“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措施,推进“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培养优秀经济专业人才意义重大。一、当前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国外提到用第二种语言(非母语)来培养和教授学生大都使用Bilingual Education的提法,Bilingual Education直译应该是双语教育的意思。而国内更多的是采用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说法。目前国内外学者讨论得比较多的双语教学模式大抵有以下六种: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Segrega.ted Language Redemption);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

4、l Bilingual Education);母语发展性双语教学模式(Language Development Bilingual Education);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IntegratedEn-richment Bilingual Education);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Twoway Bilingual immersion);“新殖民”式双语教学模式。这六种双语教学模式都是针对学生入学后的整个教育情况来讨论双语教学模式,它包含所有的学科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如这六种双语教学模式中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和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都要求学生沉浸于外语环境中,所有的

5、传授、教学、沟通都使用外语,完全摈弃母语的运用。目前在欧美地区和香港地区大抵都是采用的这两种双语教学模式。再比如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在学业起始时为了不致掉队,首先是通过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结合,最终过渡到纯外语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因此实际上前面讨论的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模式更准确讲应该是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模式,它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业始终的。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受教育过程,而只是针对单一的学科授课,因此双语教育模式与双语教学模式从所涉及的范围来讲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单学科教学过程中外语的使用情况,双语教学模

6、式大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维持式。该模式比较强调在学习专业课时,主要用母语来理解专业知识和交流,而个别术语用英语来说明。这种模式其实与真正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实应该是专业外语教授的一种模式。(二)过渡式。该模式是适当地用母语教授课程,教材、板书、笔记、作业等使用英语,而讲授时母语与英语较为灵活地互为主体语言,便于英语为非母语的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三)沉浸式。这种模式要求在授课期间全用英语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教材、板书、笔记、作业、讨论等等均用英语进行,母语几乎不在课内使用。香港地区的大学教育是采用这种模式的成功范例。内地的一些知名高校也在逐步开展采用这种模式实

7、施双语教学。二、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选择适当的模式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尤其如此。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双语教学模式必须从自身的现实基础出发。选择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和知名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一系列的差距,从实施双语教学来讲,最现实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那就是生源的差距和师资水平的差距。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内陆高校,生源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说能力,由于缺乏专门的针对性的训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师资水平方面,由于受学校地理位置、知名度、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教师中海归人员以及知名高校毕业的

8、硕博士生的比率相对较小,因此,教师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教师比率相对较小。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必须意识到双语教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专业知识,而提高英语水平,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则在其次。尤其是像“西方经济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从课程的重要性来讲,它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继续深造,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项目。从所教授的学生层次来讲,基本都是甫入高校的大一或者大二学生,他们的大学英语才刚刚开始,词汇量相对较小,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完全摆脱高中旧有的围着老师转的习惯。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应该

9、刻意追求全英文教学的完美形式,应以过渡式的双语教学模式为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决定双语教学的程度,并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教案,英文板书,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做笔记、做习题,但是专业知识的讲授要依据学生的接收情况,采用中英文讲解,在初学阶段中文比重稍重,让学生逐步适应之后,在依次过渡到英文比例较重或者全英文教学。“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模式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双语教材的选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的制定等诸多方面,且要素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三、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0、双语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它的教学目标除了专业知识目标之外,还有语言目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西方经济学”的传授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经济学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一般分为两个学期分开教授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相对也比较难。而对于管理类其他专业,“西方经济学”一般是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合在一起教授,大部分学校是48课时或56课时。由于双语教学中所用教学语言为非母语,初次双语教学选在非管理类专业相对容易些,也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因此专业知识目标只要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比如微观部分包含价格理论(静态部分)、消费者

11、行为理论(基数理论部分)、生产理论(短期部分)、成本理论(短期部分)、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部分);宏观部分包含国民收入的几个核算指标、总供给和总需求、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部分经济增长理论等等,以及培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要区分于专业外语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能够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还要能够用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西方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还要逐步培养经济学专业的英语思维习惯,以后能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国际前沿理论。(二)双语教材的选定。目前市面上“西方经济学”的英文教材很多,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文原版或影印版教材,比如曼昆所著的Princi

12、plesof Economics,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著的Eco-nomics第16版等,这类教材完全依照英语国家的习惯撰写和排版。还有一类是国内出版社购买版权出版的双语教材,内容基本不变,但是考虑到中国学生的需要,在重点和难点处进行了中文注释,比如布拉德利希勒所著、王福重所译的Essentials of Economics等。考虑到英文教材篇幅很长,大一学生的词汇量还相对较小,地方本科学院实施“西方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可以选用希勒的教材,这本教材篇幅在英文教材中还算比较适中的,用词遣句也还比较浅显易懂,教材内容覆盖也比较全面,不仅注重对传统经典理论的介绍,而且还附有大量的案例分析。但是几乎所有

13、的外版教材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都存在两个较大的缺陷。(1)缺乏严谨的逻辑结构。与国内的优秀教材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等相比,西方经济学外版教材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严谨的逻辑结构,学生往往难以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西方经济学的结构和脉络,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由于西方经济学外版教材都是由西方经济学者编写,所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具体经济体制,所使用的案例也均为西方国家的情况,故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外版教材并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具体分析中国的现实经济。因此,教师最好是结合内版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来讲授“西方经济学”外版教材,同时最好向学生提供一套只有理论介绍的逻辑清

14、楚的英文讲义,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条件许可的话,尽量争取编写一本符合中国国情的英文案例结合基本原理进行讲授。(三)教学方法的采用。“西方经济学”实施双语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语言的限制,许多学生存在着畏难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1)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许多高校的学生反映“西方经济学”实施双语教学,上课听不懂,不知所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学过英语的国人都有深刻的体会,无论是听还是看,如果有相应的背景知识,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介绍背景知识。前面一、二次课,汉语比

15、例稍重,从宏观上整体讲述西方经济学的逻辑结构。以后每一次课结束的时候,都对下一次所授内容的背景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每章结束的时候,也对每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注意引出下一章要介绍的内容。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背景知识的介绍,汉语比例可以稍重,内容总结应尽量采用全英文讲授。(2)尽量多采用图表。“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学科,数学模型非常多,在对模型进行介绍时应该多采用图表。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等,图表表达更形象直观,既可以避免复杂的理论阐述,又可以绕开语言障碍,再配以数学公式来表达就可以清晰明了。(3)运用案例法与学生互动。师生之间开展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在课堂上多开展案例讨论。比如讲授信息不对称理论时讨论二手车市场,进而讨论股票市场;讲授搭便车理论时讨论老年人保险问题;讲授产权理论时讨论牛吃比邻谷子的问题等等,通过讨论案例,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支持系统的利用。国外原版经济学教材不仅内容更新频繁,而且配套教学资源品种丰富。有些出版社还专门为某本教材(如曼昆所著的Principles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