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645912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发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商安阳物质生产民俗探赜 关于本论题涉及几个概念的解释:晚商:商朝作为中国上古三朝之一,曾经是一个神秘的王朝。它于一夜之间为其属国所灭,后来者把前朝的一切都清除得干干净净,以至于看上去就像它从未存在过。确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关于商的记录并没有其他朝代那样的连篇累牍,或者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没有发现这个王朝自己的文字记录。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王国维曰“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

2、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1长期以来,在商研究的过程中王氏提出二重证据是泛善可陈,以至于不断有人怀疑它的存在。19 世纪晚期,美国学者摩尔根就对中国历史提出疑义,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一书中,他断言中国文明只能上溯到公元前七八世纪。因为直到公元前841 年,中国才有史官所记录的明确历史。“文字的使用,或在石上刻象形文字,提供了文明开始的最适切的标准,倘若没有文字上的记录,历史与文明,都不能适当的说已经存在。” 2事实真是如此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诗经商颂玄鸟)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吗?在后世典籍尚书、竹书纪年、史记中对商的描述是空穴来风吗?1899 年,王懿荣

3、忽然发现平时入药的“龙骨”上面竟然有类似汉字的刻画,爱好金石的他热心研究下去,由此,埋藏地下三千多年的商代“国家图书馆”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曾经神秘、似不可考的商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由目前看,商部族最早活动于东方的渤海沿岸,后来经过多次迁徙,逐渐1 王国维:古史新证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2 月,3 页。2 (美)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杨东蓴 张栗原 冯汉骥译,商务印书馆,1971 年 12 月,49 页。壮大,成为当时的霸主。地域疆界大致西以太行山脉伏牛山为界,东至海,南在淮水和淮阳山脉以北,北在长城以南。 3商是一个屡次迁徙的王朝,“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尚书书序)以后又有过五次迁

4、徙, 4直到盘庚才最终定都于安阳。关于商屡次迁徙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游牧民族的天性使然,有说是由于异族的压迫,有说是由于水旱之灾,还有说是由于他们扩张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盘庚迁都于安阳之后,就再无徙都。正义引竹书纪年曰:“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5盘庚宅殷后“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6盘庚迁殷是商王朝的一个转折点,学者们为研究的方便,将商王朝划为两个时期:从汤建国至盘庚迁殷以前称为早商;自盘庚迁殷以后至纣灭商为晚商。安阳:“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位于河南省的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与山

5、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 与 濮 阳 市 毗 邻 , 南 与 鹤 壁 、 新 乡 连 接 , 古老的洹水河穿城而过。洹水今称安阳河,发源于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中段,自西向东穿安阳市区的北部而过,为这座平原城市增添了几许灵气。安阳驰名中外,是因为她“三千年前是帝都”,三千年前做为帝都的安阳还不叫安阳,称北蒙,也有称殷。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 257 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为安阳。人们把曾经做过商王朝后期帝都的遗址称作殷墟,被称作殷墟的地方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 30

6、 平方公里。虽然现在的小屯村是王都遗址的所在地,但也不必把眼界完全拘泥于小屯村这个区域,实际上,殷这个地名包括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王3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 年 1 月,635 页4 史记殷本纪集解云:“孔安国曰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三,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 1 月,102页。5 (汉)司马迁撰:史记殷本纪,(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三,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102 页。6 (汉)司马迁撰:史记殷本纪,(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

7、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三,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102 页。畿地区。人们常以为殷墟就是殷商帝都的废墟,实不然。墟古写作虚,说文云:“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 7段注:“按:虚者,今之墟字,犹昆仑今之崐崘也。”“虚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伸之空虚。又引伸之为凡不实之称。” 8丘虚同义,而且殷虚古已有其名。陈梦家先生还指出,殷虚有三个:即商丘、朝歌(今河南淇县)的殷虚,还有就是安阳殷虚。 9关于安阳殷虚,史记项羽本纪记有“洹水南,殷虚上”。 10集解云:“瓒曰洹水在今安阳县北,去朝歌殷都一百五十里。然则此殷虚非朝歌也。

8、汲冢古文曰盘庚迁于此,汲冢曰殷虚南去邺三十里。是旧殷虚,然则朝歌非盘庚所迁者。” 11索隐按“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是殷虚南旧地名号北蒙也。” 12史记殷本纪正义云:“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虚南去朝歌城百六十里。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虚,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虚,所谓北蒙者也。” 13近人王国维亦云“殷之为洹水南之殷墟,盖不待言。然自史记以降,皆以殷为亳,其误始于今文尚书书序讹字,而太史公仍之。”“今龟甲兽骨出土,皆在此地,盖即盘庚以来殷之旧都。”14作为殷之旧都,安阳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而

9、这些甲骨文则是商朝的一部百科全书,纪录的事象包罗万千,为了解商代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物质生产民俗:民俗是什么或者民俗的范围一直以来都是个开放的问题。7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 年 12 月,169 页。8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10 月,386 页。9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 年 1 月,31 页。10 史记项羽本纪记章邯议盟于项羽,“项羽乃于期洹水南殷虚上”。(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七,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310

10、页。11 (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七,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310 页。12 (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七,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310 页。13 (汉)司马迁撰:史记殷本纪,(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第一册,史记卷三,中华书局,1982 年 11 月,91 页。14 王国维:说殷,观堂集林(附别集)第一册,卷十二,中华书局,1959 年 6 月,523-524 页。长期以来,学界对民俗的范围有着各种各样

11、的讨论, 阿兰邓迪斯说有多少民俗学家就有多少种民俗的定义,我们也可以说有多少民俗学家就有多少种民俗范围的划分。从总体上看,一般有广义和狭义的划分,但无论广义还是狭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空间都有所变化。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的范围并不是宽泛无边的。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15钟敬文先生认为,尽管民俗事象纷繁复杂,总体说来,大略可分为以下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16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把民俗分为三类:用眼睛看的,用耳朵听的,用

12、心想的。这三类所包含的详细项目分别为:一、有形文化居住,衣服,食物,渔业,林业,狩猎,农业,交通,交易赠答,社交,劳动,村落组织,家族,婚姻,诞生,葬制,年中行事,神祭,舞俑竟技;二、语言艺术命名,说话,竟词,谚,谜,民谣,说唱,故事、传统;三、心意现象妖怪,幽灵,兆,占,禁,咒,民间疗法。 17美国学者JH布鲁范德则把民俗分为三类:一、口头民俗,包括方言、称呼命名、民间谚语、寓言、谜语、诗歌、民间故事、歌谣。二、习惯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和迷信,民间习俗和节目,民间舞蹈和戏剧,手势和民间游戏。三、物质民间传统,包括民间建筑、工艺、艺术、服饰和食物。 18而阿兰邓迪斯则开了一个民俗清单,“民俗包括

13、神话、传记、民间故事、笑话、谚语、谜语、圣歌、咒语、祝辞、诅咒、誓言、脏话、驳词、笑谈、讽词、绕口令和打招呼的套话;也包括民间服饰、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笑剧)、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或迷信)、民间医药、民间器乐、民歌(如催眠曲和叙事歌)、民间语汇(如俚语)、民间明喻、民间隐喻和命名(如绰号和地名),从口头史诗到题词、墓15 钟敬文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2 月,4-5 页。16 钟敬文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2 月,5 页。17 (日)高桑守史:日本民俗学方法论,陈秋帆译。域外民俗学鉴要,王汝澜等编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 月,64

14、页。18 (美)JH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2 月,6 页。志铭、厕所留言、五句头滑稽诗、拍球歌、跳绳歌、手指歌和脚趾歌、秧马歌(把小孩放在膝部逗弄时所唱)、定人歌(在游戏中据此决定轮到谁)和婴儿歌这些韵体;民俗还包括游戏、专门姿势、象征符号、祷词(如吃饭前后简短的感恩祈祷)、玩笑行为、民间语源传纪、食谱、缝绣图案、住宅仓窖栅栏的类型,街头叫卖以及传统上召唤或役使动物的习惯语;还包括记忆符号、信封留言缩写(如用SWAK代表装有一个吻)、对身体异象的传统说明(如打喷嚏后);节假日民俗也是主要的民俗形式。” 19在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新时期,乌丙安教授认为民俗范围大

15、致有四大分类:一、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 20而刘魁立先生则把民俗分作三大类:一为物质生活方面;二为社会生活方面;三为精神生活方面。 21以上是传统民俗学对民俗事象的分析,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民俗的含义的定义趋势是促进优秀民俗被人类遗产化。民俗被界定为世界各国一律平等的、各类文化多样性中的、最具广泛社会整合力量的文化实体,并被赋予自我权利的含义和合理化的生存空间。 22总而言之,“民俗”术语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即民众知识阶段、民俗文化阶段、民俗权利阶段、民俗权力阶段。 23本文参照民俗学家们对民俗事象的划分,借鉴钟先生提出的物质生产民俗概念,试图对晚商安阳出现的民俗事象做

16、一分析。关于物质生产民俗,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认为: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419 见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9 月,58 页。20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辽宁大学出版社,1983 年 8 月,12 页。21 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0 月,16-17 页。22 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2 月,51 页。23 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