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56110974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参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规范 | 精品资料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麻痹和萎缩、尿潴留、习惯性便秘、胃下垂、各种疼痛。痉挛性肌肉电刺激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脑瘫性痉挛瘫痪。【禁忌症】植有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脏部位、对电流高度敏感者、孕妇下腹部、颈动脉窦区。【操作】(一)按医嘱选好电极, 衬垫用温水浸湿。(二)据治疗目的, 定电极放置方法。1、单极法:电极100cm 2 , 于颈后或腰部, 手柄电极置于患部之神经肌肉运动点。2、双极法:个小圆电极,径1-2cm,放在肌腹两端, 可用于两个手柄电极控制。(三) 准运动点, 将电极用固定带固定。(四)根据电诊断结果, 选择适宜的

2、电流参数, 如脉冲前沿、后沿、脉宽、频率等, 然后调节电流强度, 引起明显肌肉收缩。(五)一组病肌刺激15-30次后换其他病肌, 反复循环4次。(六)电刺激时嘱患者尽力做主动收缩肌肉之动作。(七)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时, 逐步给肌肉增加负荷, 如放沙袋、反向牵引等。(八)痉挛肌刺激时选用波宽(0.2-0.5ms)和频率(0.66-1Hz)相同但出现时间有先有后(相隔0.1-1.5s)二组方波电流。一组固定于痉挛肌两端肌腱处另一组固定于拮抗肌肌腹每组肌肉治疗各10分钟。【注意事项】(一)运动点要找准, 使病肌收缩明显而邻近肌肉反应小。(二)表面电极无反应时可采用针电极, 二根毫针刺入病肌两端, 再

3、接上脉冲电流。(三)治疗时局部不应出现疼痛和肌肉疲劳。(四)电刺激前可配合温热治疗以增强疗效。(五)调节脉冲参数时, 波宽应小于同期的2/3。干扰电疗法【适应症】用于治疗胃下垂、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闭塞性脉管炎等。【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操作】(一)根据医嘱选择电极, 有衬垫电极、手套电极和吸盘电极三种, 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润。(二)将选好的两组电极固定于治疗部位, 使两组电流交叉在病灶处。(三)差频范围依病情而定, 一般镇痛用90-100Hz或0-100Hz,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吸收用50-100Hz或25-50Hz, 使肌肉收缩

4、用25-50Hz或1-10Hz。(四)检查两组输出机钮是否在零位, 将差频范围调节机钮调至需要位置, 然后接通电源, 分别调节两组输出达所需电流强度。(五)治疗时如需改变差频范围, 可直接调整定频、差频机钮不必将输出调至零位。 (六)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每次治疗20分钟。 【注意事项】(一)两组电极不得相互接触, 衬垫勿置于皮肤破损处。(二)电流不可穿过心脏、脑、孕妇下腹部。(三)有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进行治疗。音频、调制中频电疗法【适应症】瘢痕、硬结、肠粘连、肠麻痹、血肿机化、软组织和神经疼痛、咽喉炎、乳腺淤滞块等。【操作】(一)音频电疗操作:1、根据病变部位选用不同长度的条状电极或长方形

5、电极, 衬垫用温水浸湿。2、视需要将电极并置或对置, 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 固定好。3、接通电源, 调节电流输出至患者耐受量。4、治疗结束, 电流调到零位, 切断电源, 取下电极。(二)调制中频电疗操作:1、根据医嘱选好衬垫电极, 并置或对置于治疗部位。2、调制中频正弦电流波形有连续调制波、交替调制波、间断调制波及变频调制波等。调制频率10-150Hz, 调制幅度0-100%, 间断调制时间1-6s, 均连续可调。3、按处方选择调波, 一般连调波用于镇痛和刺激植物神经节, 间调波对神经肌肉有明显刺激作用, 交调波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及炎症吸收作用, 变调波有抑制作用, 用于止痛和渗出吸收。4、

6、接通电源, 按医嘱依次选择波形、调幅、调频及定时。5、缓慢调节电流输出至患者耐受限, 患者有舒适震颤感。每次治疗20分钟, 一次选择两种波形。(六)治疗结束, 电流调到零位, 依次关闭电钮, 取下电极。【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 以免电击。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 除温热作用外, 还有非热效应, 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 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操作】(一)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 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二)开启电

7、源预热1-2分钟, 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三)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四)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 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五)治疗完毕, 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 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其它注意事项同短波疗法。红外线疗法【适应症】各种慢性炎症、浸润块、硬结、神经性疼痛、肠粘连、运动疗法前的辅助治疗、肌痉挛等。【禁忌症】高热或急性化脓性炎症。【操作】(一)了解各种红外线仪器的特点, 如TDP、频谱仪为远红处线, 白炽灯为近红外线。(二)治疗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将局部皮肤之膏药、油脂清除干净。(三)照射头面部时,

8、用湿棉球将眼裂遮盖。(四)照射器中心与治疗部位对准, 白炽灯最好置于患者斜上方或旁侧照射, 以防灯泡炸裂或脱落, 烫伤皮肤。(五)射器与皮肤间距离20-40cm,照射后有温热感和皮肤桃红色为度,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六)光浴治疗时, 光浴箱二端用布单遮盖, 光浴箱内温度保持40-50摄氏度。【注意事项】(一)感觉障碍、循环障碍、瘢痕或植皮的患者及老人治疗时要经常询问, 观察反应, 以免烫伤。(二)治疗时, 患者大能随意移动患部, 以防碰触灯具, 引起烫伤。(三)治疗中患者如诉有头晕、疲乏无力等不适时, 应停止治疗颈椎牵引【适应症】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病、颈椎综合症。【禁忌症】颈椎结核、肿瘤、

9、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操作】(一)向患者说明牵引要领及注意事项。(二)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将衣领解开取下眼镜、活动假牙, 颈间肌肉放松。(三)将领一枕悬带系好, 用清洁纱布包好的泡沫塑料作垫。(四)牵引方向是颈推前屈100-20度。(五)牵引重量从4kg开始, 逐渐加量, 无不适时可加至10-15kg。(六)牵引时间20-30分钟一日2次。(七)卧位牵引时枕部垫直径10cm的枕头。(八)电动牵引有持续牵引和间隙牵引、重量、时间均可自动调节。(九)牵引结束时, 逐渐减少牵引力, 取下牵引带, 稍休息后离去。【注意事项】(一)牵引中有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牵引, 平卧休息。(二)牵引时有牙痛者

10、, 在上下齿间咬上一块小纱布。(三)牵引中患者躯干靠在椅背上, 以免改变牵引角度。腰椎牵引【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禁忌症】腰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操作】(一)向患者说明牵引原理和注意事项。(二)位取仰卧屈膝位(减少前弯姿势)。(三)在牵引床上将上半身悬带和骨盆带铺开, 放好, 患者仰卧其上。(四)胸部用四叠毛巾或浴巾包裹, 将上半身悬带扎紧, 上缘在腋窝下2-3指。上方的连接带稍松, 下方的要紧。骨盆带固定时要使髂骨脊在皮带中上方, 上连接带要紧, 下连接带稍松, 然后挂到牵引装置上。(五)牵引重量3080kg, 等于体重或超过体重

11、50%), 20-30分钟。(六)用电动牵引床时, 牵引时间、重量可自动控制。(七)牵引结束, 除去重量, 解开皮带, 稍休息后慢慢起身。【注意事项】(一)牵引中注意患者反应, 有不适时及时调整或停止牵引。(二)与其他物理治疗并用, 如超短波、温热疗法等, 应在牵引前进行, 以使肌肉弛缓。(三)为保持腰前弯姿势, 在小腿下放一个小凳, 再加上垫子。刮痧疗法【适应症】感冒、哮喘、便秘、高血压、肩周炎、颈椎病、腰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禁忌症】患部皮肤破损、溃疡、严重皮肤病者、急性传染性疾病、心力衰竭。【操作】一、患者取卧位或坐位, 暴露刮痧部位。二、将刮痧油均匀抹在患处。一手持刮痧板, 倾斜

12、45, 按气血运行方向, 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先阳后阴的顺序刮拭。三、刮后患部皮肤充血, 有舒适感, 23天后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四、每次刮痧后可饮一杯白开水, 以协助排毒。五、保健强身仅刮颈、背部。【注意事项】一、治疗室温暖、舒适, 勿冷风吹和寒冷侵袭。二、刮痧板边缘必须光滑, 防止损伤皮肤。三、刮痧中出现不良反应, 如头晕、疲劳等, 可立即刮涌泉、百会、人中、合谷穴或稍休息。拔罐疗法【适应症】腰背疼痛、软组织扭挫伤、肩周炎、颈椎病、神经痛、疖、痈、感冒、支气管炎等。【禁忌症】心力衰竭、血友病、浮肿及广泛性皮肤病者。【操作】一、准备不同型号的火罐数个, 另备火柴、酒精灯、镊子、95%精及少许凡

13、士林。二、常用方法。闪火法:先将酒精灯点燃, 患者取舒适体位, 暴露患部。术者左手握罐体, 使罐口向下, 右手持镊子, 夹住沾有酒精的小棉球, 在洒精灯上点燃后, 伸进罐内绕12圈, 迅速抽出, 随即将罐扣在治疗部位。投火法:用薄纸做一小纸卷, 燃着后投入罐内, 然后将罐迅速扣在治疗部位。架火法:先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做一点火架, 再将一小酒精棉球放在架子上、点燃酒精棉球后随即扣上罐子。滴酒法:向罐内滴入12滴酒精, 将罐倾斜, 转动一周, 用火柴将酒精点燃后罐口向下, 迅速将罐子扣在治疗部位。贴棉法:取0.51cm见方的脱脂棉, 沾少许酒精, 贴在罐内壁的中部, 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治疗部位。三

14、、留罐时间一般为10分钟, 治疗中患者有烧灼感或皮肤颜色变化过于明显、起水泡等异常现象, 立即起罐。四、起罐时:术者左手扶罐, 并轻推罐体使其倾斜, 右手食指尖轻按罐口边缘皮肤, 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缝隙, 空气进入, 罐子随即脱落。【注意事项】一、选好适应症及治疗部位, 以肌肉丰满、皮肤平滑的部位为宜。二、用于点燃的洒精不宜过多, 以免火焰落在皮肤或衣服上。三、酒精火焰应尽量接近罐底, 防止酒精在罐口, 造成皮肤烫伤。四、治疗部位罐斑尚未消退时, 不宜在原处重新拔罐。五、拔罐用于疖、痈排脓时, 事先用75%酒精消毒罐子底部及局部皮肤起罐后局部换药, 罐子清洗消毒。按摩疗法【适应症】软组织损伤

15、、关节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肢体循环障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神经痛、肌肉萎缩等。【禁忌症】急性传染病、皮肤化脓性炎症、烧伤、静脉炎、严重出血倾向。【操作】一、准备好滑石粉或凡士林等。二、患者取适合体位, 全身放松, 裸露按摩部位。三、按摩时手法轻重根据病情而异, 治疗过程中视患者反应随时调整手法。四、肢体按摩一般从远端开始, 逐渐移向近端, 肢体循环障碍者应特别注意。五、按摩后清除皮肤润滑剂, 休息后离去。六、按摩时间因部位而异, 一般1530分钟, 每天一次。【注意事项】一、术者治疗前做准备活动, 以便手法灵巧。二、术者应熟悉按摩部位的解剖知识。三、按摩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 应改变手法或停止治疗。针刺疗法【适应症】脑卒中所致瘫痪、脑瘫、周围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痛、各种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