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35173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1.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 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 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 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

2、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可知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由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B项正确。材料强调周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而不是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排除A。材料强调周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而不是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排除C。百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为应对复杂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提出各自的主张,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D。2.“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

3、说明荀子A. 重视礼仪教化B. 主张礼法并施C. 强调严刑峻法D. 提倡为政以德【答案】B【解析】从材料“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可以看出治国应礼法并施。3.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A. 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B. 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C. 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D. 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答案】C【解析】材料“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说明关于用兵和皇族、大臣行为的内容占多数,而用兵和皇族

4、、大臣行为都属于国家政治方面内容,这体现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故C正确;“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这并不占多数,故不能说明天文学的发展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是否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的问题,故B错误;天文学的发展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故D错误。故选C。4.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 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 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 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

5、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冀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说明西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达,故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汉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5.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 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B. 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 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 朱

6、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A错误。朱熹认为理事世界的根本,王守仁认为心是世界的根本,B错误。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本心,朱熹认为理事世界的根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正确。王守仁重“求心”,提倡“知行合一”,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本题难度不大,学生需要识记关于朱熹和王阳明思想主张的基础知识,再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6.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的排序反映了人们的等级和身份状况。但到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更是出现了“绅商”、“儒商”。这说明A. 江南资

7、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较快B. 中国小农经济已经开始解体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D. 标志着中国已开始社会转型【答案】A【解析】由“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更是出现了“绅商”、“儒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很多身份高贵的“士”阶层参与到商业发展中来,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小农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时期;C项中的“根本性变化”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还处在封建社会时期。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

8、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C,ABD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8.下表为近代山东乡村经济的调查记录。据此推断,当地A. 手工业逐步近代化B. 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 农业生产收益下降D. 农村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9、材料“草帽”“欧美”“纽约”等可看出农村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D选项符合题意。近代化主要体现为机械化生产,A选项排除。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材料未能看出农业生产收益下降,C选项排除。9.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背景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AC两项为无关项,对材料内容解读不正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原因,

10、所以排除AC两项。D项是梁启超注重易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正是因为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所以他主张易服,根本目的是为了变法维新制度氛围,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主张易服10.下面是近代中国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8721913),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B. 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C. 民族企业发展导致外商企业增速缓慢D. 政府支持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外商企业会压制民族企业的发展,民族企业的发展会抵制外商企业的发展,故A 项错误;国民革命是1924年1927年,与题干数据不符合,B项错误

11、;由材料可以看出外商企业的增速并不缓慢,而是很快,故C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民族企业增长迅速,而根据所学知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支持,故D 项正确。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民族主义的初步发展原因11.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A. 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B. 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 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D. 得益于“国民经

12、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官僚资本主义享有种种特权,发展迅速,成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使得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压制,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官僚资本的膨胀,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掠夺,C选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20世纪30年代,D选项排除。12.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

13、的政策。”这表明(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反映了集权政治的产生,而“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体现了在集权政治出现后,处理不是最好的方法,应当对极权政治提前预防,B符合题意;材料的核心是“防止集权政治”,A的表述偏离了题旨,并没有阐述他们地位的平等;C“政治动乱”并不能归结于“集权政治”,D“必然产物”的表述不合题意,只是其一而

14、已,故选B。【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3.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B. 金银未转变为原始资本积累C. 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 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获得了大量白银和黄金,但是由于自身工商业的落后、连年战争而导致获得的白银和黄金大量外流,最终没有转化

15、为工商业发展所需的资本,也没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14.18世纪前期法国和英国政府都面临较严重的债务问题。在法国,公债概念很难得到推广,债务问题使政府几乎信用扫地。但在英国,债务被认为是国债,国家的财富是国家债务的后盾。对此不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 波旁王朝对人民的压榨B. 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C. 启蒙思想传播程度不同D. 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18世纪前期,这时法国出于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之下,王权之下,民众没有民主可言,所以不可能会有公债的概念形成;而同时期的英国已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王已经接近统而不治的地位了,所以民主得到发展,所以国家和民众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故情况与法国不同,所以选B。点睛: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历史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年代)和一定的空间(地点或者区域),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