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计划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6604080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教学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然教学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然教学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然教学计划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然教学计划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教学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教学计划范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教学计划范文 自然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精心的自然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

2、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任课教师:zz 1、在知识方面,划分为六个教学单元: (二)空气:包括第5、6、7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

3、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及风的观测。 (三)植物:包括第8、9、10、11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根、茎、叶外部形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根、茎、叶的生理作用。 (四)力:包括第12、13、14、15课。继“平衡”、“轮子”、“压缩空气”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摩擦力、反冲、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力。 (五)热:包括第16、17、18、19课。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以及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2、能力方面 (1)、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2)、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

4、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

5、的难点。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

6、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认读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1、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1、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

7、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语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语言,去聆听,去发现吧。 1、用喜欢的方式初读诗歌。 读书要求:把每节诗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抽生接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正确流利,是否有节奏。 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大自然的语言。 4、指名回答。 5、观察板书,问:同学们发现了吗,大自然的这些语言都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归类) 6、师叙述:瞧!大自然的语言上到天文,下至地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你们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妙不可言,释词。) 1、师叙述:大自然这些特有的语言,到底“妙”在哪里呢?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一

8、类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要求:想一想:大自然的语言“妙”在哪里?读一读:怎样读,才能让听的人体会到“妙”。 2、检查:抽生回答,朗读。(利用句式引导朗读) 3、出示句式,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由读文,体会。 4、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话,它真的说了吗?(生答)但是,我们一看到这些东西,就知道它向我们表达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_发现、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大自然语言呢? (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更多大自然的语言。)分男女读小节。 1、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平时是不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说说你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生自由

9、汇报) 2、师补充(课件出示) 3、能仿照诗歌再编一节吗?组成四人小组,编一编。 4、交流,汇报。 5、师小结:只要你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发现更多大自然的语言! 1、收集文中好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家人听。 1、同桌合作,读一读你收集的文中好词。 2、交流创编的诗,收集成册,展贴于“学习园地”。 1、师生接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如: 师:别以为人才说话, 生:大自然也有语言。 2、自由,背诵诗歌。 3、个别展示,背诵诗歌 4、全班一齐背诵诗歌(不会背诵的同学可以看书)。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

10、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逗、编、脉”。 搬:左中右结构(不要把“般”写成“船”。) 雁:半包围结构,里边是“隹”,不写成“住” 砍: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 圈:全包围结构。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 3、扩词积累。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收集喜欢的诗句。 大自然的语言 妙不可言仔细观察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

11、结:本文 _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 _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 _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

12、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

13、供学生参考。(略)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align=center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

14、来”等物候现象。 _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_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口头作文(略) 、导入: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