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611198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简介62701.ppt(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简介,蚌埠市信息中心 张锐 2003.11,一、电子政务概述,定义 电子政务是利用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政府运作效率能够提高,降低成本,提升人民的满意度,电子政务的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 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透明度,降低政府运行费用,提高办公效率,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综合协调与服务的职能为总体目标。也要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应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牵引IT产业需求、营造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电子政务平台 电子政务与国情、省情市情密切相关,必须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电

2、子政务平台是:信息化网络平台;基于国家信息化推动的政策法规制定的平台;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基于WEB服务的政务的全过程服务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 电子政务平台按四个阶段来实施:1、数字化阶段。2、WEB化阶段。3、资源化阶段。4、平台化阶段(GRID到全国性EG平台),电子政务建设标准 -应用支持服务标准 综合服务平台技术规范 信息交换技术规范 路由技术规范 -安全标准 CA技术规范 加密、数字签名、电子印章技术要求 XML安全技术要求 网络(内、外网)安全技术规范 网络传输加密技术要求,-网络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专网建设技术规范 电子政务专网建设验收规范 -管理标准 用户管理、业务管理、网

3、络管理技术规范 工程监理规范 系统监控和系统备份技术要求,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在电子政务体系中:通讯网络是基础,管理和安全是支柱,业务应用和服务是核心 -电子政务系统在基础网络平台上由公众服务网和内部办公网两大服务系统所组成。 公众服务网: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 内部办公网:实现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服务并建设政府内部信息系统 资源管理网:两大系统的桥梁。通过安全网关处理两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流转,其主要功能是信息共享、政府公文处理和政务业务处理。,二、中国政府信息化重大工程,金卡工程 金税工程 金关工程 教育信息化 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电子政务建设

4、深入人心 企业积极参与,各种解决方案全面出台 “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即将出台 各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热情高涨 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四、国外电子政府建设情况,美国 1997-1998 大力推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 1998-1999 建立完善各州政府网站和信息发布 2001-2002 组建全球最大的政府网站,连接全美2万个站点 2000-2003 联邦机构全部实现上网办公 日本 1997-1998 跟随美国同步建立信息网络系统 2000-2001 启动新纪元工程 2003-2005 100%用计算机完成政府事务,五、未来电子政府的发展展望,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电子采购

5、及招标 电子福利支付 电子邮递 电子资料库 电子税务 电子身份验证,安徽省电子政务工程(安徽省党政宽带信息网)情况介绍,建设的内容: 安徽省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党政部门电子政务网的互联互通。 安徽省电子政务业务支撑系统。为全省党政部门提供进行电子政务业务所需的业务支持系统和公共数据库接口。 国家电子政务业务和网络接入系统。承担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接入和为各类纵向业务系统服务。 安徽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建成省、市、县三级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 安徽省电子政务运行保障系统。,网络结构:安徽省电子政务网络上联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运行外网平台,并且是金关、金财、金审等12个全国性业务系统以

6、及宏观经济、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四大基础数据库在安徽的汇接中心。该网络覆盖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整个网络呈“王”字型结构,如下图所示。,1、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由省电子政务外网交换平台、省直厅局党政综合业务宽带网以及连接各市的广域网所组成。省级网络的主干带宽为1000M,与合肥市1000M互联,到蚌埠、芜湖等16个市的网络带宽为34M。 2、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上联省级电子政务外网,横向联接各市级党政机关,下联所属县(区) 的电子政务外网。市级网络的主干带宽为100M。各市根据实际需求,可将与县(区)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带宽定为2兆、4兆、8兆。对

7、于距离市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较近(数十公里以内)的区县电子政务外网,可通过10兆或100兆以太端口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3、县(区)级电子政务外网由县(区)级电子政务外网交换平台和县(区)直机关党政综合业务网所组成。县(区)级政务外网通过公共电信基础设施与市级政务外网连接。,业务支撑系统 1、基础数据库公共接口 开发建设省级基础数据库公共接口,通过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标准连接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监管系统以及国家级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以及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实现数据接口交换、交互查询以及组件调用。 该公共接口可以为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

8、、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提供元数据服务、数据采集和交换服务、数据共享服务等,从而建立相应的数据交换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各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参与到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中来,也可以共享数据库的信息。,2、办公业务支持 目前全省政务外网电子邮件系统由三台高性能服务器组成,为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公务员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府邮件服务功能,使每个公务员都有一个较大容量的邮箱。 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支持党政部门的办公业务,主要包括: 以公文处理为主的日常办公业务支持,包括公文办理、文件下发、信息上报、档案管理、督查管理、值班业务管理、会议活动管理,内部行政事务处理、后勤管理、党务管理、固定资

9、产管理、公共服务等。 以政务信息查询、利用为主的辅助决策支持,包括国民经济综合发展决策、空间地理信息、防汛气象信息、视频会议、法律法规查询、公报查询、文件资料查询、视频点播、公用信息查询等。 各业务部门在政务外网上建立的上连国家、下连市县的纵向业务系统。 各单位内部的公文流转、业务处理、个性化办公等功能由本单位的办公业务应用系统实现。 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支持各项国家纵向专业业务系统的互联;利用密码加密技术和VPN技术,支持省委机要局机要信息传输、信息报送和省政府信息报送、公文传输等业务应用,保证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支持省人大有关法案、规章和意见征询的业务在网上办理。,3、视频服务系统 目前

10、已经建立了电视直播、新闻点播和视频点播等视频内容服务系统。其中电视直播、新闻点播服务系统采用了Real System流媒体技术,由八台服务器组成。六台服务器用于提供电视直播服务,分为三组,每一组具有直播一套电视节目的能力。目前具有在网上直播三套电视节目的能力,包括中央一套、安徽一套和一个加密频道。另外两台用于提供新闻节目点播服务,目前可以点播的新闻节目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安徽新闻。视频点播服务系统基于Cisco IP/TV技术建立,后台的视频资料库提供丰富的节目以供点播。 政务专网的视频内容服务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开展网上培训、远程教育等应用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 政务专

11、网视频会议系统采用H.323 ITU标准,基于TCPIP、LAN网和WAN网构建,所采用的产品遵循ISDN、LAN、WAN通信协议标准,旨在为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提供完善、有效、可靠的视频会议服务。该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提供基于IP网络的高级视频效果,并支持数据协作,最大限度的利用带宽资源,数据传输速率为768Kbps,提供接近广播级的分辨率,帧速达30帧/秒 。同时建立了服务质量保证(QOS)体系,消除了网络阻塞现象,优化了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政务专网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满足全省各党政机关从局域网LAN 到WAN 以及从单点到多点的任何一种网络会议的需要,为在各单位的局域网(LANs)和全省范围的

12、广域网(WANs)上召开双向的基于IP(H.323),ISDN(H.320)的视频会议提供便捷的手段。该系统既可用于视频会议室,也可用于桌面视频会议。,4、公共服务功能 省电子政务外网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多种服务,主要包括: 各政府部门办事程序、联系方式等方面信息的查询。 各种办事数据下载。 各种办事请求在线提交,办事表格在线填报。 事务在线受理、在线办理,受理、办理状态的在线查询。 对政府部门工作意见、建议的在线提交和在线反馈。 在线举报。 公众应急呼叫服务中心,提供相关事项的咨询和救助服务。,省电子政务运行保障系统 (1)安全支持体系 我省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支持体系的建设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13、、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管理与标准法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供CA认证、病毒防治、数据备份和容灾、应急响应和支援、密钥管理等基础服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物理环境安全、网络层安全、系统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管理层安全。安全管理与标准法规的制定遵循国家的统一要求,并严格执行。,(2)运行管理体系 我省电子政务网络运行管理体系要承担网络管理、运行管理、业务管理和用户管理这四大任务,以统一技术标准,保障网络稳定运行,实现业务有序开展和用户规范管理。电子政务网络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省经济信息中心承担,3)技术保障和人员培训 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最终取决于人员素质,因此人员培训工作至关重要

14、,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公务员培训。2002年,省委组织部举办了省直厅局处以上领导干部的电子政务知识培训。具体培训工作由省经济信息中心承担,共计有6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今年,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的要求,公务员电子政务应知应会能力培训已纳入到公务员培训的计划中,省电子政务专家组将提供教材并安排专家授课。 其次是技术人员培训。省、市、县各级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人员以及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人员都要定期参加技术培训,选用实用技术,紧跟技术发展。今年,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和省信息中心将组织政府网站技术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对17个市和省直部门以及三分之一以上县

15、(区)的政府网站技术人员培训一次。 最后是规范化标准培训。电子政务应用横跨多个部门,牵涉到各级政府,因此规范化的标准非常关键。国家已经公布了六项电子政务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积极做好各项规范化标准的培训工作,用好标准。,项目实施进度(2003-2005) 2003年建设内容 一、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平台接入系统(一期) 1、购置与中央电子政务平台主干接入设备Cisco7500路由器1台; 2、购置与地方电子政务平台主干接入设备Cisco6500路由器1台; 3、购置接入服务器(内存2G,硬盘200G,3CPU)3台; 4、铺设接入线路,购置其它网络设备; 5、购置防火墙、网关,保障接入安全; 6、配备

16、系统软件; 7、开展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网站一期建设。 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机房改造 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机房电源系统(60KV UPS)更新改造; 2、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改造(400平方米); 3、电源接地、防雷系统改造。,三、电子政务印章、签名、数字证书认证系统(一期) 1、安装调试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系统软件; 2、购置加密卡、签名设备; 3、安装调试数字证书认证系统软件; 4、购置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服务器3台; 5、开展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嵌入式应用开发。 四、电子政务专网视频会议系统(一期) 1、购置MCU多路交换设备; 2、购置移动会议会场设备。 五、公共信息、电子邮件交换系统 1、全省公务员专用电子邮局(邮件服务器、企业级邮件软件、设备和数据支持系统); 、开展网上并联业务处理系统接口的前期开发工作。 六、安全系统 、开展数据库备份容灾系统的前期建设工作。,2004年建设内容 2004年,除进一步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平台接入系统外,重点做好省市互联和省直厅局网络的提速工作,开发网上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 一、国家电子政务平台接入系统(二期) 1、开展全国政府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