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611353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15章.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社会就是研究社会变迁,现代社会的崛起,就是源于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特别是对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革命所进行的分析。 社会学奠基人如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人的理论,都是沿着社会变迁而展开的。,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变迁涉及的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析单位常是社会、文化、以至人类总体。 因此莫尔说:“一个能理解社会变迁所有问题的理论是没有的,只能有局部的”。 社会变迁是从个人以至人类整体各个层次上社会现象的改变。 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指人际交往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或者社会的基本价值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第十五章 社会

2、变迁与现代化,一、主变因素。 1、经济因素,认为经济或物质条件是社会变迁的主导因素 (1)生产力; (2)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及分配关系最重要; (3)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4)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作用与反作用; (5)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2、意识形态:认为经济活动重要,但上层建筑里的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变迁的根源。这一理论认为,为什么资本主义“只在欧洲文明的体系中的一部分出现,而不在世界其他文明体系出现,例如中国,印度、犹太、或教的文明中出现,这是因为新教的教义才可以促使资本主义的兴起。,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

3、化,3、心理因素:认为成就动机或成就需求是变迁的重要因素。 它认为韦伯的理论是正确的,新教伦理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认为中间有个环节,即成就动机。 也就是说:是新教伦理中的个人成就动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没有新教,只要有其它伦理可以激发人们的成就动机,资本主义也能发展起来。,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二、各种主变因素的因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不否认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只是强调经济基础是最重要的原因,并不认为是唯一原因,这观点已阐明了各因素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经济决定心理,因心理是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包括在意识形态之内。 自然条

4、件是外在的,但它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但不成为最终力量。,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三、变迁方向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可以代表社会学的最高成就,这些理论包括社会变革原因的种种因素、趋势等。 当代社会学家的前辈们曾将建立这样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到今天,仍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思想资料。,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1、古典社会进化论的中心命题: (1)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向好的方向发展。 (2)进化沿一定的轨道进行,该轨道可分为若干阶段。 (3)这一轨道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任何社会都要沿这条轨道,经历这些阶段前进。 (4)这些阶段是循序渐

5、进的,不能跨越和倒退。 (5)在进化过程中,社会由小大,简繁,同质异质。,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最典型的是孔德的三阶段论: (1)神灵时代:思维被迷信所控制,想象凌驾于观察之上,社会组织是军事控制、奴隶制。 (2)玄学:过渡阶段,想象与观察在此阶段前后占的主导地位不一样。 (3)实证:观察凌驾于想象之上,科学成为思维的主要方式,生产活动超过军事活动成为主流。,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2、现代新社会进化论。 进化论思想在近年来获得新生,部分原因是对广泛的国际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 (1)焦点从人类整体个别社会。 (2)关于进步一词的注释,带了评判的意味。,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四、

6、循环论 1、北宋的邵雍:三皇之世如春,五帝之世如夏、三王之世如秋、五伯之世如冬。这是典型的历史循环论者的观点,认为社会经历一个很长的增长、衰落过程。 2、德国历史学家斯宾勒的“西方的衰落”,他研究了8个高等文化,发现每个文化的盛衰周期都是一千年。,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韦伯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出生期、少年期、发展迅速成熟期(黄金时代)、衰退期(漫长、缓慢)瓦解期(快速)、死亡。 认为西方文化正处于缓慢的衰退期,而且任何东西也不能阻止这种衰退。,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3、英国历史学家阿洛德 .汤因比:“历史研究” 他认为,社会是循环发展的,而且这种循环可以重复多次。每个循环都是以某种

7、“挑战”开始,每个挑战都能相应地产生一个“响应”。 如果响应成功,该社会就能生存下来并很快过渡到下一个挑战,如果不成功,该社会就会走向崩溃。 汤因比把这种挑战响应的循环看作是一种走向更好的文明的进步,并认为现代的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已达到了文明的最高水平,为其它社会提供了仿效的样板。,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响应的成功与否决定于“创造的少数”。领导人迎接挑战,当创造的少数具有创造力,其余人又愿意跟从时,文明就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反之,如果创造的少数变成统治的少数,就面临危境。 五、 社会变迁后果 1、变迁与适应 “文化堕距”概念“ (1)文化由若干部分组成,分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2

8、)文化各部分相互关连,当某部分变化时,其它部分也会相应变化。,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3)文化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一致,一般讲,物质文化变化速度快,非物质文化是由于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故后者被称为适应性变化。 (4)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间,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差距,称为文化堕距。 (5)非物质文化赶上物质文化时,物质文化已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说文化堕距永远存在。,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为什么物质文化容易先变? (1)物质文化较容易发明。 发明是变迁的主要杠杆,而物质文化较易发明,这就是物质文化先变的原因。 发明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现存事物的重新组合,物质文明是累积性的,时间越

9、长,累积越多,发明的机会就越多。 而非物质文化发明就是新观念的出现,新观念的出现意味着旧观念的扬弃,二者难以和平共存,因此基础弱,发明的机会少。,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2、科技发展与人类适应 人类自产生后就不断适应着自然环境和自己所创造的社会环境。但是,人们却发现科学越发达人类的适应能力越令人怀疑。 主要原因:科技发展太快。然而适应自然的环境是一回事,适应突然的人为的变迁则是另一回事。,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悲观主义的观点上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人类要生存必须实现零增长。 乐观主义:认同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当科技出现重大变革时,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无可避免地受到强大冲击

10、,但不怀疑人类的适应能力,认为科技带来的恶果科技可以解决。,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全球化下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下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全球化时代各个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 2、关于发达社会的未来的讨论 在第三世界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力求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时,发达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同样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迁。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工业化国家正进入一个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讲,后工业社会就是西方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那么,后工业与工业时代的差别是什么? (1)服务行业占主导地位; (2)计算机时代已经到来; (3)蓝领为主白领为主; (4)社会高度重识知识和技术; (5)商业主导工业社会,政府主导后工业社会。,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尽管如此,批评家们指出:后工业社会摆脱不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阶级矛盾与冲突,种族隔离,贫困等问题,而且导致人们对未来持过于乐观的态度。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面临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失业,环境问题以及其他社会冲突的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人类需要回答的新课题。,谢谢大家!,欢迎提出问题 共同探讨、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