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56096347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两小儿辩日13-部编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就连象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渗透了要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课文动画朗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孔子的画像,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2、简介孔子。3、导入: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观看视频,了解故事内容。2、听范读,注意断句、停顿。3、学生试着练习读。三、深入理解,读懂意思。1、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2、组织交流: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句子的意思

3、。3、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四、品读课文,明晰道理。1、听师读,生找关键句。教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生动。而这么生动的故事。我们的古人用简短精悍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我们中国的古文是多么的富有魅力。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既然辩斗的话题是“日”,那么现在,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划,找出文中写到“日”的句子。2、教师: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日始出 日中一儿 (观点) (理由) 一儿 (观点) (理由) 3、师讲述,指导学生辩斗。讲述:怎么才是辩斗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持一个观点

4、,另一个人非和你对着干,你说东,他非说西,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呀?假设你和同桌就是文中的两小儿,你们也来辩一辩,放开声音,把这辩斗的味儿读出来。4、 同桌互辩并展示。5、 教师评价。6、 多种角度,升华辩斗。师:两小儿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小组讨论: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一个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另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2、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3、 假如你在场,你支持谁呢?为什么?你能解释两小儿的问题吗?(出示课件,解释原理。)六、客观公正、评价人物。1、师引导: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学生从多方面评价。 3、小结。【板书设计】 日初 日中 一儿 日初近(大) 日中远(小) 勇于探索 两小儿辩日 一儿 日初远(凉) 日中近(热) 学无止境 孔子 不能决也 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