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611192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讲(修改)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111229).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讲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异与发展趋势,第十三讲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异与发展趋势,一、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比较 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比较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比较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 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 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的比较 八、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特殊性与发展趋势,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比较,尚书康诰:惟民迪吉康。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孟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

2、育地位作用的比较,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比较,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比较,it is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seek and support the growth of democratic move

3、ments and institutions in every nation and culture,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ending tyranny in our world. The survival ofliberty in our land increasingly depends on the success of liberty in other lands. The best hope for peace in our world is the expansion of freedom in all the world.,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

4、地位作用的比较,教育敕语: 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比较,“单有正确的经济政策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的是非经济因素-社会与国家意识、守纪律与勤劳的人民、坚固的道德价值观与家庭联系。”,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比较,(一)各国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稳定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增强,思考与讨论,各国在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的原因是什么?,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中国:“四有”新人, 美国:民主社会的公民 日本:皇国良民-具有完美

5、人格的人 新加坡:新加坡人,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总目标:健康的人、自主的人、有创造力的人、有道德的人 2,学校具体德育目标: 小学:形成道德习惯 中学:内化道德规范 大学:培养道德判断能力,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 即使公民: 1对国家的政治任务有相当的了解; 2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 3具有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道德认知发展论的德育目标: 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分歧只是因为人们所处的道德思维成熟水平的不同。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们

6、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问题: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表述各异的原因何在?,三、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比较,(一)有神论 (七)活动体验论 (二)自然论 (八)观察学习论 (三)理念论 (九)认知发展论 (四)性善论 (十)阶级斗争论 (五)性恶论 (十一)实践论 (六)白板论,四、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比较,中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 小学,品德与生活(1-2),品德与社会(3-6) 初一,成长中的我 初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初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高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高二,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高三,选修课(法律

7、常识、思维常识等),(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 政治理论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二)西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斯巴达的战士教育:服从领导、忠于国家、坚韧勇敢的品格训练。 (2)雅典的民主教育:荷马史诗,文法、算术、几何、哲学,演说术。 (3)罗马的法律教育:十二铜表法。 (4)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圣经 (5)英国的近代的宗教教育与当代的公民道德教育 (6)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课(1881) (7)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与政治教育课(1950),(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政治观教育:自由主义价值观与资本

8、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 (2)公民宗教教育:美国精神与社会信仰教育 (3)社会规范教育:权利义务、品德与法制纪律教育,(四)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圣德太子与天皇、忠义勇信俭教育 (2)武士教育:武艺与武士道精神。 (3)明治时期:为富国强兵建立天皇制国家主义教育体系 (4)昭和前期: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军国主义教育 (5)美军占领时期:全面主义道德教育 (6)1958年10月,恢复“特设道德时间” (7)日本式的集团主义教育,(五)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国民精神的课程体系: 小学12年级:正确生活,礼节与常识。 小学3-6年级:道德,包括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生生活、民族生活。 初中:

9、道德 高中:国民伦理 大学:公共必修国民伦理,(六)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国家意识的教育内容体系: 19591964;伦理 19651973:公民 19741980:生活教育 19811989:好公民生活与成长儒家伦理等 1992现在:在“共同价值”观指导下的新编好公民新公民学,思考与讨论,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安排有何共同之处?产生这种共同性的原因何在?,(七)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比分析,1,相同的方面,各自都包含有如下几方面内容:爱国主义;行为规范;政治观与价值观。 2,不同的方面:各自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现实需要突出不同方面的内容。或国家意识、或国民精神、或公民道德、或政

10、治养成。 中国的集体主义与日本、韩国的集团主义的差别,五、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一)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差异分析,(一)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儒家: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以身作则,发明本心,积善成德。 墨家:以理服人;无故从有故。 道家:无言之教;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 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一)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2,中国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理论教育法 (2)实践教育法 (3)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 (4)疏导教育法 (5)对比教育法 (6

11、)典型教育法 (7)个别教育法 (8)管理教育法,(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达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重视: 日本企业的思想管理(松下电器的管理学院) 70年代美国企业的“思想工作部”(麦道航空) 政治社会化理论、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研究,(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 柏拉图的灵魂转向术 基督教的禁欲赎罪法 洛克的榜样教育法 卢梭的自然教育法 杜威的体验教育法 斯金纳的强化教育法 拉斯思的澄清应答法 柯尔伯格的两难问题讨论法,(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的主要类型: 1,强制型方法:以控制和专门化机构共同构成的强制型方法,如以法律、行政、舆论等方式。

12、 2,明示诱导型方法:以象征、教化等为主的明示诱导型方法,如以国旗、国徽、宣传、鼓励参与等方式。 3,暗示艺术型方法:以对话、礼仪等为主的暗示艺术型方法,如借助期望、习俗、礼仪、文娱等手段,(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1,价值性与学科化的统一 2,公开化与渗透性的统一 3,一元性与多元化的统一,(三)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差异分析,1,中国侧重于正面教育 2,美国西欧侧重于潜在的影响 3,日本侧重于文化氛围的营造,六、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三)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四)宗教思想政治

13、教育的异同 (五)社会舆论影响方式的异同,(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异同,1,相同的方面:中外都非常强调和重视少年儿童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孔 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颜之推: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洛 克:凡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 新加坡:“家庭为根” 日 本:母亲读书会 克林顿:家庭是构成国家大社区的基础。,(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异同,2,不同的方面: 重视程度的差异; 教养方式的差异:家长制传统意识与平等教养态度、民主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的差异:认知能力的培养与独立进取精神的培养,(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1,相同的

14、方面: 目的明确: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西方: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 克林顿:学校必须成为抵抗这种堕落(道德败坏、暴力等)的堡垒。 循序渐进 寓教于文,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虽然学校不能倡导官方宗教信仰,但它们应当教授主流价值观。我们的学校应当成为抵抗这种堕落的堡垒,美国应当成为信仰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地方。,(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2,差异的方面 (1)课程设置的差异: 日本:特设道德时间。 德国:宗教课程 法国:公民道德课 美国:公立学校各科渗透,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 (2)学校德育模式的差异: 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理论教育模式 反对灌输的自主教育模式 新道德教育模式,(三)社区思

15、想政治教育的异同,日本的公民馆(始建于1946) 新加坡的居民委员会(1977) 美国的社区学院。 布什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必须将社区建设成为可以学习的地方。 国外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值得学习。,(四)宗教教育的异同,中国:宗教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宗教信徒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种方针政策。 日本信徒总数超过2亿。 新加坡的“联合祈祷文”. 英、德、意、西等国的宗教必修课。 美、法私立学校的宗教教育。,(五)社会舆论引导与影响方式的异同,中国、新加坡政府对新闻舆论、传媒的直接管理与监督。 西方国家政府及不同利益集团对新闻舆论、传媒机构的操纵、利用

16、,撒切尔夫人论传媒的社会责任,“新闻机构成员要把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需求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而不是把职业的需求放在首位;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进行工作,就是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七、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的比较,(一)领导方式的差异 1,执政党统一领导;2,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干预;3,政府间接管理。 (二)运行方式的差异 新加坡的法制化;西方国家的专家化。 (三)评估标准的差异 中国“四有新人”;西方国家“民主公民”,八、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特殊性与发展趋势,(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1.都有明确的目标 2.都强调全社会参与 3.都重视适合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都重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不同途径和方法的结合与运用,(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1.提法上的区别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政治养成教育 法国:公民道德教育 新加坡:国家意识培养 美国:公民教育 2.理论基础与内容设置上的区别 3.管理方式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