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56434154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物理必修部分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30题 )(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过关30题1.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A3 s B4 s C5 s D6 s解析 由xv0tat2代入数据得37.520t5t2,解此方程得t3 s或t5 s(舍去),故应选A. 答案 A2.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12232,123 B12333,12232C123,111 D135,123解析 根据位移公式x

2、at2,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的三段位移分别为x1at12a、x2a(t2t1)2at124a、x3a(t3t2t1)2a(t1t2)2a,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选项B正确答案 B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D75 m解析 由xaT2得:97a12,a2 m/s2,由v0TaT2x1得:v012129,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m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25 m,C正确答案 C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

3、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时刻(s)1.02.03.04.05.06.0速度(m/s)3.06.09.0121518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B汽车前6 s内的位移为54 mC汽车第8 s的速度为24 m/s D汽车运动第7 s内的位移为16 m解析 加速度a m/s23 m/s2,A项错根据xv0tat2得:前6 s内的位移x654 m,B项正确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得,v4,所以v824 m/s,C项正确汽车第1 s内的位移为x11.5 m,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2n1),得x1:x7113,故x719.5 m,D项错

4、答案 BC5.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不可求得()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解析 如图所示,x3x12aT 2,可求得a 而v1a可求x2x1aT2x1也可求,因不知第一次闪光时已运动的时间和位移,故初速度v0不可求答案 D6.对以a2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

5、s B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 m/sC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 Dn s时的速度是 s时速度的2倍答案:A解析 加速度是2 m/s2,即每秒速度增加2 m/s,经t s速度增加2t m/s,所以很明显A正确;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1)m/s,B错;因为物体不一定是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所以C、D说法不正确答案 A7.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 m/s2 B0.05 m/s2 C36 m/s2 D180 m/s2解析 由逐差法

6、得x6x15aT2,所以a001 m/s2,A对答案 A8.静止置于水平地面的一物体质量为m57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3,在F287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由此可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与第11个3秒内的位移比为()A21 B12 C73 D37解析 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为x1a352a282,第11个3秒内的位移为x2a332a302,所以.答案 C9.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13B15 C18 D19解析 经过b点时的位移为xab

7、,经过c点时的位移为xac,所以xabxac19,故选D. 答案 D10.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2 mB3.6 m C6.0 m D10.8 m解析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2n1)由此可知x1x2x3135即x1x3151.2x3,所以x36.0 m. 答案 C11.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 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A甲、乙

8、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解析 甲、乙两球的距离xg(t1)2gt2gtg,所以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vg(t1)gtg,所以不变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12.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并非相碰)的速率都是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相遇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物体A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C物体A和B的落地时间相同 D物体A

9、和B的落地速度相等解析 A、B两物体加速度相同(同为g),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相同两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相遇,B的速度增加了v,A的速度相应减少了v,所以知A上抛时速度为2v,即A对由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对称性知,落地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即D也对答案 AD13.从足够高处释放一石子甲,经0.5s,从同一位置再释放另一石子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两石子落地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间的距离与乙石子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B甲石子落地后,经0.5 s乙石子还在空中运动C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D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其质量无关解析 两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设t时刻甲下落的高度为h1gt2,

10、则乙下落的高度为h1g(t0.5)2,它们之间的距离h1h2g(t0.25)g(t0.5)0.25与乙石子运动的时间(t0.5)不成正比,A错误;由于两石子下落的高度相同,因此下落的时间相同,甲石子落地后,经0.5 s乙石子刚好落地,B错误,C正确;由于不计空气阻力,由t 可知,两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质量无关,D正确答案 CD14.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1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a点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L2.5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g取10 m/s2)()A. s B(1) s C3 s D2.

11、5 s解析 物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g1 m/s2,速度达到皮带的速度时发生的位移xm0.5 mL,故物体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段时间t11 s,第2段时间t2s2 s,t总t1t23 s.答案 C 15.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540 m;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A0.03 m/s2B0.01 m/s2 C0.5 m/s2 D0.6 m/s2解析 v1.5 m/s3 m/s,v6.5 m/s6 m/s a m/s20.6 m/s2. 答案 D。16.骑自行车的人由

12、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 s内通过1米、第2 s内通过2米、第3 s内通过3米第4 s内通过4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行车和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2.5 m/sC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 m/s D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为1 m/s2解析 本题已明确指出骑自行车的人为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此,若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必有ssss1357,而这里对应的ssss1234.虽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相等,但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求出加速度及第2s末的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求得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答案 C17.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

13、度比它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解析 根据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 C18.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 L B. L C. L D. L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即,所以,当它的速度为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选项C正确。答案 C19.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解析 物体在第2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选项C正确;物体在2s末、5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0 m,选项D错误。答案 BC20.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