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实习报告【三篇】 新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56420344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社实习报告【三篇】 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报社实习报告【三篇】 新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社实习报告【三篇】 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社实习报告【三篇】 新修订(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社实习报告【三篇】 报社实习报告【一】 今年暑假,怀着期待的心情到我们市里的报社实习,在 这宝贵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帮助,我不仅对专业 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 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使我受益匪浅。 天到日报要闻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 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随手在桌上 拿了份报纸看起来。 可是报纸总有看完的时候,无聊加透顶。 指导我的老师可能因为有点亲戚的关系对我还是比较热情 的,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没有 跟其他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其他老师的不冷不热让我有些 压不过气

2、来。在这方面,回家后我有过深刻的反省,但总好 像走不出这个关卡。 从自身方面,首先,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 单位多多交流, 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二是要给自己定好位, 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求教; 在新闻采访时要把 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 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三是要多动手写, 做记者必须腿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 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四 是工作要认真扎实,做要做到,让读者能够更快更易得到最 新的消息。 从新闻专业知识方面,我有几点感触:

3、 一、对于新闻的敏感性 对于地方媒体记者而言,生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风 平浪静的, 缺乏冲突的, 在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中去做新闻, 似乎是很多记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 新闻敏感性、新闻发现力、判断力显得特别重要。 新闻源于“发现”, “发现”源于“敏感”,没有敏感, 一切将无从谈起。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一要提高理论水平 和政策水平,掌握各方面的丰富知识; 二要广泛接触实际, 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 三要学会比较,有鉴别才有发现; 四 要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 二、关于新闻题目 简练而贴切,要出彩。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 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

4、引人,更 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 是写标题。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 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 给老师。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个是准确, 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现在一 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为了方便现在 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 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题为虚题, 也会加上个辅题, 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 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

5、,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 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 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 出出来。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 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 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 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 事例来写。 四、 关于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把握重点,首先将会议内容重点讲一下,接着 是主要领导的讲话,再其次人员的讲话。主要领导的讲话要 比其次人员的讲话详细,突出重点。其次再会议内容方面, 讲清楚会议要求、会议目的。另外,关于会议的参与人员, 如

6、果是市领导, 要讲清楚召开会议的人员,如果不是市领导, 可以一笔代过,甚至省略不写,只要将出席人员、出席部门 讲清楚。 对于地方报纸报道省级电视电话会议,首先记录的时候 要抓住重点,谁的话比较重要就要主要记谁的话,对讲话也 要技巧性地记录, 抓住它的核心词、 关键词。 在写作的时候, 要把地方的内容突出出来,省级不必重点写。 记者跑会议是不可避免的,但“泡会议”只能的来呆板 的书面材料,“赶场子”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拿 来材料,鼠标一点,新闻一篇,大名一签,读者爱看不看丢 在一边,有人形容这样的记者为“会议记者” 、 “材料记者” , 会议报道再多,也出不了精品杰作来。 会议新闻的报道

7、既“易”又“难”,容易的是,对会议 新闻的报道只要按照“模式”行事:会议程序+出席会议的 重要人员名单+领导讲话 +会议主题的相关内容=会议新闻。 这类模式会议新闻, 审稿少麻烦, 既轻松省事又有把握见报。 然而这样的会议新闻“往往千人一面,枯燥无味”,成为读 者不想看的新闻。要让会议新闻的报道“出彩”,则是老大 难问题。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跟老师共同合作了篇文章,这对 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 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 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 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 责任感都有

8、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一个月,回头看看,它 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两年的宽度。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 前辈,特别是手把手带着我的亚军老师。这段难得的经历, 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报社实习报告【二】 从 7 月 16 日到 8 月 1 日我在 * 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 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 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 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 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 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 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

9、采访的,有被 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 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 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一、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 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 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 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 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 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 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

10、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 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 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 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 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 实习的篇新闻。 二、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 交际圈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 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 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 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 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 就是联系上了

11、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 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 人传人, 以一传十, 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 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 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 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 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 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三、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 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 我们可

12、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 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 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 是经验 ?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 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 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 做别人所没有, 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 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 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 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 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 这新闻就

13、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 场。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 有很多学问。 四、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 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 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 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 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 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 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 这不又可以有新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 的想不到可以通过

14、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 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 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 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五、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 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 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 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 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 做到完美,记者采访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 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

15、整理好还是写出了 一篇消息, 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 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会用得上。在生活中 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 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 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 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 那一把沙。 六、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 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 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么稿 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

16、稿子就 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 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 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 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 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 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也许现实就是这样,不得不面对一些你无能为力的事 情,当发现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应该始终保有自己的原则就 好了。 报社实习报告【三】 恍然之间,在江西日报实习的日子已经结束,却依然清 晰地记得在江报的点滴:每天早上分发报纸、跟着老师出去 采访、坐在电脑前写稿历历在目。对于在报社实习,个 人觉得经验不算很丰富,但却是我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结 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身边实习朋友的所见所闻,我来说说 这两个月的收获。 首先在认识和态度上,要认识自己、认识报社、认识报 纸,要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认识自己,即看看自己究竟 适合于哪种风格的媒体,做任何事兴趣很关键,对某份报纸 的兴趣也能成为一个积极努力的因素; 认识报社,即对该报 的背景和最新动态有所了解,这对于以后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