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效果及有效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560878 上传时间:2017-06-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效果及有效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消毒效果及有效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消毒效果及有效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消毒效果及有效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消毒效果及有效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效果及有效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概述二、验证目的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四、验证成员及工作职责五、验证合格标准六、验证前准备七、验证实施步骤及方法八、漏项与偏差处理九、评价与建议十、原始记录等附件一、概述洁净区用消毒剂对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地漏、操作台及设备等表面进行消毒,旨在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防止微生物在药品生产环境中污染的必要手段。此验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可靠性,并作为使用该消毒剂的依据。本公司洁净区分为B级、C级和D级,采用75%乙醇/7粥异丙醇和0。新洁尔灭,每月交替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此次验证确认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后,能否达到消毒效果,并在密闭

2、保存条件下,其有效期内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二、验证目的确认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问及设备外表面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清洁、防止污染的目的;确定消毒剂在有效期内(75%乙醇/7O0/0异丙醇有效期为3天、0。新洁尔灭有效期为14天)是稳定的,并且消毒效力不会变化,符合使用要求。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本验证方案主要适用于75%乙醇/7喁异丙醇用于直接接触物料的容器具、设备等的消毒效果;0。新洁尔灭对洁净室地面、地漏及非直接接触物料的容器具、设备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剂有效期的验证。验证小组计划于口。年 月 日至 月 日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四、验证成员及工作职责根据公司验证委员会要求,对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

3、项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审阅、批准,并组织实施、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姓名 部门 职务 职责五、验证合格标准1、在消毒剂有效期末,杀灭对数值lKLl应不低于35个对数单位。(依据10年版枷P指南无菌药品第13章“清洁效果”)2、表面微生物限度:选取小容量注射剂车间C级洁净区代表功能间进行测试C级洁诤区:表面微生物25cfu/碟。六、验证前准备1、验证用菌种序号 名称 序列号 确认人 日期1 金黄色葡萄球菌2 金黄色葡萄球菌3 金黄色葡萄球菌4 枯草芽孢杆菌5 枯草芽孢杆茵6 枯草芽孢杆菌2、中和剂:吐温/3、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4

4、、主要器具及设备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编号 规格(型号)/编号1 生化培养箱2 生化培养箱3 一次性预灌装表面接触碟批号: 有效期:确认人: 日期: 5、培训确认序号 培训文件名称 文件编码 培训人 培训方式 培训日期七、验证实施步骤及方法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其中,用定量悬浮试验法和表面实验法进行实验室考察试验部分。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基本都是不锈钢和玻璃两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和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1、取样时间1、1配制7甄乙醇O0/o异丙醇、0。跏新洁尔灭溶液。配制与储存执行清洁剂和消毒剂配制、使用标准操作规

5、程。1、2现场考察部分在75%乙醇隅异丙醇储存的第1天、第3天、第5天分别取样试验。1、3现场考察部分在O.绱新洁尔灭储存的第1天、第7天、第15天分别取样试验。实验室考察部分:2、0。新洁尔灭定量悬浮试验由于0。幽新洁尔灭是通过门窗、液封地漏消毒,通过定量悬浮试验,确定其消毒效力是否符合要求。0。现新洁尔灭属中低效消毒剂,且不能杀灭芽孢,故定量悬浮试验用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2.l试验操作2.1.1配爿亏刂0.绱新洁尔灭,操作执行清洁剂和消毒剂配制、使用标准操作规程。2.1.2将菌液制备成1 10:5 10:CFU/m1的工作菌液,菌液的制备及计数如下: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

6、孢杆菌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刁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做10倍系列稀释成110:5 10:CFU/m1的工作菌液(如肉汤培养物的浓度已为1 10:5 10:CFU/ml,可不再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计数时,将l 10:5 10:CFU/m1的工作菌液10倍系列稀释成含5010OCFU灿l菌液,并同时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3035 培养2天计数。计算该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将计数结果换算成每毫升浓菌液的菌落数。2.1.3将试管按需要分组排列在试管架上,试验组分3组(8min、10min、12min各一组),并由左向右逐管标明消毒剂、中和剂、10、1

7、02。对照组分1组,并由左向右逐管标明稀释液、中和剂、10 、102、10丬、10刘。2.1。4向各试管加入4.枷l相应的试剂,标明10 、102、10J、1卩,加入4。犰1的稀释液。2,1,5吸取工作菌液0.骊1加入标明消毒剂的试管中,对照组加入标明稀释液的试管中,迅速混匀,并开始计时。2,1.6待菌液与消毒剂相互作用至8min、10min、12min,吸取菌液和消毒剂混合液0.5m1,加入标明中和剂的试管中,迅速混匀。2.l。7中和作用10min后,吸取0.枷l加入标明10的试管中,混匀后吸取0。枷1加入标明102试管中(对照组以此类推,对照组直至0J)。2.1.8试验组分别取中和剂管、1

8、0刊、102管溶液1m1按平皿法测定存活菌数;对照组取10、1011m1按平皿法测定存活菌数。每管平行制备2皿。2.1.9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倒置于3035培养3天;转移至2328 培养2天计数。2,1,10结果计算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活菌浓度 (CFbl/ml),并换算为对数值(N),并按下式计算杀灭对数值:杀灭对数值(吼)=对照组平均活菌浓度的对数值(NO)一试验组活菌浓度对数值 (NX)定量悬浮试验记录见附表1。3、7bO/0乙醇/7幽异丙醇表面试验由于75%乙醇/7甄异丙醇是通过擦拭消毒,故选用不锈钢载片和玻璃载片进行表面试验法,确定其消毒效力是否符合要求。7

9、5%乙醇/7喁异丙醇属中低效消毒剂,且不能杀灭芽孢,故表面试验用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试验操作3。1.l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菌液的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 培养1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做10倍系列稀释成1 10:510:CFU/ml的工作菌液(如肉汤培养物的浓度己为1 10:5 10:CFU/m1,可不再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计数时,将1 10:5 10:CFU/ml的工作菌液10倍系列稀释成含5010阳/m1菌液,并同时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2天计数。计算该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将计数结果换算成每毫升浓菌液的菌落数

10、。3.1.2染菌不锈钢载片制备:将经灭菌的载片平铺于无菌平皿内,将10倍系列稀释后的含5010OCFU/ml的菌液均匀涂布于整个载体表面。滴染菌液后,载片置超净工作台晾干后各用。每种浓度平行制备两个染菌不锈钢载片。染菌玻璃载片制各:因培养皿的材质为玻璃,故用培养皿代替玻璃载片进行染菌试验。进行菌液滴染前,用记号笔在培养皿菌液滴染面的背面画出染菌面积(50mnl 50mm),标注清晰。菌液滴染操作同染菌不锈钢载片制各。3.l。3试验组:将消毒剂擦拭在制备好的染菌载片上,消毒剂作用时间分别为8min、10min、1zlnin,不锈钢载片和玻璃载片每个作用时间分别制备2个。作用结束后,用接触碟取样。

1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接触碟。接触碟取样方法:打开接触碟盖,使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面表面均匀接触10秒左右,在盖上碟盖。对照组::对照组的活菌浓度计数见“2.1.2.1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菌液的制备”。阴性对照:用接触碟在已灭菌的载片上(未染菌片的载片)按压取样,操作同上。每种载片及每种接触碟平行制备两份。3.l。4培养将取样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碟倒置于3035 培养3天;转移至2328 培养2天计数。3.1.5结果计算表面试验法记录见附表2。现场考察部分:4、消毒前、消毒后分别对C级洁净区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41取样功能间:

12、小容量注射剂C级洗瓶间(D(舵3035)。嗅,1。l烘箱进瓶入口处(用75%乙醇消毒);4.1,2灭菌干燥机外表面(用75%乙醇消毒);4,1,3墙面(用0。zO/0新洁尔灭消毒)。4.2取样点:4.3生产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按照洁净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对洁净区进行清洁、消毒。4.4清洁消毒完毕15分钟后,现场QA对清洁消毒后的洁净区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4.5消毒剂有效期确认试验记录见附表3附表 3:取样房间 取样点取样点 消毒前 消毒后 结论第 1 天第 3 天第 5 天第 1 天第 3 天第 5 天第 1 天第 7 天第 15 天检查人: 复核人: 日期:八、漏项与偏差处理1、验证过程中未预计

13、的问题、偏差、漏项,均应作为原始记录在记录中详细说明。2、如有偏差或因故无法进行的试验,应进行分析,并有合理的解释说明。3、当出现相关偏差时,由品质管理部经分析、确认偏差,执行偏差处理。九、评价和建议1、完成上述工作后,将结果整理汇总。以验证报告的形式来汇总验证的结果,并在报告中应按本方案加以核对和审查。1.I检查主要的验证试验是否按计划完成。1,2检查验证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修改,修改的理由是否明确并有批准手续。l。3重要试验结果的记录是否完整。l。4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标准,对偏离标准的结果有否作过调查,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补充试验。2、拟订再验证周期:当遇下列情况,应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和有效期确认的再验证,2.1消毒方法及消毒范围变更后;2,2 消毒剂品种及浓度变更后;2,3 消毒剂存放方式发生变更后。总结人: 日期:十、原始记录等附件附表 1 定量悬浮试验培养基批号: 培养日期: 培养温度: 培养天数: 检验人/日期:培养日期: 培养温度: 培养天数: 复核人/日期:作用时间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茵8 分钟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茵10 分钟 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茵12 分钟 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