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56307290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修改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

2、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

3、研究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A坚持文治方针又注重社会实际B兼顾世家大族与庶族地主利益C坚持多元选任不看重家世出身D强调候选者的品德及工作实绩6.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下诏令江南诸州种植原产北方的粟、麦、黍、豆,江北诸州“就水广种粳稻”。真宗时期,又“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从福建调拨

4、旱稻占城稻种子,到三地播种。这些措施A.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加快了粮食品种的研发C. 体现了重视农业生产 D. 促进了南北商品的流通7.元明以前,朝廷常将德高望重的老人封为“三老五更”,并举行尊老养老大礼,皇帝要亲自跪拜执爵进酒。元明以后已无此礼,清乾隆皇帝曾试图恢复,然而大臣以无人敢受此礼为由劝止。这表明A. 中国具有尊老养老的传统 B. 君尊臣卑观念不断发展C. 帝王重视以忠孝教化百姓 D. 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8.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任官注重地域间的均衡B限制地方官与宗族势力勾结C经济发

5、展状况影响官员升迁D防范官员舞弊实行职务回避9.明末清初,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的民营工商业特别发达,被称为“天下四大镇。清代前期,不少有眼光的富户纷纷“遣子弟学工艺、佐懋迁(懋迁:贸易)”于此,使其点为四所巨大的“工商学院”。据此可知,当时的四大镇A经济的辐射引领作用较为显著B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宽松C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D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10.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表1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6、B.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D. 推动了回避制度的完善11.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19 世纪80年代后,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A. 使沿海军事力量布局平衡 B. 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制约C. 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 D. 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12.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

7、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 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 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13.在近代史上,有些西方国家故意模糊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区别,例如,俄国的东省铁路公司竟然获得了中国铁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司法会审权,日本的满铁竟然拥有在中国境内收税的特权。这一现象反映出A列强驻华外交机构执行能力较弱B近代西方企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C上述公司成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D侵华导致西方国家政企职责混乱14.中国的一日:1936年5月21日记载:上海租界的小巡捕今天开会新学到的第一件事是认识了一种花樱花,这种花他之

8、前从没见过,可是碧眼黄发的洋大人告诉他,一旦看到门前挂着类似图案木板的住宅,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保护。这反映了A租界注重保护各国侨民B日本侵华势力日益增强C日本攫取了领事裁判权D侵华列强利益日趋一致15.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竞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这说明A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B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C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D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16.随着罗马法的逐渐发展,除了契约内容之外,当事人是否

9、尽到了诚信义务也开始进入到司法审判的考虑当中。相对于机械性的严法诉讼,诚信诉讼既要求审判员理性的审判,也要求当事人禀有诚实善良的心态。这说明罗马法A坚持中庸审判原则B体现人文主义精神C审判程序十分完善D赋予公民平等权利17.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A.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 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 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 谋求控制印度王室18.宗教改革时期的漫画是宗教改革家宣传其主张的主要工具,当时一次可以印数万张,每张的价格低至几芬尼(相当于一对香肠或者几瓶脱麦芽酒的价格

10、),这些漫画引发民众(对天主教会)广泛的议论。这说明A. 宗教宣传局限于大众聚集地 B. 宗教改革主要面向社会的基层C. 价格革命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D. 印刷术的发展推进了宗教改革19.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A. 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 B. 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 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20.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将选举权赋予新兴的中产阶级;1867年让工人阶级的主体享有选举权:1884年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1

11、928年所有成年人均获得了平等的选举权。这表明英国A议会主导民主改革进程B政治体制改革渐进完成C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D议会改革深受国际影响21.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图2)色彩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 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 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22.“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

12、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 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B. 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C. 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D. 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的改进23.对于巴黎公社的评价,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的实践;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有人认为它是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的里程碑。这主要反映出A巴黎公社缺乏群众基础B评论者的意识形态不同C无产阶级组织思想涣散D巴黎公社未获社会肯定24.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

13、上的反应或决断。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 B. 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C. 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 D. 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选做题15分,请考生从27、28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共计52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商人常常以丰厚的资金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他们的这种行为,有时候是自愿的,有时候却是政府摊派的,但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显示他们的经济能力有过人之处,而这也提高了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这一时期,不仅商人个体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工商业行会也以集体的力量对此进行赞助,照顾同业

14、以减轻他们生活的困难,原本就是行会组成的动机之一。对于行会本身范围以外的公益事业,行会也做了不少,譬如在饥荒时设粥厂,疾疫流行时施药施棺,建道路、桥梁,设置救生船,建育婴堂,修养济院,修书院等。据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在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其动机实起于“自卑情结”,也有结好地方利于经营的考虑。明清方志中多有江南各地各阶层嫉怨徽商“精于搜括”的议论,鉴于此.徽商的“善举”,必有摆脱困境、 改善形象乃至克服自己“自卑心理”等多种需求。尽管这种行为未必一定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不能说绝无经济理性的考虑。这多少也反映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不得不惜痛将其部分利润用于“公益”。据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人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历史背景。(10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的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15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