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5811425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Vbwvh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new.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 本文由cdled006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号:080301) 二、学 制:四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 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 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四、业务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 学习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 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 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 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

3、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程设置 1、专业主干课程设置(表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设置 11 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安排总表(表二) 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必修)模块(占总学时 50) 、专业基础模块(占 28) 、专业方向 (成组选修)模块(占 8)和拓展(任选)模块(占 14)组成。基础模块包括“两课”、人文 素质教育必修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外语、体育、经济管理、计算机文化基础

4、课;专业基础模块 系部教学主任:秦文艺 高级工程师 执笔人:梁为 副教授 包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包括两组选修课程,学生限选其中的一组;拓展 模块包括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够一定学分的课程(不得少于 24 学分) 。 六、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三) 七、教学周数分配表(表四) 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五) 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气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 计,社会实践。 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要点 1、本计划强化政治思想、人文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 品德、 业务、 体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专门人才。 2、实施本计划要按照整体优化原则,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培养目标以及各层 次之间知识的衔接,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坚持德育教学 四年不断线,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四年不 断线,并在实施各个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3、实施本计划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气技能综合训 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实践性教学安排总计达 38 周(集中实践教学 35 周、分散实验 64 学时,相

6、当于 3 周的集中实践教学)。 4、全面理解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各个方面,加强教学活动、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使得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形成有机的整体。 九、毕业标准及授予学位 1、达到德育培养大纲确定的目标; 2、修满本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数 205 学分(注:必须修满所规定基础教育必修课 82 学分、专 业基础必修课 48.5 学分、成组限选课 A 组或 B 组 13.5 学分和不少于 12 学分的专业任选课和 12 学分的校公共任选课,并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 35 学分) ; 3、达到国家教委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4、达到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表一: 机

7、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序号 1 课 程 名 称 机械制图 学时 104 学分 6.5 考核 考试 学期 备 注 1、2 2 理论力学 72 4.5 考试 3 3 材料力学 72 4.5 考试 4 4 电工学 120 7.5 考试 4、5 5 机械设计 128 8 考试 5、6 6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128 8 考试 5、6 7 液压与气压传动 32 2 考试 6 8 微机原理及应用 40 2.5 考试 6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 9 现代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 40 2.5 考试 7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 10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48 3 考试 6 机电一体化方向 11 机电一体化机

8、械系统设计 32 2 考试 7 机电一体化方向 合 计 816 51 表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安排总表 课 程 类 别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 础 课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课程 编号 2103001 2103002 2103003 2103004 2103005 2103006 0803059 0803058 0803057 0803056 0703105 0703106 0703047 0703038 0703039 0403051 040308

9、0 2003031 2003032 2003049 2003041 2003084 2003017 2003016 2003005 2003004 0103055 0703046 1003044 0703044 课程名称 考 核 学 期 考 考 试 查 1 2 3 4 5 6 1 2 3 4 1 1 2 3 4 1 2 1 2 1 3 3 2 3 2 3 4 1 6 2 学时分配 学 分 1 1 1 1 1 1 4.5 4.5 4.5 4.5 3 1 2.5 2 2 3.5 4.5 5.5 5.5 2.5 3.5 1.5 3.5 3.5 2 2 2.5 2.5 2.5 2.5 82 总 学 时

10、 30 38 38 38 16 16 72 72 72 72 48 24 40 32 32 56 72 88 88 40 56 24 56 56 32 32 40 40 40 40 1400 授 课 学 时 30 38 38 38 16 16 72 72 72 72 48 24 40 32 32 30 40 88 88 40 56 24 56 56 0 0 32 40 40 40 1220 26 32 4 4 6 5 2.5 3 1.5 3.5 3.5 32 32 8 2.5 3 72 58 26.5 2 24.5 18 10 1 4 0 0 2 2 2 实 验 上 机 校 内 实 践 校 外

11、 实 践 15 周 2 2 2 2 1 1 5 4 4 4 3 1.5 2 2 2 18 周 18 周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8 周 12 周 13 周 16 周 0 周 公 共 体 育(1) 体 育(2) 体 育(3) 体 育(4) 体 育(5) 体 育(6) 英 语(1)* 英 语(2)* 英 语(3)* 英 语(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计算机文化基础 C 程序设计(1) 高等数学(1)* 高等数学(2)*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积分变换 大学物理(1)* 大学物理(2)* 物理实验(1) 物理实验(

12、2) 普通化学 大学语文 安全科技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合 计 表二 续表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安排总表 课 程 类 别 考 核 学 期 序 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1 2 3 3 4 4 4 5 5 5 6 5 6 6 6 学分 数 总 学 时 64 40 24 72 72 24 104 16 40 72 56 72 56 32 32 776 40 40 40 32 32 32 216 学时分配 授 课 学 时 64 40 12 68 64 12 78 12 34 68 50 68 48 26 26 680 36 20 34 32 32 16 170 2

13、 12 14 34 3 6 26 4 6 4 6 4 8 6 6 82 4 20 24 4 2 5.5 11.5 16.5 6 4 2.5 2.5 13 3 2 3 2 2 2 11 0 4 8 12 12 课外学时 实 验 上 机 校 内 实 践 校 外 实 践 15 周 4 2 1.5 4 4 1.5 6 1.5 3 6 4 18 周 18 周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8 周 12 周 13 周 16 周 0 周 考查 1 2 3 专 业 基 础 课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203159 0203160 0203252 2003025 2003020 02

14、03253 2003163 0203164 0203165 0203166 0203167 0203168 0203169 0203254 0203082 机械制图(1)* 机械制图(2)* 机械 AutoCAD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Pro/E 设计基础 电工学(1)* 电工学(2)* 流体力学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1)*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2)* 机械设计(1)* 机械设计(2)* 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小 计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 4 2.5 1.5 4.5 4.5 1.5 6.5 1 2.5 4.5 3.5 4.5 3.5 2 2 48.5 1 专 业 课 2 3 4 5 6 0203172 0203173 0203174 0203175 0203176 0203177 微机原理及应用* 先进制造技术 现代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 模具设计 夹具设计 Pro/E 数控编程与加工 小 计 6 7 7 7 7 7 2.5 2.5 2.5 2 2 2 13.5 表二 续表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安排总表 课 程 类 别 机电一体化方向 1 专 业 课 2 3 4 5 6 0203178 0203179 0203180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