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29819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答案不全)(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涂在答题卡上)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2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考点】商周时期的政

2、治制度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解析】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项错误。【答案】B3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

3、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依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可知政治与家族血缘相结合,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先秦盛行”,可知此时并非是封建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先秦盛行”,此时还未形成中央区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等级森严,但并没有说明具体分工,故D项错误。【答案】A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是分封制

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体现家谱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故B现正确,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体现是宗法制中世袭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

5、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5D 【解析】试题分析: “有权就有一切”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

6、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6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 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C. 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 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秦不能分尺寸之地”,说明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材料说明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不

7、是主要意思,C、D选项没有体现,故排除。7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考点】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 【解析】材料“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论不休,因此省略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汉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D项错误。【答案】B8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不管人们是否

8、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 调动了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B. 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C. 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D. 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革命”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并不相同,它是相对于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来说的。A选项这场革命并未调动地方积极性,而是使地方受到更多的约束;B选项错误,这一制度皇权至上,皇权收到的制约远远

9、不够;C选项说法正确,秦朝的统一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D选项说法错误,这一制度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思想十分深固。9先秦时期的官阶,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到用“若千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则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吏”这一变化说明A. 宗法观念消亡 B. 官僚体制确立 C. 粮食产量剧增 D. 爵位制度废除9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先秦时期的官阶,一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到秦汉时期则用“若干石”称呼,如郡守说明了贵族体制被官僚体制的确立;A项错误,宗法观念至今存在;

10、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爵位依旧存在。所以答案选B选项。点睛: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10.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

11、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材料“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是实现统一的保障,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故B项错误;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废除了贵族特权,并未强化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11“今,生

12、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11D【解析】试题分析:“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说明厚葬风气源于孝道的虚名,故A项错误;厚葬与重农抑商和土地私有制无关,故BC项错误;死后的厚葬可以获得孝的美名,同时西汉的选官制度标准就是孝廉,而且西汉汉武帝之后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

13、的演变察举制度12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 A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 B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 D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1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宋代皇权的强化。材料不是反映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而是反映官僚体系的臃肿,不能选A。这样做是在加强皇权,但是也造成了宋代行政效率不高,不能选C。宋代也未破解藩镇难题,不能选D,材料是反映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的问题,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13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

14、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13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选官制度只是曹魏一个时代的,没有其他时期的制度作比较,看不出选官的标准变化,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吏的权力掌握在地方的中正官手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的局面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得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是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14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汉代内外朝制度 B汉代察举征辟制C隋唐三省六部制 D宋代设参知政事14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发展。材料观点认为从汉至明清皇帝为加强权力,不断发展新的权力机构约束原有的权力中心,比如宰相。汉代察举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