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

上传人:p****e 文档编号:156438818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知识点训练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1 内能,第一课时,1定义: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单位为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 、_状态_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形状等因素无关。 2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本领_强弱_的物理量。水的比热容是_4.2103_J/(kg)_,物理意义是_1_kg_水温度升高(或降低)_1_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4.2103_J_。 3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Q吸_cm(tt0)_; (2)放热公式:Q放_cm(t0t)_。,一定质量,升高,J/(kg),种类,2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

2、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和分子间的 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 有关。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 ,但必定具有 。,热运动,相互作用,机械运动情况,机械能,内能,3改变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方式。在 过程中, 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其单位也是 。 (1)热传递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 实质:内能的 。 (2)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 ; 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 ; 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 的。,做功,热传递,热传递,传递,焦耳,内能,增加,减少,转移,增加,减少,转化,等效,内能,1(4分)下面两幅图运用了 的方法

3、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类比,2(5分)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3(5分)90 的水全部变成125 的水蒸气,则() 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 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 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 D水分子在125 时比90 时热运动更剧烈,B,D,内能的改变,4(5分)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A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水被太阳晒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铁块

4、温度降低 5(5分)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现象是() A古代人“钻木取火” 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 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 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B,D,6(8分)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_(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_能。 7(8分)消防队员在进行模拟演习训练时,当消防队员沿着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匀速下滑时,他的动能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下滑过程中,他感到手心发烫,这是通过_的方法使其内能增加的,为了安全,他应该戴手套训练。,做功,内,不变,做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

5、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 9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 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D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C,10(2013长沙)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后变凉了 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11(2013泰安)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6、),A,D,12(2013广州)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 1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D,14桂林出产的柿饼是有名的地方特产。如图,是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场景。晾晒过程是通过 的方式使柿子内能 ,温度升高,加快水分的蒸发。 15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

7、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_,以确保行车安全。,热传递,增大,做功,升高,热传递,温度,16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做功,增大,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

8、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_ 。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_ 。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 _ 。,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17课堂上,杨老师将断成两段的均匀圆柱形铅块A、B的两端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就像没有断开过一样,如图,将合在一起的铅块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然后在铅块下面悬吊了多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 (1)针对上述实验,判定下列说法的对错。 上述实验

9、说明分子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 上述实验说明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都表现为引力。( ) (2)为了粗略地测出图示状态下铅块A、B的接触面单位面积上A对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小李、小赵同学找来了以下器材: A刻度尺B停表C弹簧测力计 D温度计E量筒 他们应该选择的器材是其中的_;(填字母) 他们应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所测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单位面积上A对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_。,AC,铅块B和钩码总重G,A或B直径D,13.1 比热容,第二课时,1(4分)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

10、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正确的是(),Ac甲最大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C,2(4分)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A.0.9103 J/(kg) B1.8103 J/(kg) C3.6103 J/(kg) D1.2103 J/(kg),B,3(6分)(2013广州)沙石的比热容为0.92103 J/(kg),它表示质量为 的沙石,温度每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为 。当质量为30 kg的沙石放出8.28104 J的热量后,其

11、温度将降低 。,1kg,0.92103J,3,4(6分)地球上各处的地形地貌会影响风的形成。海陆风的形成: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_,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温较_;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_,升温比较_,于是在白天,由于陆地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从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陆风。晚上则反之。,大,慢,小,快,5(4分)位于清流县的省级温泉地质公园,泉眼多,流量大且水温高,有的泉眼冒出的泉水能将鸡蛋煮熟。如图所示,泉眼四周弥漫着的“白气”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如果让质量为5104 kg、85 的温泉水流经散热器给度假区的宾馆供暖,水温降至45 ,则在此过程中温泉水释放的热量是

12、 。c水4.2103 J/(kg),液化,8.4109J,6(8分)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青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让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在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质量为10 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 ,水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 J/(kg) (3)请你为

13、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_; ,吉兆湾海滨,水的比热容大,2.1105,热传递,植树,建造人工湖(或限制机动车的行驶、尽量使用太阳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热源等),7(8分)在质量为300 g的铝壶里装了1.5 kg、20 的水。问: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烧开这壶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解: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水(t2t1)4.2103J/(kg)1.5 kg(10020)504 000 J,铝壶吸收的热量Q铝吸c铝m铝(t2t1)0.88103 J/(kg)0.3 kg(10020)21 120 J,总共吸收的热量Q吸Q水吸Q铝吸504 0

14、00 J21 120 J525 120 J。,8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_ (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_(填“冰”或“水”)升温更快。,乙,冰,9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温度为20 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 水温升高到70 ,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10搓手能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使用电热水器给水加热,这是用 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把质量为2 kg、初温为30 的水加热到80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

15、。,2.1107,热传递,做功,热传递,4.2105,11水的比热容c ,把2 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水的温度升高了_,水吸收的热量为 J。,4.2103J/(kg),80,6.72105,12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表所示:,(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 ;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 (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的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 kg的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相同(或相等或一样),水(或甲瓶),慢,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多少,1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