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电磁感应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55858152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电磁感应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8章-电磁感应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8章-电磁感应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8章-电磁感应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8章-电磁感应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电磁感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电磁感应(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变化的电磁场,8.1 电磁感应定律,8-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一:,当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回路时,在线圈回路中会产生电流,而当磁铁与线圈保持相对静止时,则回路中不存在电流。,实验二:,(以通电线圈代替条形磁铁。),1. 当载流主线圈相对于副线圈运动时,线圈回路内有电流产生。,2. 当载流主线圈相对于副线圈静止时,如果改变主线圈的电流,则副线圈回路中也会产生电流。,实验三:,将闭合回路置于稳恒磁场B中,当导体棒在导体轨道上滑行时,回路内出现了电流。,结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不管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回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

2、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相应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对时间变化率的负值成正比。,式中的负号反映了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示。,符号法则规定:,(1)对回路任取一绕行方向。,(2)当回路中的磁感线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时,磁通量为正 (+),反之为负(-)。,(3)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方向凡与绕行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由N 匝导线构成的线圈时:,全磁通:,磁通链数:,伏特,设闭合线圈回路的电阻为R,感应电量:,感应电流:,结论:在 t1 到 t2 时间内感

3、应电量仅与线圈回路中全磁通的变化量成正比,而与全磁通变化的快慢无关。,8-1-2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1)在发生电磁感应时,导体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自己激发的磁场穿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去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解:,例1. 一长直导线通以电流 ,旁边有一个共面的矩形线圈abcd。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8.2 动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根据磁通量变化的不同原因,把感应电动势分为两种情况加以讨论。,动生电动势:在稳恒磁场中运动着的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导体不动,因磁场的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注意:动生电动势

4、和感生电动势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8-2-1 动生电动势,运动导体内电子受到洛仑兹力的的作用:,Ii,非静电场:,电动势:,例2. 一矩形导体线框,宽为l,与运动导体棒构成闭合回路。如果导体棒一速度v 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回路内的感应电动势。,解:,法一,电动势方向 A B,法二:,例3. 一根长为L的铜棒,在均匀磁场B中以角速度在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上作匀速转动。求棒的两端之间的感应电动势大小。,解:,动生电动势方向:a 0,法二、,例4. 一长直导线中通电流I=10A,有一长为L=0.2m的金属棒与导线垂直共面。当棒以速度v=2m/s平行与长直导线匀速运动时,求棒产生的动生电动势。,解:,

5、8-2-2 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空间将激发出感生电场。,麦克斯韦在1861年提出了感生电场 的假设:,感生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场的基本方程之一:,(1)变化的磁场能够激发电场。 (2)感应电场的环流不等于零,表明感应电场为涡旋场,所以又称为“涡旋电场”。,结论:,式中负号表示感应电场与磁场增量的方向成左手螺旋关系。,感应电场与静电场的区别:,(1)静电场由静止电荷产生,而感应电场由变化的磁场激发。,(2)静电场是保守场,其环流为零。电力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而感应电场为非保守场,环流不等于零。且电力线为闭合曲线。,例5. 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区域,

6、充满着均匀磁场。已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大于零且为恒量。问在任意半径r 处感生电场的大小以及棒AB上的感生电动势。,解:(1),(2),8-2-3 涡电流,当大块导体放在变化的磁场中,在导体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这种电流在导体内自成闭合回路故称为涡电流。,电磁感应炉,电磁灶,8.3 自感和互感,8-3-1 自感,当通过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引起穿过自身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回路自身产生感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自感现象”。所产生的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 。,L称为自感系数简称自感。,单位:“亨利”(H),自感系数 L 取决于回路线圈自身的性质(回路大小、形状、周围介质等),如果回路自身性质

7、不随时间变化,则:,结论 : 回路中的自感系数,在量值上等于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为一个单位时,在回路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的绝对值。,式中负号(-)表示: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本身回路电流的变化 。,例6. 长为l 的螺线管,横断面为S,线圈总匝数为N,管中磁介质的磁导率为 。求自感系数。,解:,线圈体积:,例7. 有一电缆,由两个“无限长”的同轴圆桶状导体组成,其间充满磁导率为 的磁介质,电流I从内桶流进,外桶流出。设内、外桶半径分别为R1和R2 ,求长为l的一段导线的自感系数。,解:,8-3-2 互感,由于一个载流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邻近另一回路中产生感生电流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所产生的

8、电动势称为 “互感电动势”。,M称为互感系数简称互感,单位:“亨利”(H),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若M 保持不变,则:,结论:互感系数在数值上对于一个线圈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为一个单位时,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互感电动势的绝对值。,式中的负号表示:在一个回路中引起的互感电动势要反抗另一个回路中的电流变化。,例8. 设在一长为1m,横断面积S =10cm2,密绕 N1 =1000匝线圈的长直螺线管中部,再绕N2=20匝的线圈。(1)计算互感系数(2)若回路1中电流的变化率为10A/s。求回路2中引起的互感电动势。(3)M和L的关系。,解:,同理:,一般情况:,k 称为“偶合系数”,例9. 在磁导

9、率为 的均匀无限大的磁介质中,有一无限长直导线,与一边长分别为b 和l 的矩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求它们的互感系数。,解:,8.4 磁场的能量,8-4-1 自感磁能,自感电动势:,回路方程:,两边乘以Idt,电源所作的功,消耗在电阻上的焦耳热,电源力反抗自感电动势作的功,转化为磁场的能量。,磁场的能量:,8-4-2 磁场的能量,长直螺线管为例:,磁场的能量密度:,例10. 一根长直同轴电缆,由半径为R1 和R2 的两同心圆柱组成,电缆中有稳恒电流 I,经内层流进外层流出形成回路。试计算长为l 的一段电缆内的磁场能量。,解:,法二:,先计算自感系数,8.5 位移电流,8-5-1 位移电流,稳定电流

10、条件下的安培环路定理:,对S1面,对S2面,极板间的电位移通量:,因为,所以,8-5-2 全电流安培环路定律,全电流(I):传导电流I0 和位移电流Id 之代数和。,全电流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沿任意闭合回路的环流等于穿过此闭合回路所包围曲面的全电流。,结论: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都能激发涡旋磁场。,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的区别:,传导电流是大量自由电荷的宏观定向运动,而位移电流的实质却是关于电场的变化率。,例11. 半径为R = 0.1m的两块圆板,构成平板电容器。现均匀充电,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变化率为1013 V/ms。求极板间的位移电流以及距轴线R 处的磁感应强度。,解:,8.6 麦克斯韦

11、方程组 电磁波,8-6-1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特点:, 电场与磁场以及时间空间的明显对称性。, 物理概念创新;, 逻辑体系严密;, 数学形式简单优美;, 演绎方法出色;,8-6-2 电磁振荡,电磁振荡:,电荷和电流、电场和磁场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现象。,LC 振荡回路:,LC 回路的振荡过程,电容器电压:,回路方程:,自感电动势:,电流:,电量:,频率:,周期:,电压:,在 LC 电路中,电流、电压、电荷都随时间作简谐振动。,结论:,电场能量:,磁场能量:,LC 电路的总能量:,8-6-3 电磁波,电磁波有效发射的两个条件: 振荡频率要高, 电路

12、要开放。,振荡频率:,平面电磁波的主要性质:,(1)电磁波是横波。电矢量 与磁矢量 相互垂直, 的方向为电磁波的传播方向。,(2)电矢量 与磁矢量 的振动相位相同。,(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4)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5)电磁波的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 :,平均能流密度:,电磁波的能流密度:,平均能流密度:,发射功率:,8-6-4 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和用途:,无线电波,红外线 : 0.6 mm760 nm,热效应;不易被大气和浓雾吸收。,可见光: 760 nm400 nm,能使人眼产生光的感觉。,紫外线: 400 nm5 nm,有明显的化学效应和荧光效应,也有较强的杀菌本领。, X射线: 0.04 nm5 nm,穿透能力强,在医疗上用于透视和病理检查;在工业上用于检查金属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分析晶体结构等。,射线:小于0.04 nm,穿透力比X射线更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