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642758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借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诸子思想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来解决当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语文教育中发挥无痕育人的优势,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诸子思想精华的教育渗透,使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关键词】 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教育渗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据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国语文教育历来强调“文道统一” “文中有道”“道中有文” ,所谓“文” ,主要的是知识,是语文的形式;所谓

2、“道” ,指的是思想,是语文的内容。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利用它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既能加强思想教育,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平均三个中学生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在行为中常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当然包括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的不健全。因此,能否将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

3、功的前提。经过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2、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

4、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抗挫折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生活圈子比较狭小,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容易产生自卑。以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了中学生在校的学习,更影响了将来的成才。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造成极大的困难,使学校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于还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此,应该意识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他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也关系到全面

5、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作为语文教师,一直在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渗透其中。最近,在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中有了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踏上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旅程,我们仿佛可以穿越历史的隧道,感受虽古犹新的经典魅力。在与学生咀嚼诸子百家那语言精髓的时候, ,我在努力寻找一个可以解决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破口,这个口就是努力寻找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现代社会为诸子百家的“舍长取短”开辟了道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生,不是采用“一家之言” ,而是博采诸家,舍短取长,以实现多元互补和多维整合。事实上,儒、道、墨、法、四家的价值观处于不同的方位和级次,经分剥整合,能够形成系统功能意

6、义上的对立互补机制,从而对现代社会中中学生起到价值导引和思想滋养的作用。我们的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也得从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汲取精神养料。儒家的“仁政”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是我们历来的学习观。儒家教会我们如何积极进取 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孔子,他的教育思想从当代实用角度讲,我个人认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如何做人。(二)如何学习。首先,关于做人,按层次讲,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比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

7、改变社会现实。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推动力。这说明孔子有一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说到这一点时,我反问学生,:你们有此精神吗?”学生也为此一惊,表现出从未想过此的表情。当时我想,这可能触及了他们已蒙蔽的心灵深处,由此我从将来如何立足社会的角度展开了一番追述,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义也渗透其中,试图开启他们的心智,一部分学生也频频点头,我想至少在当时是起到了效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告诉我们,所谓的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比如,和别人说话时不要摆脸色,就像是不希望别人给自己脸色一样,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

8、把别人老想象成坏人。还比如,父母过分要求自己时,正准备发怒,这时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是为了自己好,就可以避免一次冲突。甚至可以拿来教育父母,学生说不可能,我说,那将来你们当父母可以提醒自己和教育孩子,学生笑了,我认为他们懂了 。 “不迁怒,不贰过” ,这六个字 则是我们这一辈子都遵行的原则,也是我们难以企及的修养。 “不迁怒” ,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这对前面提到的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不贰过” ,就是知错能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以此要求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严格要求自己。其次,关于学习。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9、我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学而不思者罔,死而不学则殆。 ”则告诉我们一些学习的法则。尤其在讲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的时候,我说这其实是大家最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说到方法,那些苦于没学习方法的学生都在认真听其中的道理。我想如果每堂课都渗透一些思想和学生一起分享,时长了,大家会有收获的。总之,无论做人还是学习,积极进取的态度就像是船之帆一样。有了它,我们可以鼓帆远航。道家教会我们如何珍爱人生我们可以用道家的“少私寡欲” 、 “道法自然”来教育学生处理人与

10、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文化基因, 道德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观、生死观等。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也是人生价值的根源和基础。形式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为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例如,老子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的箴言,告诉正当心中迷茫,浮躁的学生们要脚踏实地,放

11、眼未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教育前面提到的那些做事虎头蛇尾,自制力差的学生要有一颗做事要善始善终的的恒心。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教会我们以柔克刚的生存之道。 “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累形”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两句话概括起来,就是珍视生命,珍爱人生。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对生死有了一番领悟,用于丹的话讲,那就是“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分多大的境界啊!”放弃了繁华,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淡然直视,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这不就是对我们自己的

12、人生最大的关爱吗?墨家教会我们如何兼爱尚贤我们也可以借鉴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来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现在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影响,不用说助人为乐,很多学生连自己最根本的责任,比如值日工作都不愿做,能逃避则逃避之。而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则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所言之利不是利己主义之利,而是利民之利,即兴天下之公利。另一方面,利民之利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爱互利的双向关系。他认为“爱人者必先爱之”,“利人者必先利之”。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现在经济发展了,很多家长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了孩子,我们没有必要教育学生做苦行僧,但那种自苦利人的精神是值得大力

13、倡导的。这种思想对那些自私自利,思想狭隘的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而“尚贤”,就是尊重、重用贤人,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怎样对待人才才算是“尚贤”?墨子说,这有三个根本的办法(“三本”)。那就是:要在政治上给予他们尊贵的爵位,要在经济上使他们享受优厚的待遇,还要给他们发号施令,决断事务的实际权力。这叫做“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还提出“贤”的基本标准是:有力气的要帮助别人,有财富的要救济别人,有知识懂道理的要教导别人。这些道理和思想可以教会他们尊重和欣赏他人,不能自以为是。因为保护了他人,造就了环境,自己也获得了生存发展繁荣舞台。法家教会我们如何

14、废私立公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认同的。法家的“废私立公”的道德追求,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公无私”的公私观是一致的,可以教育那些没有原则立场,做事优柔寡断的学生要立场鲜明,公私分明。这是我们民族最高尚的公私观,对现在及后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管子中提到的“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齐法家所说的“四维” (礼义廉耻) ,作为四大传统美德,通俗地说, “礼”指文明礼貌;“义”指正义行为;“廉”指廉洁奉公精神;“耻”指的是要有羞耻感,到了今天也依然有它们的独特价值,和我们现代的“八荣八耻”有共通之处。如果我们教育学生做任何一件事

15、都能公私分明,知廉明耻,那何愁祖国的未来?总之,在讲读先秦诸子选读中那言简意永的经典时,我努力用虔诚的心态仰望圣贤,于诵读中领悟,以教材为依托,用先哲的思想精华润泽孩子们心灵,使之将来能够开花,结果。目 录标题:试论诸子思想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 摘要关键词引言一、儒家教会我们如何积极进取二、道家教会我们如何珍爱人生三、墨家教会我们如何兼爱尚贤四、 法家教会我们如何废私立公结论参考文献试 论 诸 子 思 想 在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中 的 渗 透姓名 胡燕单位 呼和浩特土默特中学语文组邮箱 提交时间 2012-4-2参考文献:1先秦诸子选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语文教师培训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3试论百家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借鉴. 现代教育报4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文道合一” . 百度文库5 现代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 百度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