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5913956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 语文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宣州谢朓楼 饯别校书 叔云 (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 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 校书:官名,即校书郎。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

2、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 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豁达乐观,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答案】 ( 1)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

3、误。(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解析】 【分析】( 1) 句, “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不是现实主义手法。理解错误。 句,从诗歌最后的四句诗来看,“抽刀 ”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 ”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 “散发弄扁舟 ”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

4、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所以 句中的 “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显然不准确。 两项是错误的,其它三项正确。按要求填写作答。( 2)诗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叙写了李白总是陷于 “不称意 ”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 “散发弄扁舟 ”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伸抑郁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

5、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时结合诗句及注释进行理解分析即可。大多都是关于诗歌内容、情感、主题和手法的分析。 本题考查关键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时从“内容 +手法 +情感 ”进行全面分析即可。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沁园春 雪(节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惜”字统领下文,请说说 “惜 ”包含哪些意味。( 2)体会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中 “略 ”和 “稍 ”的准确性。【答案】( 1) “惜 ”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

6、有过巨大的影响; “惜 ”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惜 ”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2) “略”和 “稍 ”都是程度副词,是 “略微 ”“稍微 ”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 “输 ”和“逊 ”,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解析】 【分析】( 1)以 “惜 ”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 “惜 ”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又蕴

7、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惜 ”字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并不是一概否定。( 2)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中“略 ”和 “稍”都是程度副词,这两个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以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现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 “文治 ”,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前面的这些是为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 ”做铺垫,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故答案为: “惜 ”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 “惜 ”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惜 ”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略 ”和“稍 ”都是程度副词,是 “略微 ”“稍微 ”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 “输”和 “逊 ”,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诗歌,读懂诗歌,注意诗歌内容的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炼字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要在内容和

9、情感上进行分析理解。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赏析 “月黑雁飞高 ”。( 2)请描述 “大雪满弓刀 ”所展示的画面。【答案】 (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逃跑。( 2)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勾勒出将士们的勇气和英姿。【解析】 【分析】( 1)本诗由写景开始, “月黑雁飞高 ”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

10、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2)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最后一句 “大雪满弓刀 ”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据此描述即可。故答案为: 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逃跑; 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11、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勾勒出将士们的勇气和英姿。【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甲】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12、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甲】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_ 的梅花,【乙】词以浪漫的笔调写出了 _ 的梅花。( 2)从【甲】【乙】两词划线字中任选其中一个,赏析其在词中的表达效果。【答案】 ( 1)傲然不屈(孤芳自赏);美丽(积极、坚贞)( 2)示例 1:只;一个 “只 ”字,写出了梅花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写出了作者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坚守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示例 2 :俏;一个 “俏 ”字,写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一枝独秀的形象,作者以隆冬里盛开的

13、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解析】 【分析】( 1)从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可以体会出梅花的孤芳自赏,从“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从梅花的傲然不屈;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可以体会出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 2)这句话的意思是: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结合诗意及作者经历赏析,“只”写出了梅花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写出了作者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坚守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悬崖 ”表明环境

14、是如此险峻,“百丈冰 ”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 ”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意对即可。故答案为: 傲然不屈(孤芳自赏);美丽(积极、坚贞) 示例 1:只;一个 “只 ”字,写出了梅花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写出了作者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坚守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示例 2:俏;一个 “俏 ”字,写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一枝独秀的形象,作者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答这样的题,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这一事物的语句,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然后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最后再总结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