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539501 上传时间:2020-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 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二一、单项选择(本题有25小题,每题3分,共计75分)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兴盛的原因有:社会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统治者支持 佛教的麻醉作用 A. B. C. D.2.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于隋唐时期,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它就是 A.钱庄 B.邸店 C.柜坊 D.交子3.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强化与否 B.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C.封建国家的强盛与否 D.民族融合的加强与否4.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有介绍了西方的科技 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优秀长篇小说的产生 萌发了反封建的民主思

2、想 A. B. C. D.5.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有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 客观上有利于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B. C. D.6.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企业 B.民资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7.下列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受通商口岸的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B.以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产生背景 C.为“西学东渐”提供了物质基础 D.为无产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8.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B.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C.资产阶级

3、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不同D.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继续9.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真实目的在于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孔子 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赋予儒家思想以时代内涵 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 B. C. D.10.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政府开始引进西方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形成11.以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

4、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民报 D.新青年12.中共“二大”的决定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 A.作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决定 B.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纲领 C.作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D.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13.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打着三民主义旗号 B.掌权的派别不同 C.是否继续北伐奉系军阀 D.政权性质不同14.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二者的相似之处有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都刺激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5、 A. B. C. D.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是 A.清算了“左”、右倾错误思想 B.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16.1949年至1956年底,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恢复国民经济 B.向社会主义过渡 C.实现三大改造 D.巩固人民民主政权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A. B. C. D.18.判断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人文主义的思想 A.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6、 B.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C.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 D.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19.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时,国家的结构特点是 A.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B.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体制 C.幕府将军实际上掌握统治权 D.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20.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说明当时社会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新技术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 B. C. D.21.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熙听到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7、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22.与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较,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 B.迅速蔓延资本主义世界 C.促使社会矛盾的激化 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变化23.下列事件中,最能集中反映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是 A.德国国会纵火案 B.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2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的实力

8、和野心空前高涨 B.苏联的影响和各国的革命运动日益扩大 C.苏联开始同美国争霸 D.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25.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在一战前工业产值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并掌握了世界霸权 B.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是世界第一强国 C.德国和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仍落后于欧美强国 D.19世纪末,法德互换了在世界工业发展的位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39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赋役之法,凡授田者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二 据旧

9、征税数及人户,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其应科斛斗,请据大历十四年见青苗地额均税。夏税六月内纳税完毕,秋税十一月纳毕。引自唐会要起请条 材料三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统由政府雇工应差)。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引自明史食货志 材料四 雍正帝时,又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 ,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 引自中国古代史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唐朝前、后期赋税制度的名称 。(2分)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赋税制度的主要特点。(5分

10、)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至清朝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5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指出,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有2/3的财富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三大城市群聚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城市“点状拉动”转变到城市群“组团式发展”,将三大城市群落打造成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中国的三大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会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空间。在1840年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口岸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哪个?这些口岸的共同地理特征是什么?口岸的开放对中国有何影响?珠江三角洲是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地区,请各举两例史实

11、加以说明。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该地成为中国近代化龙头的原因。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尼伯尔默等现代世界的历史下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3

12、0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影响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的贡献在于制止美苏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倡导成立国联、联合国的真实目的。(2分)材料二中,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为什么?(4分)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原因。(4分)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评述国联和联合国的

13、地位。(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29.(12分)人口问题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劳动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3分)结合史实,分析形成北民南迁的具体原因。(4分)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5分)30.(12分)20世纪40年代初、建国初、60年代初,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各有哪些?这些困难是怎样被克服的?31.(12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无数事实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人类利弊得失共有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别说明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谈谈你如何认识其“双刃剑”的消极面,以及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6分)参考答案1.D 2.C 3.C 4.A 5.C 6.C 7.D 8.C 9.B 10.C 11.D 12.B 13.D 14.D 15.D 16.B 17.A 18.B 19.B 20.B 21.B 22.D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