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34145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沟中学20142015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世系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的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明太祖子明成祖之子明仁宗之子明宣宗之子明英宗之子木火土金水表中所列现象所隐含的思想有( )祈盼专制政权生生不息 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表达分封制度的世世相袭显示朱姓大族的尊贵A B C D2、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下列史料能

2、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3、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B.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C.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需以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4、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

3、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5、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B出现了大量工商业市镇C “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生产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6、史记货殖列传说:“孝(秦孝公)、昭(秦昭襄王)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4、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C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8、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

5、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9、“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材料中“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C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10、文德尔班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

6、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C促使了古希腊个人意识的觉醒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11、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A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C体现了对罗马法的人为夸大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12、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完善,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7、)A人文主义精神 B法律至上原则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13、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所认同,为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西方政治家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分权制衡民主制度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共和政体的确立 B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8、15、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附加的26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下列关于1787年宪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C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D体现了民主和分权制衡的原则16、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

9、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17、19世纪后期西方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英国章鱼:只吃黄金,画中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了世界各大洲。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的互动关系 B. 讽刺了英国人只喜欢黄金的贪婪欲望C. 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对外的传播 D. 反映了英国极力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18、日渐扩大的采矿作业使新矿石甚至新金属如铋、锌和钴显露出来。分离和处理这些新矿石和新金属的技术必须用类推法找到,并以痛苦的经验予以矫正,化学的一般

10、原理开始形成。这表明( )A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科学研究方法不断丰富C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受阻 D经济革命推动科学革命19、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20、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

11、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主权 D贸易主权21、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22、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

12、的民权政治舞台B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23、1923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这个观点主要针对我国的传说古史,其内容包括: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研究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按照该理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研究上古史,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 B尧的传说比禹的传说出现的要早C东汉以上没有信史 D左传中关于禹的记载比诗经中相关的记载可信度要高一些24、齐国

13、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25题25分,第26、27题各27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

14、年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予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