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56355320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谖客孟尝君实用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退出,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教学目的,返回,一、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二、掌握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环节。 2.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事例,所体现的谋略才智。,返回,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和长书等,约成书于秦代,其文章大都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 战国策属国别体杂史著作。书中记事,始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止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

2、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行记载尤为具体,是研究战国史的重要文献。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的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作品简介,返回,背景简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权要竟相收揽各种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著名者如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也就是史家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其中孟尝君尤其出名,据说门下食客有三千之众。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特定阶层,士的构成成分极为复杂,有策士、侠士、隐士等多种

3、类别。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或逞舌辩游说诸侯,出谋划策;或凭才智托身权要,排忧解难;或恃武力横行天下,除暴安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这些士的各种活动。尽管战国策的作者非止一人,但是对士的赞赏褒扬却高度一致。这是战国策一书一个明显的思想倾向。这一倾向本身虽无可厚非,但有的作者过分夸大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甚至爱屋及乌,对一些士的权谋、诡辩、不择手段猎取功名富贵亦持欣赏态度,则显然是不能令人首肯的。 本文作者通过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事例,颂扬了士的谋略才智及政治能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4、返回,内容述评,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二两段为第一部分,写冯谖初为孟尝君门客时的情状; 三、四、五三段为第二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经过; 其余为第三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思想内容有两点颇值得注意: 一是对民心向背的重视; 二是对“士”的褒扬和称颂。,返回,艺术赏析,一、欲扬先抑 本文刻画冯谖形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贫乏不能自存”、“无好”、“无能”; “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平庸、贪婪、得寸进尺、缺乏自知之明; 薛地收债,营就“三窟”:才具出众、见识过人。 二、映衬烘托 为了突出冯谖的才能,作者巧妙地以孟尝君及其手下门客进行映衬烘托。 “收责

5、于薛”、“焚券市义”有力地凸现了冯谖的卓越不凡。 三、尺水兴波 从叙事角度看,本文也颇有技巧:第一部分叙述冯谖初为孟尝君食客时的情状。第二部分叙述冯谖焚券市义,也暗伏机窍,如冯谖市义而不市其他出人意料,以及孟尝君由“不悦”到叹服的转变令人感喟。 文章篇幅尽管不长,但作者叙事曲折生动,每有波澜,使人读来趣味良多。,返回,思考与练习,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的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三、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

6、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主观原因:冯谖不甘碌碌无为的用世精神和深谋远虑的卓越才能。 客观原因: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质。,毛遂自荐,伯乐相马都是讲了人尽其才的问题。而曹操的“唯才是举” 和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等主张都是为人才的 “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这在当时,就是人才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是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较高境界。在我们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 各类大量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充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

7、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人生设计上考虑周全一些,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深谋远虑,才能使自己永远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过多为将来打算,就容易使自己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失去创造力。,返回,资料链接,相关评论 补充注释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返回,相关评论,三番弹铗,想见豪士一时沦落,胸中磈礧勃不自禁。通篇写来波澜层出,姿态横生,能使冯公须眉浮动纸上。(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四) 此文之妙,全在立意之奇,令人读一段想一段,真有武夷九曲,步步引人入胜之致。谋篇之妙,殊属奇绝。若其句调之变换,摹写之精工,顿挫跌宕,关锁照应,亦无

8、不色色入神。变体快笔,皆以为较史记更胜。(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四) 此冯谖传也,屈伸具态。其计谋,不出为巨室老,无绝殊者。喜其叙置不平铺,且为史传开体。(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十三),返回,孟尝君,姓田,名文。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 一次田文趁其父闲暇时问道:“子之子为何?”父回答说:“为孙。”又问:“孙之孙为何?”再答:“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回答说:“不能知也。”田文接着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裋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

9、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田文以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告诫其父,作为国家的重臣,要以国家事业为重,而不要仅仅顾念一己之私。田婴听完这番话,幡然动容,尽弃前嫌,非常厚爱田文。于是 “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在儿子田文的主持之下,田婴门下“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各诸侯国君“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史记孟尝君列传),田婴最后立田文为太子。田婴死后,田文袭其父在薛地的封爵。,补充注释,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

10、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补充注释,齐愍王二十五年(前299)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

11、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把他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向昭王的宠妾求救。那个宠妾提出的条件是得到孟尝君的白狐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狐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一位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表示能拿到那件白狐裘。当夜他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白狐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就替孟尝君

12、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昭王后悔放出了孟尝君,再寻找他,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驾上专车飞奔而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宾客中有个人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他们便立即逃出函谷关。出关后不久,秦兵果然追到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只好回去了。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解救了他以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人等的做法。,返回,补充注释,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返回,扩展阅读,相关图片,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