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6473991 上传时间:2020-12-1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1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名校小升初 数学模拟试题十七(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部编版适用.名校小升初模拟试卷十七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2 分) 14 吨的 15%是 0.6 吨,30 米增加 20%后 36 米 考点: 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析: (1)把 4 吨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 15%是多少即可; (2)把 30 米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1+20%)是多少米即可 解: (1)415%=0.6(吨) ; (2)30(1+20%) , =301.2, =36(米) ; 答案:0.6,36 2比 20 千克多 30%是 26 千克; 240 米的 10%是 24 米 考点: 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乘法 读万

2、卷书 行万里路 2 分析: (1)把要求的重量看成单位“1”,它的(1+30%)对应的数量是 26 千克,由 此用除法求出要求的数量; (2)把要求的长度看成单位“1”,它的 10%对应的数量是 24 米,由此用除法求出要求 的数量 解: (1)26(1+30%) , =26130%, =20(千克) ; (2)2410%=240(米) ; 答案:20,240 3如果 3a=4b(a,b 都不为 0) ,那么 a:b= 4 : 3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分析: 根据比例的性质,把所给的等式 3a=4b,改写成一个外项是 a,一个内项是 b 的 比例,则和 a 相乘的数 3 就作为比例的

3、另一个外项,和 b 相乘的数 4 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 内项,据此写出比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解:因为 3a=4b,所以 a:b=4:3 答案:4,3 412 16 = = 9 :12= 75 %= 0.75 ( 填小数) 考点: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 分析: 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 5 就是;根据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4,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第 4 就是 1216;根 据比与分数的关系, =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 3 就是 9:12; 34=0.75;把 0.75 的小数点向右

4、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 75% 解:1216= =9:12=75%=0.75 答案:16,9,75,20,0.75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 1,其中一个内项是 4,另一个内项是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分析: 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先确定出两个内项的积, 进而除 以一个內项,即可求得另一个内项的数值 解:两个外项的积是 1,那么两个内项的积也是 1 其中一个内项是 4,另一个内项是 14= 答案: 6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成 反 比例,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 正 比例 考点: 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 (1)

5、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数量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方向相反, 并且数量单价=总价,总价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数量和单价成反比例;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图上距离随着实际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变化 方向相同,并且=比例尺,比例尺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成正比例 解: (1)因为数量单价=总价,总价一定, 是相关联的两种量的乘积一定,所以数量和单价成反比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2)因为=比例尺,比例尺一定, 是相关联的两种量的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答案:反,正 740 比 50 少 20 %;50 比 40 多 25 % 考点:

6、 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析: 40 比 50 少,用 5040 的差除以 50; 50 比 40 多,用多的除以 40 解:(5040)50 =1050 =20% (5040)40 =1040 =25%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答案:20,25 8六.级(1)班男生占 60%,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3:2 考点: 比的意义 分析: 把六.级(1)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男生占 60%,可知女生占 1 60%=40%,进而写出男生与女生人数占的分率比得解 解:女生占的分率:160%=40%,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60%:40%=60:40=3:2; 答案:3:2 9全班 50 人,某一天

7、有一人缺席,这天的出勤率是 98% ,缺勤率是 2% 考点: 百分率应用题 分析: 出勤率是指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100%;用 1 减去出勤率就是缺勤率 解:100%=98%,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198%=2%; 答:这天的出勤率是 98%,缺勤率是 2%; 答案:98%,2% 1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 48 立方厘米,高是 8 厘米,底面积是 18 平方厘米 考点: 圆锥的体积 分析: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3高,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4838, =18(平方厘米) , 答:底面积是 18 平方厘米 答案:18 112.4 时= 2 时 24 分 4 吨 70 千克= 4

8、.07 吨 考点: 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质量的单位换算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分析: 把 2.4 小时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 2 小时,把 0.4 小时换算成分钟数,用 0.4 乘进率 60 得 24 分 把 4 吨 70 千克化成吨数,用 70 除以进率 1000,然后再加上 4,即可得解 解:2.4 时=2 时 24 分 4 吨 70 千克=4.07 吨 答案:2,24;4.07 12联华超市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 73000 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4%缴纳营业税,十二月份 应纳税 2920 元 考点: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分析: 4%的单位“1”是营业额,即 73000 元

9、,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即可求出十 二月份应纳的税额 解:730004%=2920(元) , 答:十二月应纳税 2920 元 答案:2920 二、判断题 (共 6 分) 13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判断对错)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9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分析: 因为圆柱和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 ,所 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解: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原题没有“等底等高”的条件是不成 立的; 答案 14如果 y=3x(x,y 都不为 0) ,那么 x:y= (判断对错) 考点: 比的意义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的

10、逆运算可知:如果 x 是外项,则 1 是外项,那么 y 和 3 是内 项,写出比例即可 解:y=3x(x,y 都不为 0) ,那么 x:y= ; 答案: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0 15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 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 判断圆的面积和半径是否成正比例, 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 如果是 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解:因为圆的面积 S=r2, 所以 S:r2=(一定) , 即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比值一定,但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不是一定的, 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正比例;

11、 答案:错误 16一个数增加 25%后,又减少 25%,仍得原数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分析: 本题出现了两个单位“1”,并且前后两个单位“1”不同,一个数增加 25%后, 是增加一个数的 25%;再减少 25%,是减少增加后的数的 25%,只要设出这个数为 x,然 后用 x 表示出结果,最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1 解:设这个数为 x, x(1+25%)(125%) , =0.9375x; 0.9375xx; 答案:错误 1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判断对错) 考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分析: 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

12、,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 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 解: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所以: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一定)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除以 2 也是一定的) , 可以看出,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只是和一定,它们的比值和乘积都不是一定的, 所以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成任何比例关系 答案: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2 18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判断对错)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分析: 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本题中没有说明“相等”这个 条件 解:根据比例的意义,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三、选择

13、题 (共 10 分) 191 克药放入 100 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 A1:99 B 1:100 C 1:101 D 100:101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3 20一项工程,单独做甲队要 8 天,乙队要 10 天甲队和乙队的工效比是( ) A8:10 B 5:4 C : D 4:5 考点: 比的意义;简单的工程问题 分析: 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 和乙的工作效率,进而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 解: (18) : (110) , = :, =( 40) : (40) , =5:4; 故选:B 21甲数的 25%等于乙数的一半,甲数( )乙数 A

14、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考点: 分数大小的比较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4 分析: 分别把甲数和乙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可得:甲数25%= 乙数50%,但甲数、乙数在都不为 0 的情况下,甲数乙数,当甲数和乙数都等于 0 时, 等式仍成立;进而得出结论 解:甲数25%=乙数50%,但甲数、乙数在都不为 0 的情况下,甲数乙数,当甲 数和乙数都等于 0 时,等式仍成立; 故选:D 22表示 c 和 a 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c+a=0 B ca=15 C c=a 考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分析: 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即若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

15、反比例,从而可以作出 正确选择 解:选项 A,不能判断 a 和 c 的积是否一定,所以 a 和 c 不成反比例; 选项 B,ca=15(一定) ,则 c 和 a 成反比例; 选项 C,不能判断 a 和 c 的积是否一定,所以 a 和 c 不成反比例; 故选:B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5 2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 已知圆柱的高是6厘米, 则圆锥的高是 ( ) A2 厘米 B 3 厘米 C 6 厘米 D 18 厘米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分析: 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与圆锥的体积公式 V= sh,知道当圆柱和圆锥的底 面积和体积相等时,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的比是 1:3,再根据圆柱的高是 6 厘米,由此即 可求出圆锥的高 解:因为,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sh,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 sh, 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相等时, 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的比是 1:3, 所以,圆锥的高是:63=18(厘米) , 答:圆锥的高是 18 厘米, 故选:D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6 四、计算题 (共 28 分) 24 (10 分) 直接写出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