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34147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平等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2.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

2、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其作者是( )A.高尔基B.歌德C.狄更斯D.贝克特3.1943年,好莱坞拍摄的反映苏联的电影有斯大林格勒的男孩莫斯科任务等;而1948年后,拍摄的反映苏联的电影有铁幕装置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说明( )A.美苏“冷战”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4.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 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

3、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呈现出来之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5.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 )A.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B.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 C.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D.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6.1940年,德国将入侵波兰

4、的残酷情景拍成故事片火的洗礼,并在挪威放映,以打击其斗志。 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改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丘吉尔还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苏联和美国。这段材料说明( )A.电影技术最早诞生于二战时期B.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严重对立C.历史影片能客观还原事实真相D.立场差异影响电影的使用意图7.1844年出版的三个火枪手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被称为“大仲马式的英雄”,即勇敢、机智、热爱冒险,并且把这种冒险经历作为一种乐趣,最后往往因巧合与胆量完成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事情,从而推动和改变历史的发展。该作品表现出( )A.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B.从“理想主义幻梦”中惊醒C.对

5、社会现实的冷静分析思考D.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倾向8.英国冒险家威廉丹皮尔(17世纪中期一18世纪初)关于“环球航行”的书,激发了笛福创作出鲁滨孙漂流记和斯威夫特创作出格列佛游记。这说明( )A.地理大发现推动当时的文艺创作 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文学作品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D.启蒙运动激发了人们的探险精神9.19世纪,俄罗斯的音乐、文学创作与社会联系密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都以拿破仑率军入侵俄罗斯的历史事件为题材,都是由创作者内心情感的需要抒发而成的。材料意在突出( )A.古典与浪漫主义情怀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D.音乐风

6、格的复杂性10.“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11.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

7、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12.有这么一类艺术家:普遍厌倦高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这类艺术家( )A.主张回归古代.消极避世 B.崇尚自然.表达浪漫情怀 C.采用现代主义的风格进行创作D.否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13.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

8、见,二者的作品( )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 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 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14.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上述材料说明( )莫奈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伦敦的工业化带来严重污染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绘伦敦莫奈将绘画与科研并举A. B. C. D.15.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

9、力和金钱。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该作品()A. 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 B. 批判了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C. 抨击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D.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16.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的心理诉求是()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 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17.法国作家雨果于1862 年完成的悲惨世界.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 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

10、辉煌画卷。小说歌颂了善和光明饱含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关心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这部著作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A.表达个人强烈情感的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C.注重批判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 D.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现代主义18. 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该小说( )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 B.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C.宣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D.对工业革命影响缺乏理性反思19.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

11、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A.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B.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C.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D.美国电影逐渐摆脱政府控制20.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一位文学家的作品:“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下列文学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唐璜B.西风颂 C.约翰克里斯多夫D.吉檀伽利21.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

12、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材料中的“传统制度”具体是指( )A.“专”“红”结合的人才推荐制度 B.高校招生考试制度C.“科教兴国”战略 D.九年制义务教育22. 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科学技术问题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际“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3、加速科技发展A.B.C.D.23.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24.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人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70

14、年代25.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2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 “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社会发展渴求专业人才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27.1975年,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航天史的奇迹: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获得成功。苏联是在秘而不宣地发射了几颗卫星后才掌握回收技术的;美国发射到第13颗卫星时才掌握该技术。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A.航天技术逐渐走在世界前列 B.航天操作规章制度优于美、苏C.科研人员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D.宇航员对卫星有详细的了解28.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