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670755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定位分析关键词:语文课堂 师生关系 对话 “ 共享式”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旧的师生关系已不适应当今的教育,师生要共同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师要搭建互动平台,创设对话式情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中要意义。在新课改理念不断推行的今天,我们十分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强调以学生的感受为本,这样就不能回避与之相关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一种最基本、重要的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2、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 ,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这种师生关系一不适应我国教育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师生关系单向化、冷漠化、功利化倾向日益膨胀,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正是传统师生关系异化的根源。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指双方的“敞开”、“接纳”和“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理解、共同参与,这种对话更多地是彼此接纳和共同分享,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对话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中“我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当

3、前对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倡导在本质上就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完整的教育,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拥有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意识、健全的人格,能与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主体间性应该成为当代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一、语文课堂中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一一 传统的师生关系1、教师是勤劳的教书匠,学生是忠实的“听众”教学过程是教师预设好的,忽略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能达到生成。学生是被动的听话者,只是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2、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

4、,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教师绝对权威,学生依从。这种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和控制者,是学生学业的评判者。教师是在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看待学生的,这样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师生关系矛盾丛生。因此,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一一一 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1、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2、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积极的合作者,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师生双方是交互主体性的良好关系。课堂中师生之间是“我你”关系。课堂不在是“一言堂” 、 “满堂灌” ,而是师

5、生分享彼此的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师生成里学习的共同体。3、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尊互爱。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关系。4、师生之间相互影响,讨论、理解。在语文课堂中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是和谐的关系,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彼师生之间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彼此分享,实现了教学相长。二、 语文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逐步建立起来的而教书育人也寓于教学活动中,因此师生关系与教书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产生巨大的力量,是和谐

6、教育的前提和条件。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必备的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能激励学生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提供条件。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适应社会要要求的个性发展。同时和谐师生关系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2、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容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的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理解、轻松、愉快等肯定的情绪状态,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师生之间彼此交流,到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教学相长。3、良好的教育质量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喜欢学生,学生满意教师,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

7、的顺畅,学生学的开心。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4、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唤醒自我的条件,也是课堂生成的条件。这样的课堂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问题的生成者和解决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气”和“灵气” ,是课堂摆脱了“闷气”语文课堂本来就是一门充满人情味的学科,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好朋友的帮助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发言和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灵性,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三、 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定位1、相互尊重,吧学生看作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师首先是学

8、生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所以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真正的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心中的喜怒好恶,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相互欣赏,给学生真正的欣赏就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觉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感受,谈自己的见解。3、共同求知,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做到只欣赏称赞好的,不好的期待他自己改正,绝不批评、打击。4、共同分享,让师生

9、拥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实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丰富的语文教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教学中很多课文,都可找准一个一个突破点。四、 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一一 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学生不是抽象的学习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对话者、知识的建构者转变。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是积极参与的共同体。学生是学习资源的拥有者、选则者,学生也要成为教师的合作者。面对这样的转变“师道尊严”不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了,教师必须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只有从

10、求知者的角度,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不会把课堂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舞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教师要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人格平等的一员,是学生的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共同创造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机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甚至要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个性特点,理解他们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允许他们犯错。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合作。2、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求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以使学生在现代教

11、育条件下自觉的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笑嘻嘻策略,发展认知能力。教师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教师要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的促进者转变。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是学习者,是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也是教师角色中最直接的,最富时代性的个性特征。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个性的培养者。4、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寻找自我学习的方法。一定的课堂秩序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教师 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

12、能动性,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要组织学习小组,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使学习得以深入。5、同时,教师做一个倾听者。教师 要让学生认真听讲,自己首先学会倾听。要倾听学生的欲望、要求,倾听学生的无限情感,倾听学生的思想见解。教师要接纳学生,学会欣赏和学习。一一一 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1、 教师与学生不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与受恩的关系,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创造教学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学民主是通过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在课堂上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师生之间应该是

13、民主平等的。2、教师不要以权威者自居,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教师要放下架子,在人格上与学生平起平坐,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取得与学生更长久的尊重与信任。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学生的感受,应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私心少一点,功利性少一点。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发展。不要偏爱,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公正评价与合理期待。以爱为纽带,尊重学生的差异,用宽容与真诚去理解、欣赏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平台。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

14、之间彼此尊重、信任,互相促进凡要求学生做与学生平等的到的,教师要以身示范。这样有利于学生成长,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是课堂中对话的前提。一一一 搭建互动平台,创设对话式情境教室不应该是教师单极表演的场所,应该成为师生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对话就意味着平等,就要求师生之间以平等的角色展开交流。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互动的平台,为学生营造宽松活跃的氛围,给予学生自由,让学生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氛围下主动参与对话,以产生和谐的对话场面。师生之间互教互学,进行互动交往,彼此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交往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

15、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交往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共享,也促进了教师学习。这样教师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达到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对话意味着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相互理解。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的能动性,他们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是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话是师生心理心灵世界的开放,是以感悟体验,倾听,沟通为主要特征。在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对话场中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性。课堂上巧妙设置对话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语文课堂富有灵性,成

16、为品味语文的乐园,师生成长的沃土。这样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了条件。+五、总结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情味的学科。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进行重新定位,教学民主,并营造对话情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六、参考文献1、 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上海教育2007/11A3、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11A4、 教育研究2007.115、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106、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中国教师 2007.11 8、 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2007.11 9、 中国教育学刊2007.7 第 7 期 10、 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2007.7 第 7 期 11、 中学语文教学总第 338 期12、 中学语文教学总第 338 期13、 走进新课标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