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56347087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3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pptx(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两首,氓,枯萎的桑叶。 残破的婚姻。 勇敢的终结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被称为诗或 诗三百。,内容:,形式:,手法:,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风 雅 颂,赋 比 兴,四言为主,诗经,民间乐歌,宫廷乐歌,宗庙乐歌和舞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风 雅 颂,赋 比 兴,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重点)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体会感情。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难点)

2、 3.情感态度价值观:成就自尊、自强的人格。,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诵读练习,氓,恋爱,婚变,决绝,章节:,一 二,三 四 五,六,人物:,女: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亦已焉哉 !,男: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反是不思,(憨厚老实),(热情纯真),(自私变心),(任劳任怨),(冷酷无情),(毅然坚决),(对比),情节:,梳理结构,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3、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恋爱,婚变,决绝,热情 幸福,沉痛 怨恨,清醒 刚强,情节,感情基调,重点研析,包办婚姻,自由恋爱,在她披上嫁衣的那一刻,她许下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愿望,多情最是着红装 一点妩媚一点殇,“来即我谋” “秋以为期”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1.女主人公和氓是?,2.然而,婚姻却在短短几年后走到了尽头。在这场 失败的婚姻中,女子有没有责任呢?她是怎样表现 的?,勤劳、善良、虽生活艰难,但真情不改没有任何怨言。所以没有责任。,明确:“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3.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是怎

4、样表 述的?,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变心),探讨:男子变心的原因是什么?试着从原文 中找到依据。,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了什么经验 呢?文章是怎么体现的?,明确:“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沉迷于男子的爱情。,5.除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反映了什么?,明确: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时代悲剧。,“兄弟不知,咥其笑矣”,6.被遗弃后,女主人公的态度是?,“躬自悼矣”

5、 “老使我怨” “亦已焉哉”,起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负” 后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最终却免不了“伯劳东去燕西飞”,决绝,7.总结诗中女子的形象:,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纯真热情,任劳任怨、无辜被弃,决绝、坚强,小结,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不仅有个人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造成的。我们在憎恨氓始乱终弃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这个悲剧也是那个社会的产物。,自主学习,1.这首诗都写了什么?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全诗,并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2.梳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

6、达了怎样的感情?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 3.诗歌都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加以分析。 4.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赏析。,岁亦莫(暮)(m)止 猃狁(xin yn) 孔棘(急)(j) 载(zi)饥载渴 靡盬(g) 四牡騤騤(ku) 小人所腓(fi) 象弭(m)鱼服 雨(y)雪霏霏,重点字词,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

7、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 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 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 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 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 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 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第1-3章:终年戍边,劳苦思家,第4-5章:抵御外侮,战频激烈,第6章: 归途艰难,愁思满怀,理清结构,久役

8、在外 寝食难安 战斗惨烈 音讯隔绝 归乡路遥 ,忧,征夫,采薇一诗描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抒发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采薇所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复杂的,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感情?,离家远征,历久不归的痛苦; 对战争的怨,对外族的恨; 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自豪。,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情感探究,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思归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

9、的音乐之美。,写法探究,重章叠唱,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来反衬。,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露出,含蓄隽永,余味无穷。,一、以往

10、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 悲; 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蓄形象,耐人寻味; 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 突出不 胜今昔之感; 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 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第六章,1.运用重章叠唱表达思想感情;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 2.采用了“兴”的抒情方式; 3.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 4.情景交融; 5.善用叠词。,写法小结,“薇”是故乡田野里常见的植物,自然由物及人,引起了浓浓乡愁。于是深切的乡情融入熟悉的“薇”中。思乡怀亲的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当把它化作故乡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株“薇”时,就具体形象了。,1.采薇与

11、表达本诗的主题有何联系?,探究讨论,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强化了作品主题。,2.4-5章与前三章有何关联呢?,3.“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中的“捷”,有的解释为胜利,有的解释为接战、交战,则“三捷”或指多次胜利,或指多次行军,即不敢定居的意思,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前一种能表现战士的自豪之情,让诗歌表现的情感更丰富;后一种则间接描写出战事之频繁,表明生

12、活之艰苦。,偏偏在“杨柳依依”的大好时刻,战士们离别家乡亲人走上战场,心中有多少割舍不断的悲情愁肠!千辛万苦的战争终于结束,家园亲人就在眼前,该是多么温馨喜悦呀,可偏偏“雨雪霏霏”!,4.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你同意他的评价么?说说你的理由。,主人公此时之所以充满了哀伤,还因为在他刚得以摆脱战争的苦难,从战场上回来之后,另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又凸现在他眼前,这就是对家人命运或者自己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因此仍旧是对主题“忧”的诠释。,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戚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