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669941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5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期末备考重点习题 (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2兴奋性: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3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4. 阈值:刚刚引起组织或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6内环境:细胞外液,细胞生存的环境 8稳态: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二、填空题1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兴奋性 、生殖 、新陈代谢和适应性。2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3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 抑制。4生理学习惯上将神经、肌肉和腺体称为可兴奋组织。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

2、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6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方式,其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8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三、选择题(一)A 型题(单选题)1阈值指的是( E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C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E刺激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固定,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兴奋性是指机

3、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为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E组织和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称为兴奋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B揭示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C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D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E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4.以下哪些是有关稳态的正确描述( D )A.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B.稳态是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D.细

4、胞外液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E.正常机体中的一些正反馈机制也是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稳态的组成部分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C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E )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 C作用广泛和持久 D调节的敏感性差 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E )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B血液 pH 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E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是指( B )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 B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 C外界干扰的情况

5、D调定点的改变情况 E中枢的紧张性9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E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分娩过程 E减压反射10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是一个闭环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E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11.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自动调节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E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凋节 E负反馈调节四、简答题2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答:稳态指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意义: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6、件3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神经调节,反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较局限;行为调节,灵敏度低,时间长,需要反复训练;免疫调节,调控范围宽泛,发挥作用相对缓慢。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可在膜蛋白的参与下,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 2.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3. 可兴奋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的兴

7、奋性较高,对刺激产生的反应迅速而明显 4. 阈值(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5. 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产生的临界膜电位 6. 兴奋-收缩耦联:将骨骼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二、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2物质转运时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有结构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抑制。3. 根据引起通道开或闭的原因不同,可将通道分为电压门控性通道、受体门控性通道和机械性门控通道4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5入胞可分为两种方式,即吞噬和吞饮。6主动转运分为两种,即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一般所说的主动转

8、运是指原发性主动转运。7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出胞作用。8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9跨膜电位主要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0. 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全或无的、不衰减式传导和脉冲式。11. 局部兴奋的特点有非全或无的、电紧张性扩布和反应可以总和。12. 河豚毒能阻断 Na+通道,四乙胺能阻断 K+通道。13. 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低于其的刺激称阈下刺激。14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结构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组成。15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特点有单向传递、时间延搁和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16. 组成细肌丝的三种蛋白是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9、和肌钙蛋白 。17. 影响骨骼肌收缩效有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18. 肌肉兴奋一收缩耦联的关键是 Ca2+的释放。19. 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无长度缩短称为等长收缩;长度开始缩短后肌张力则不再变化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三、选择题(一)A 型题(单选题)1液态镶嵌模型的核心是( A )A脂质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架 B蛋白质分子层为膜的基架C单糖分子层为膜的基架 D胆固醇分子层为膜的基架E细胞膜无流动性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D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 E逆浓度梯度3K +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 B

10、)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人胞4易化扩散不同于单纯扩散的是( D )A顺浓度梯度差 B逆浓度梯度差 C耗能 D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E需要 ATP 酶5人体内 02、CO 2和尿素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 A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人胞 E出胞6细胞膜的主动转运是借助于膜上( C )A. 载体蛋白的耗能过程 B通道蛋白的耗能过程 C泵蛋白的耗能过程 D受体蛋白的耗能过程E泵蛋白的非耗能过程7氨基酸进入一般细胞的转运方式为( A )A易化扩散 B入胞 C单纯扩散 D吞噬 E主动转运8下列生理过程需直接消耗能量的是 ( D ) A维持静息电位的钾外流 B引起

11、动作电位去极相的钠内流C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相的钾外流 D肌质网摄入钙E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解释:钾外流,钠内流,钙内流均属于通道转运;肌质网摄入钙是依赖于钙泵进行原发性主动转运过程,直接消耗能量9.下列关于 Na+ 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将细胞内 K+ 转运出去 B将细胞外 Na+ 转运入细胞C转运等量的 Na+ 和 K+ D维持细胞内外的 Na+ 、K + 离子浓度梯度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10.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0mV 变为-70mV 的过程称为( C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射解释:神经纤维膜电位从 -70mV 变为 -90mV

12、称为超极化,从 -70mV 变为 -50mV 称为去极化,从 +30(动作电位峰值)变为 -70mV(静息电位水平)称复极化,反极化是去极化的极端部分,从 -70mV 变为 +30 mV 称为去极化(其中 0 mV 至 +30 mV 称为反极化) ,动作电位0mV 以上的部分称为超射11.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所处的“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E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极化12.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A细胞内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 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 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E细胞外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13. 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接近 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14.增加细胞外液中 K+的浓度,静息电位变化的规律是膜电位的绝对值( E )A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减小解释: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K+外流(依赖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