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12.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611553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1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哲学生活1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哲学生活1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哲学生活1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哲学生活1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1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生活12.ppt(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1、学科理论知识内容作了较大幅度调整: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整合了原教材六、七、八课相关内容并作取舍,一、新、旧教材的变化,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综合探究:坚定思想 铸就辉煌,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实践及其作用;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2、增加了部分学科理论知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 3、部分学科理论知识删除或调整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98页“专家点评”)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4、观点表述的变化,1、价值的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的含义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价值观是人们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新教材,旧教材,3、价值观作

3、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2)、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3)、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实现人生价值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

4、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实现人生价值 (主、客观条件) (1)、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2)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第四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

5、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二、本单元课程标准解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本课的核心问题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要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要确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 第三、要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 本课设计了三个框,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本课三框逻辑性强,内容紧密相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本单元课程标准内容目标解读,第一框“价值和价值观”,第一框“价值和价值观”一、知识提纲及逻辑结构分析,知识提纲: 1、人的价值 价值

6、的基本含义;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对人的价值评价;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逻辑结构分析 本框“价值和价值观”。设计二目: 第一目:人的价值:(逻辑顺序: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逻辑顺序: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

7、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对知识目标的评价说明,实施建议:评价建议,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理解价值观对人们的导向作用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多少。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3

8、、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同劳动的观念,承认劳动的价值;劳动和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难点: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区别,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 (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哲学上的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

9、或主体的需要被客体满足的利益关系。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乐、电影、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重点、难点分析】,2、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1)、二者的价值构成不同(人-社会、他人) (2)、二者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不同(有意识、有目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创造价值来满足主体的需要。) (3)、二者的价值关系不同(当人作为

10、客体时,其主体地位并没有丧失;当人作为主体时,其客体地位也没有丧失) (4)、二者的价值地位不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提示: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根本区别: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人能够发现价值、利用价值;人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对人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 人不同于物。物永远都是价值客体。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活动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以及他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主体,人的价值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统一,因此,人的价值就包括了

1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首先、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其次、社会价值决定自我价值,提示:劳动、创造和贡献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4、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重要特征: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对主体所产生 的意义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解。 二、具有方向性。(对于任何主体,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自己认同、肯定、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是自己奋斗的目标、实现的愿望。人人都有世界观),提示:价值与价值观是客观与主观

12、的关系,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 区别:价值是事物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属客观范畴;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主观范畴。 联系: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物的价值 人的价值,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共性,个性,价值观,四、教学提示,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激发思考; 运用讲授式、探究式方法,通过设置情景探究问题,理解归纳。,以“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和“违法事件”为例,组织教学,-房屋可以满足人们住的需要,-粮食、水

13、果等食物可以满足人们营养需要,-艺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车辆等交通工具可以满足出行的需要,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图片资料一:,图片资料一各事物的价值?,说一说,一、价值的含义 价值的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你认识他们吗,图片资料 二,韩惠民:这就是爱,金晶:最美火炬手,图片资料二他们有价值吗?体现在哪里?,说一说,一、价值的含义 价值的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正确理解价值的含义,1、哲学上讲的价值不同于具体领域的价值,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14、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正确理解价值的含义 2、我们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具体领域的价值,而是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能以自己的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4、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图片资料二和图片资料一的价值是一回事吗?,探究一,二 、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

15、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这包含两层含义: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只有人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对人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人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人的价值包括: 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16、); 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个人价值)。(索取)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可以享受价值,也可以创造价值。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是以什么标准呢?是更多地享受价值(索取)?还是更多地创造价值呢(贡献) ?,想一想,三,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事业的贡献; 3、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就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什么。 名人名言: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这就是爱 颁奖词: 韩惠民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