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56306647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修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第卷(共60分)1、 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1.5分)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代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代人则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2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

2、“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 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 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3.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A.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D.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4.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A.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B.商人势力威

3、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5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6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要周襄王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反映了孔子()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 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 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7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

4、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够体现这句话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8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 将其列人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 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 B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C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 D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9.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

5、宋代( )A. 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 B.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 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 D. 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10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中的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见,唐律疏议强调()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11武则天的形象在宋代以前总体上较为正面,但欧阳修的新唐书开始对其“妖魔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更甚,其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仅称武则天为“后”。这反映了()A妇女地位发生了逆转 B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C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 D士大夫正统观念强化12宋

6、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A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B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C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D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13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使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A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C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14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

7、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15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B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16.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8、A.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D.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17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18苏格拉底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下列最能印证这句话的名言是A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B美德即知识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无知即罪恶19十日谈中主人公的名字具有特定含义,如菲罗美娜意

9、为“歌中恋人”、帕皮妮亚意为“充满活力”、潘斐洛意为“爱所有的人”。薄伽丘这样取名的用意是()A批判宗教信仰 B鼓吹思想自由 C宣扬人类平等 D讴歌人性美好20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时,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神话观念逐步得到强化2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主张“回到本源”,

10、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可见文艺复兴()A对教会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B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C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 D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22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对其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A依法治国原则 B社会契约学说 C三权分立理论 D反抗暴政观念23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天赋人权说 B社

11、会契约论 C自由平等说 D人民主权说24.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他断言,人以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这表明伏尔泰A.倍加推祟理性 B.批判教会神权 C.反对君主制度 D.提倡天赋人权25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反映了魏源()A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 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C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 D向往欧

12、美的民主制度2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27.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的各种近代化方案,有人把其分别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真正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是移风

13、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28.“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29.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陈序经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还有学者提出将四书五经束之高阁,甚至主张废弃汉字,改用世界语。随后,新青年杂志发表陈独秀的文章,对这种主张加以批评和解释,并表示该杂志同仁也不同意这种观点。这表明A“全盘西化”已成为思想文化

14、界的主流B陈独秀的思想认识开始落后于时代潮流C新青年不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D知识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存在不同认识30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311894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正式出版。在该书中,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视工商为牟利之贱业,“但有困商之虐政,并无护商之良法,虽欲商务之兴,安可得哉?”郑观应意在()A批判重农抑商政策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发展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