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6314125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精品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 年1344 年放牛 1344 年1347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 年1352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 年1368 年造反(这个猛) 1368 年1398 年主要

2、工作是做皇帝 新课导入:历史档案 1.1.背景背景 (1 1)元朝末年,政)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社会动荡,治腐败,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民不聊生 (2 2)13511351年,农民起年,农民起 义爆发并迅速发展,义爆发并迅速发展,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 步强大步强大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一、明朝的建立一、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明太祖 应天应天( (南京南京) ) 朱元璋朱元璋 明太祖明太祖 13681368年年时间时间: : 建立者建立者: : 都城都城: : 灭元朝时间灭元朝时间: : 13681368年年 灭元朝标志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攻占大都 2.2.建

3、立建立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 明太祖时,为右宰相,在位期 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 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 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上呈。 胡惟庸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 ,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 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 族达族达3 3万余人,史称“胡狱”。万余人,史称“胡狱”。 二二.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朝廷

4、设上、次二相,总理朝廷设上、次二相,总理 百僚百僚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 鹿为马。自秦以下鹿为马。自秦以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命之,往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命之,往 往病及国君往病及国君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 权臣,上下蒙蔽故也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 权自恣。权自恣。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问题探究一问题探究一】宰相制度始于何时,其地位权宰相制度始于何时,其地位权 势如何?势如何? 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首,

5、中央一级决策者,辅助 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位高权重。 1 1、原因 (1 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 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 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 ,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 4)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2 2、措施:、措施: 1380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 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2 2、措施、措施 3 3、影

6、响: (1 1)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 专制进一步加强。 (2)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宦官专权。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最不幸的人”“最不幸的人” 洪武十七年(洪武十七年(13841384年)年)9 9月月1414日至日至2121日,内外日,内外 诸司奏事札达诸司奏事札达1 6601 660件,共件,共3 391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事,即朱元璋平均 每日要处理奏章每日要处理奏章207207件、件、411411事,以致“星存而出事,以致“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密勿论

7、思不可无人”。 内阁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明太祖明太祖 明成祖明成祖 明宣宗明宣宗 二、内阁的创设 1 1、设立原因: 废宰相后,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 2、形成过程: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参与 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 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司礼太监“批 红”权。 明神宗明神宗 二、内阁的创设 票拟,大臣代拟好“御批” 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批红:本来是皇帝职权, 后由宦官掌握,导致宦官 专权。 批红 明太祖明太祖 明成祖明成祖 明宣宗明宣宗 明神宗明神宗 二、内阁的创

8、设 1 1、设立原因 2 2、形成过程: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 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 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司礼太监“批 红”权 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如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 为宋神宗 时的内阁 首辅,当 政10年, 很有作为。 但是他最 后的结局 是死后被 抄家,家 人发配边 张居正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 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 ”。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 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二、内阁的创设 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 结论:结论: 内阁首辅内阁

9、首辅宰相宰相 内阁制内阁制宰相制宰相制 二、内阁的创设 1 1、设立原因 2 2、形成过程 3 3、实质: 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二、内阁的创设 1 1、设立原因 2 2、形成过程 4 4、内阁制与宰相制比较: 宰相宰相内阁内阁 权力来源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的信任皇帝个人的信任 职责职责/性质性质中央一级决策者中央一级决策者皇帝的内侍机构皇帝的内侍机构 对皇权影响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产物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无法制约皇权无法制约皇权 3 3、实质 取消行中书省,取消行中书省, 设立“三司”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分封诸子为王 废

10、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 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 皇帝负责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 、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 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 归兵部归兵部 目的:进一步集中权力目的:进一步集中权力 目的:分散兵权 作用:皇帝直接掌握 了军事大权 表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目的:巩固皇室 表现:将原来行中书省的 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目的: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在在 地地 方方 在在 中中 央央 改革官制改革官制 设置特务机构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 锦衣卫锦衣卫 目的:目的

11、: 监视监视 官民官民 特点:由皇特点:由皇 帝直接指挥帝直接指挥 ,是皇帝的,是皇帝的 耳目和爪牙耳目和爪牙 职责:职责: 掌管侍卫、缉捕、掌管侍卫、缉捕、 刑狱诸事,保护皇刑狱诸事,保护皇 帝,镇压官民帝,镇压官民 发展:明成祖发展:明成祖 成立东厂成立东厂 ,与,与 锦衣卫合称“锦衣卫合称“ 厂卫”厂卫” 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 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一、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 1.1.背景:背景:1515世纪初,

12、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 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 2. .目的: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 地位和威望地位和威望,“示示 中国富强中国富强”,同时同时 也用中国的货物去也用中国的货物去 换取海外的奇珍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宝船(模型)郑和宝船(模型) 三、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三、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3.3.概况概况( (1 1)时间、次数:)时间、次数:1405140514331433年、年、7 7次次 (2 2)范围:亚洲和非洲的)范围:亚洲和非洲的30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最

13、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 用途:慷概送礼,展用途:慷概送礼,展 现大国风度,发展友现大国风度,发展友 好关系;用于贸易,好关系;用于贸易, 互通有无,互补互利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装载物品:装载物品: 丝绸、瓷器、丝绸、瓷器、 茶叶、漆器、茶叶、漆器、 金银货币等金银货币等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西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 么地方?么地方? 4.4.地位:郑和的远航,地位:郑和的远航, 时间之长,规时间之长,规 模之大,堪称模之大

14、,堪称 世界航海史上世界航海史上 的空前壮举的空前壮举 5.5.评价: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评价: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 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亚非海上交通亚非海上交通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事件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比较 时间 次数 14041433年 7次 14921504年 4次 人数278001500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 船共有200艘) 17艘 船只 大小 长44丈(151.8米) 宽18丈(61.8米) 长24.5米、宽6米 到达

15、 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 和地区 美洲 设备航海图、罗盘针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 论?论? 时间早时间早 次数多次数多 人数多人数多 船只多船只多 船只大船只大 范围广范围广 设备先进设备先进 郑和下西洋在郑和下西洋在 世界航海史上世界航海史上 是空前的是空前的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1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 2)造船技术的发达)造船技术的发达 (3 3)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4 4)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

16、和勇于探)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 索的精神索的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二、戚继光抗倭 1.1.背景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 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 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 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 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 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 ,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 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 重大破坏,时称“倭患”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 日本倭寇日本倭寇 2.2.概况概况 (1 1)戚继光整顿军队)戚继光整顿军队 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举措:大力整顿举措:大力整顿 军队,招募农民和军队,招募农民和 矿工,进行严格训矿工,进行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