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25858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典故相传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杨朱。列子杨朱中评价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由此可知杨朱的观点接近于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韩非【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反映的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主张,与老子思想接近。故答案为C项。孔子主张“仁”,墨子主张“兼爱”,都不会赞同杨朱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做法,排除A、B项;韩

2、非主张实行君主专制,而依据题干中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可知,杨朱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排除D项。2.黄玉顺先生在咏董仲舒中写道:“天人合一见天志,天人感应威人主。抑人扬天似尚同,奉天法古可建功。”由此可见,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客观上的进步作用是A. 有利于神话皇帝的权威B. 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C.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专制D. 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这一主张客观上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故答案为B项。A、C项不是进步作用,均排除;D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排除。【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

3、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之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以下观点,与其上述思想明显不同的是A.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B.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C.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D. “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答案】A【解析】【详解】王阳明认为学问贵在自身的心得体会,通过自身的内心反省认为是不对的东西,即使这言论出自孔子,也不能认为是对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对

4、孔子言论的怀疑。而A项称赞孔子为“至圣”,与题干观点明显不同,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都是认为圣人与普通人是一样的,与王阳明主张不能盲从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本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材料信息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4.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顾炎武是一位开近代学术之先河的巨匠。从他开始,中国的学问开始摆脱官方意识形态

5、的束缚,逐步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对此,以下解读最准确的是A. 反对理学家脱离实际,提出和践行“经世致用”B.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并猛烈抨击之C. 批判理学的伦理观,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D. 发展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进步的历史观【答案】A【解析】【详解】顾炎武放弃科举之路,摆脱官方哲学的束缚,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际民生的现实问题,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创了一代脚踏实地的朴实学风。故答案为A项。B项是黄宗羲的思想,排除;C项是李贽的主张,排除;D项是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排除。5.中国火药火器改变欧洲的历程中指出:火器的发展在改变欧洲

6、军事的同时,开始改变欧洲的社会和政治。平民打破过去以战争为职业的骑士阶层的垄断。该话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 武器进步使战争中作战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B. 武器进步为消灭封建主义和产生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C. 火药的发明为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前提条件D. 火器发展是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平民打破骑士阶层的垄断”等信息来看,火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从而为消灭封建主义和产生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这一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这一变化对平民政治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

7、反映这一变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排除D项。6.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对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导致这一时期“讲世情的小说”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 君主专制统治有所放松B. 程朱理学促进思想解放C. 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出现D. 商品经济获得新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为了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要,小说兴起,故D正确;明清之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A错误;程朱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B错误;知识分子群体早在明

8、朝以前已经出现,C项中“开始出现”表述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讲世情的小说”,联系所学明清小说出现的原因分析解答。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后来向着日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材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得益于A. 贵族阶级的衰落B. 中产阶级的壮大C. 商品经济发展D. 全体人民的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可知,商

9、品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导致中产阶级力量壮大,从而推动政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贵族阶级衰落,排除A项;中产阶级的壮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全体人民推动建立民主政治,排除D项。【点睛】雅典民主政治能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非常强烈。这一阶层出于自己的利益,往往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在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权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10、。”苏格拉底实际上是在强调A. 民主政治并不适合于雅典城邦B. 雅典的统治者都是愚昧无知的C. 雅典城邦出现了社会道德危机D. 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答案】D【解析】【详解】苏格拉底强调统治者应该有专业知识和道德,这显然是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直接民主制忽视参政者的素质而言,即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故答案为D项。苏格拉底针对的是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不是强调民主政治不适合雅典城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愚昧无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出现社会道德危机,排除C项。9.十二铜表法第7表“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

11、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此规定A. 体现了罗马注重遵循自然规律B. 说明罗马人具有环境保护意识C. 说明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利益D. 反映了罗马经常发生邻里纠纷【答案】C【解析】【详解】“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是为了避免邻人因自己利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又体现出在特殊情况下对邻人利益的保护,因此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利益。故答案为C项。这一规定与遵循自然规律无关,排除A项;这一规定与环境保护无关,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10.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

1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周秦的制度效仿罗马的法律体系B. 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 罗马开启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D. 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学的渊源【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可以看出,欧洲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即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学的渊源。故答案为D项。周秦制度与罗马法律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对于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排除B项;罗马是奴隶制国家,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1.“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对德性问题做出了思考和论证,尽管在具体的认识上二者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对材料中的“较大的不同

13、之处的准确的理解应是A. 以德治民与“美德即知识”B. “为政以德”与“贤人”统治国家C. “克己复礼”与提倡民主政治D. “仁者爱人”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孔子在德性问题上提出“为政以德”即以德治民,而苏格拉底指出“美德即知识”,故答案为A项。“贤人”统治是柏拉图的观点,排除B项;“克己复礼”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不是德性问题,排除C、D项。12.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指出:“一场西方借以发迹的革命战胜了当时所有其他文明革命的西方人的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的主要媒介。”引发这场“革命”的根源在于A. 西欧社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B. 西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

14、 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受阻D. 航海技术进步和指南针西传【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以海洋代替草原”、“交往”可以判断材料中的“革命”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C不是根本原因,均排除;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排除。【点睛】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不是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13.“15211544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拉丁美洲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15451

15、560年间,这一数字激增为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这些金银对西班牙社会主要影响是A. 促进了西班牙手工工场的迅速发展B. 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的第一经济强国C. 西班牙开始出现探索新航路的热潮D. 导致西班牙出现了物价上涨的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巨额金银,由于这些金银主要用于消费,导致西班牙出现了物价上涨的现象。故答案为D项。这些金银没有用于发展工商业,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未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排除B项;材料所述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C项。14.有人描述18世纪时的英国城市伯明翰:“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挡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这一记载最能说明A. 世界市场得到了逐步扩展B. 伯明翰已成为英国最发达的城市C.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D. 伯明翰的农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材料表明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