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584906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测试卷(B)(有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测试卷(B)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分,共 30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人试管内来源:学科网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C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等气体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2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来源:学。科。网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 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3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 3)配制 l00g 10的稀硫

2、酸,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处B配制 10的硫酸溶液时,在 lOO mL量筒中加浓硫酸至 10 mL,再加水至 100 mLC用胶头滴管吸取烧碱溶液时,在滴管伸入溶液前,要先捏紧胶头D过滤食盐水时,玻璃棒末端要靠在单层滤纸处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6下图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7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

3、方法A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 燥B Na2CO3(NH4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C NaCl(KNO3) 水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D NaCl(Mg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8下列实验装置的图示不属于水浴的是 ( ) 9绿色化学实验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进而形成的实验新方法。它能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操作是 ( )A将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后的尾气排入空气中C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残余物分离回收 D将用剩的碳酸钠固体放回原瓶,节约药品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下列各组物质分

4、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 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来源:学科网 ZXXK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渣性杂质)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1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 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13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 ( )A蛋白

5、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B检验花生油中是否掺有少量“地沟油”C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14分离 NaCl、FeCl 3和 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H 2O、AgNO 3、HNO 3 BH 20、NaOH 、HNO 3CH 2O、NaOH、HCl DH 2O、KOH、HNO 315下列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0分)16(10 分)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试管 El竖直向上,加入锌粒_。(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试管 l:1 没放棉花_。(3)使用氢氧化钠

6、溶液后,忘记盖胶塞_。(4)用 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 pH时,先将试纸用水润湿,测得的结果_。(填“偏大” 、 “偏小 或“不变”) 17(14 分)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 (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 、 “偏小”或“不变”)。(4)D实验中待_时,应停止加热。18(10 分)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图中是水电解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检

7、验乙气体的方法是_。(3)为了较准确的获知两气体的体积比,最好把两只试管换成_。19 (18 分)化学李老师发明了一种增氧酒精灯,将纯净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用于提高火焰的温度。普通酒精灯火焰温度为 500左右,增氧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 1000以上。某活动小组同学取碳酸钙固体用增氧酒精灯加热 l2 分钟。【提出问题】加热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探究】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_。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验证该猜想的方案为_。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_。验证该猜想的方案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步骤A 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

8、静置 底部有大量白色不溶物 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步骤B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 剩余固体中含有【反思与评价】你认为“猜想二”的验证 方案_(填“存在”或“不存在”)问题,理由是_。【拓展与分析】另取同样的碳酸钙固体用普通酒精灯加热 12 分钟,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此时加热后的固体成分为_,发生该情况的原因是_。20(18 分)下图 AF 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1)实验室制备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用的发生装置有:_(选填上图字母序号)。(2)装置 E或 F相对于装置 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_。(3)排水法

9、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 C0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 2个集气瓶收集)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0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水犀应的速率。 C02密度比空气大,且_。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_。“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向收集到CO 2的集气瓶内倒人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_;_。(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 残留液 pH等于 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

10、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 为纵坐标,时间 s(秒)为横坐标:写出 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_,_。写出 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_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_。化学实验测试卷(B)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用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A 错,其它三项都正确。 来源:学.科.网 Z.X.X.K2A【解析】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 A 错,其它三项都正确。3C【解析】 用 98的浓硫酸( 密度为 184gcm -3)配制 l00g 10的稀硫酸,浓硫酸和水都需要用量筒量取,不需要托盘天平。4C【解析】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拇指应按在试管夹的长柄处,配制任何溶液时都不能用

11、量筒配制,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过滤食盐水时,玻璃棒末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5C【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因此只有 C 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是正确的。6C【解析】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腐蚀性,用手直接抓取时会伤害人体的皮肤,把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到纸张上,也会腐蚀纸张,造成药品污染。 7B【解析】KCl(MnO 2)可选用试荆水,因 KCl 溶于水,MnO 2不溶,因此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 KCl,故 A 错;NH 4HC03加热分解为 NH3、CO 2和 H2O,而 Na2CO

12、3不分解,故 B对;C 项所选试剂正确,但操作方法不对;D 项虽然除去 MgCl2,但又引入了新杂质 NaOH。8C【解析】C 项不属于水浴加热。9C【解析】A 中废液会腐蚀下水道,污染水源;B 中尾气含有 CO,会污染大气;D 中剩余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整瓶试剂。10C【解析】A 项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 A 错误; B 项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故 B 错误;C 项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故 C 正确;D 项存储氢气的操作图错误,毛玻璃片粗糙面应向下,瓶口向下存储,故

13、D 错误。故选 C。 来源:学+科+网11C【解析】A 项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利用液氮的沸点(-196)低于液氧的沸点(-183 )把氮气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故 A 错误;B 项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是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加热将酒精先 蒸馏出来,故 B 错误;C 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一些不溶性杂质,碳酸钾是可溶性的,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等步骤,可以把草木灰中的钾盐提取出来,与粗盐提纯的三个步骤相同,故 C 正确;D 项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分解后得水和氧气,所以残渣中主要成分为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溶解后,过滤时,二氧化锰在滤渣中,将滤渣烘干即可得二氧化锰固体,故D 错误。12C【解析】石灰石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 CaS04,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其继续反应,因此实验宣制 C02时选用石灰石和盐酸,故 C 项错误。13B【解析】 “地沟油”与花生油可互溶,仅用家庭生活用品无法检验花生油是否掺有“地沟油”。14C【解析】 因 NaCl、FeCl 3均溶于水,BaSO 4难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