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工理论高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562796 上传时间:2017-06-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工理论高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炼铁工理论高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炼铁工理论高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炼铁工理论高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炼铁工理论高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炼铁工理论高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工理论高级(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工种及代码: 炼铁工 15-034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 2004-8-18 第 1 页 共 13 页 命题人: 、 审题人: 填空题*cn1.生铁含硫高会造成_金属热脆性_,降低钢的强度及一系列使用性能。*bn2.焦炭灰分主要由_酸性氧化物_构成,冶炼中需配加碱性氧化物造渣。*an3.炉渣中 MgO、MnO、FeO 等能减少_炉渣的粘度_。*cn4.造渣制度应包括造渣过程和对_终渣的性能_的控制。*bn5.焦炭灰分每增加 1%,焦比升高 2%,高炉产量一般会_。*an6.料面低于规定位置_且不能尽快恢复时称为低料线。*cn7.热制度是指炉缸

2、的_。*bn8.煤气和炉料温差最小在_,只有 10-20。*an9.难熔化的炉渣一般说来有利于提高_。*cn10.炉渣应具有足够的_,以保证生铁的质量。*bn11.燃料比是指每炼一吨生铁所_。*an12.慢风率是指风压低于_的时间占规定时间(日历时间减去大中修时间)的百分比。*cn13.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炭量称为_。*bn14.批重增大时可以加重_,增大边缘的透气性。*an15.焦炭含灰分高则意味着_低,质量差。*cn16.为消除管道行程或偏料,可临时改变布料器工作制度,进行_。*bn17.富氧鼓风有_,提高喷吹量,降低燃料消耗的功能。*an18.高炉造成炉墙粘结或炉缸堆积时,

3、需要采取_。*cn19.炉温剧凉时,应不失时机地_,数量要一次加足。*bn20.高炉喷吹煤粉是_,增铁节焦的重要措施。*an21.入炉矿石品位提高 1%,可降低焦比 1.5%2.0%,提高产量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工种及代码: 炼铁工 15-034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 2004-8-18 第 2 页 共 13 页 命题人: 、 审题人: _。*cn22.焦炭灰分每增加 1%,焦比升高 2%,高炉产量下降_。*bn23.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炉型多向高径比_发展。*an24.料面低于规定位置的_称为低料线。*cn25.炼铁生产的热制度是指炉内_。*bn26.滴落

4、带是指_,穿过焦炭层下到炉缸的区域。*an27.高炉冶炼是炉内_两大流股运动的过程 。*cn28.送风制度对炉缸的_起着决定性作用 。*bn29.难熔化的炉渣一般说来有利于提高_。*an30.矿石和焦炭分别两次装入高炉的装料方式叫做_。*cn31.铁矿石入炉后首先被蒸发掉的水份是_。*bn32.炼铁原料中含碱金属主要以_形态存在。*an33.合理的造渣制度应选择最适宜的_,满足炉况顺行。*cn34.焦炭在高炉中起到_和料柱骨架三个作用。*bn35.硅的还原是按照_的顺序逐级进行的。*an36.高炉炉渣应具有_,以保证生铁的质量 。*cn37.合理的送风制度可保证煤气流在炉缸的_。*bn38.研

5、究高炉热平衡的目的主要在于寻求_的途径 。*an39.在成渣过程中形成的_称做软熔带 。*cn40.低料线时间过长,容易引发_事故。*bn41.炉内有较多渣铁时突然停风,容易发生_。*an42.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炭量_。*cn43.炉内分为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带和_五个区域。*bn44.高炉精料的含义一是对炉料的精加工,二是_。*an45.铁氧化物的还原速度取决于扩散速度和_。#:1、金属热脆性、2、酸性氧化物、3、炉渣的粘度、4、终渣性能、5、下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工种及代码: 炼铁工 15-034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 2004-8-1

6、8 第 3 页 共 13 页 命题人: 、 审题人: 降 3%左右、6、 0.5m以下、7、热量充沛程度、8、炉身中下部、9、炉缸温度、10、脱硫能力、11、消耗燃料量、12、额定风压 80%、13、冶炼强度、14、中心负荷、15、固定碳含量、16、定点布料、17、提高炉缸温度、18、洗炉措施、19、早加净焦、20、强化高炉生产、21、2.5%3%范围、22、约 3%左右、23、Ha/D 减小的矮胖型、24、0.5m 以下、25、冶炼过程的热状态、26、渣铁全部熔、27、炉料和煤气、28、工作状态、29、炉缸温度、30、分装料制、31、吸附水和游离水、32、硅铝酸盐或硅酸盐、33、炉渣成分和碱

7、度、34、发热剂和还原剂、35、sio 2-sio-si、36、足够的脱硫能力、37、初始分布合理、38、降低吨铁能耗、39、熔融带和半熔融带、40、炉凉和其它失常、41、风口灌渣事故、42、称为冶炼强度、43、渣铁贮存、44、合理的炉料结构、45、化学反应速度*选择题*cn1.焦炭灰分含量与强度之间( )关系。(A)呈反比 (B)呈正比 (C)没有直接关系 (D)无影响*bn2.从出铁口中心线起往上直到炉喉上缘,着一段空间就是高炉( ) 。(A)炉体 (B)外壳 (C)炉型 (D)容积*an3.炉渣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并能自有地与铁水( ) 。(A)脱 S (B)保温 (C)熔融 (D)分离*

8、cn4.焦炭的堆积密度一般在( )之间。(A) 0.400.45t (B)0.450.50t (C)0.55.60t (D)0.600.65t*bn5.球团矿的堆密度一般在( )之间。(A)1.51.7t (B)1.61.8t (C)1.71.9t (D)1.92.0t*an6.高炉冶炼要求,规定槽存不少于( )的容积。(A)50% (B)60% (C)70% (D)80%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工种及代码: 炼铁工 15-034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 2004-8-18 第 4 页 共 13 页 命题人: 、 审题人: *cn7.高炉冶炼中焦炭在风口区燃烧产生的温

9、度高达( )。(A)14001600 (B)16001800 (C)17001900 (D)18002100*bn8.高炉煤气和部分焦炭夺取铁矿石中的氧,这一过程称做( ) 。(A)氧化过程 (B)物理反应 (C)相互作用 (D)还原过程*an9.低料线时,矿石不能进行正常的( ) ,是造成炉凉的主要原因。(A)分布 (B)按序下降 (C)预热和还原 (D)氧化与燃烧*cn10.碱性炉渣为短渣,炉渣过碱时流动性差,会使风口表现为( ) 。(A)出现挂渣 (B)炉温上行 (C)炉温不变 (D)炉温下行*bn11.酸性炉渣为长渣,它随着温度的下降最终会影响( ) 。(A)碱度向上 (B)物理热上行

10、 (C)炉缸温度向上 (D)脱硫效率下降*an12.焦炭在炉内燃烧产生高温还原性气体,它们是( ) 。(A)CO、CO 2 (B)CO、O 2 (C)O2、H 2 (D)CO、H 2*cn13.煤气中分可燃成分与不可燃成分,下列完全能燃烧放热的是( ) 。(A)CO、C 2H4、SO 2 (B)H2、H 2O、CO (C)CO、H 2S、H 2 (D)CO、H 2、O 2*bn14.高炉炉缸装有铁口、渣口和风口,并容纳渣铁,它的形状是( ) 。(A)圆筒形 (B)锥台形 (C)倒锥台形 (D)截锥台形*an15.炉身为减少炉料下降的阻力,因此设计为( ) 。(A)圆筒形 (B)锥台形 (C)倒

11、锥台形 (D)截锥台形*cn16.入炉矿石品位提高 1%,可降低焦比约( ) 。(A)1.52.0% (B)1.01.5% (C)1.21.6% (D)1.31.7%*bn17.当焦炭中含硫每提高 0.1%时,高炉焦比升高约( ) 。(A)1.22.0% (B)1.11.9% (C)1.01.8% (D)1.01.5%*an18.有些成分影响炉渣粘度,如( )的升高会使炉渣流动性变差。(A)Al2O3、CaO (B)Al 2O3、SiO 2 (C)MnO、CaO (D)CaO、MgO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工种及代码: 炼铁工 15-034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 2

12、004-8-18 第 5 页 共 13 页 命题人: 、 审题人: *cn19.炼钢生铁的适宜碱度 CaO/SiO2一般应控制在( )之间为宜。(A)1.01.2 (B)1.11.3 (C)1.21.4 (D)1.31.5*bn20.炼钢生铁的(CaO+MgO)/SiO 2一般应控制在( )之间为宜。(A)1.01.2 (B)1.31.5 (C)1.41.6 (D)1.51.7*an21.实际生产中炉渣中的 Al2O3含量一般不宜超过( ) ,否则炉渣粘度大。(A)13%15% (B)14%16% (C)15%18% (D)16%19%*cn22.钢与铁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含碳量( )以上的为生铁。(A)0.2% (B)1.5% (C)1.6% (D)1.7%*bn23.一批料中矿石比焦炭先装如高炉的装料方式叫做( ) 。(A)倒装 (B)正装 (C)分装 (D)双装*an24.高碱度烧结矿的堆密度为( )吨。(A)1.31.4 (B)1.41.5 (C)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