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55777149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讲义(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绩效考核,从传统的人事管理 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传统经济-人是成本-人事管理 -人事考核-关注生产关系 -对人事后的评价-要素与标准 -不会做事的好人- 现代经济- 人是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管理-关注生产力 -对事事前的牵引-KPI -持续改进的职业化能力-,关注于对人的评价与考核 没有形成绩效考核与评价的责任主体 人力资源部不能承受考核之重(MI) 各级管理者游离于绩效管理之外 过分强调量化指标考核-减分方式 为考核而考核,不重视绩效改进 对考核中的腐败没有制约机制,传统人事考核的误区,来自企业和企业领导的困惑:,没有绩效指标没法考? 到哪里找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不好量化? 由谁或哪

2、个部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有些部门好考,有些部门不好考 考了和没考没有多大的差别 如何消除管理者和员工对考核的抵触?,告别传统的人事管理,传统经济-人事管理-人事考核-人是成本 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人是资源 人事考核: 绩效管理 关注于过去, 着眼未来 管理手段 管理过程 着眼于事后评价 着眼于绩效改进,何谓绩效,1. 绩效 = 结果 + 过程(行为/素质) 2. 绩效 = 做了什么(实际收益) + 能做什么(预期收益) 3. 绩效=主要绩效(显性) +基础绩效(隐性),一、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1、传统绩效考核的目的 通过考核确认工作执行人员的绩效达成水平,决定奖惩、奖金分配、

3、提薪、调职、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通过考核及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奖惩和待遇调整),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过分的把员工绩效改善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依赖于奖惩制度,因此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1)员工改善绩效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 驱使和对惩罚的惧怕。 2)过分依赖考核制度而削弱了组织各 级管理者对改善绩效方面的责任。,3)单纯依赖定期的、既成绩效的评估而 忽略了对工作过程的控制和督导。 4)由于管理者充当警察的角色,考核就 是挑员工的毛病,因此造成管理者与 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5)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管理方式, 不利于培养缺乏工作能力和经验的资 浅员工。

4、,6)当员工发现无法达到工作标准时,自 暴自弃、放弃努力,或归因于外界、 他人和其他因素。 7)在工作标准不能确切衡量时,导致员 工规避责任。 8)产生对业绩优秀者的抵制情绪,使成 绩优秀者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等。,2、现代绩效考核的目的,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奖惩,奖惩只是强化考核功能的手段。 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整员工的待遇,调整待遇是对员工价值的不断开发的再确认。 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改进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在工作执行中的主动性和有性。,因此,考核要: 1)确认员工以往的工作为什么是有效的 或无效的; 2)确认应如何对以往的工作方法加以改 善以提高绩效; 3)确认员工工作执行能力和行为

5、存在哪 些不足; 4)确认如何改善员工的能力和行为; 5)确认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6)确认和选择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 法。 考核不仅仅是针对员工,更重要是针对管理者,因为: 1)考核是直线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员工的绩效就是管理者的绩效; 2)认真组织考核不仅体现了管理者对员 工、自身和组织的负责精神,而且反 映了管理者自己工作态度。,3、考核目的总结 通过正确的指导,强化下属已有的正确行为;克服在考核中发现的低效率行为,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工作绩效; 为晋升、薪酬、奖金分配、人事调整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艺术和管理

6、技巧,提高组织的管理绩效; 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积极心理环境 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使他们始终保持不断发展的能力。,绩效考核策略之一: 管理者是 业绩改善和提高的 推动者; 而不仅仅是 员工业绩和能力的评定者,二、绩效考核的应用,1、人力资源规划 通过考核,为企业提供总体人力资源质 量优劣程度的确切情况,获得员工晋升 和发展潜力的数据,以便为企业未来的 发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和选择 根据绩效考核,可以确认招聘和选择员工采用何种评价指标和标准,以便提高绩效的预测效度,提高招聘的质量并降低招聘成本。 如: 1)知识 2)经验和技能 3)性格及

7、其他心理品质,3、人力资源开发 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分别制定员工在 培训和发展方面的特定需要,以便最大 限度地发展他们的优点,使缺点最小化。 实现: 1)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 2)实现适才适所; 3)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帮助员工 4)发展和执行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4、薪酬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绩效评价的结果为报酬的合理化提供决 策的基础,使企业的报酬体系更加公平 化、客观化,并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如: 1)提薪的标准和提薪的方式; 2)奖金的标准和分配方式; 3)为有贡献的人追加特别福利和 保险等。,5、正确处理内部员工关系 公平的绩效评价,为员工在提薪、奖惩、 晋升、降级、调动、辞

8、退等重要人力资 源管理环节提供公平客观的数据,减少 人为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因而能够保持 组织内部员工的相互关系于可靠的管理 基础之上。,6、对员工潜在能力的认识 员工潜在能力的状况是预测员工未来工 作绩效的重要依据。组织的未来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员工潜在能力的发展 空间。 认识: 1)现实绩效与员工现实能力相关; 2)未来绩效往往取决于员工的潜 在能力。,绩效考核策略之二: 绩效考核是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各项工作的 管理基础,三、绩效评价程序,确定绩效 评价的目的,绩效 评价面谈,制定绩效 改进计划,绩效改进 指导,工作绩效 评价实施,设计 评价体系,建立 工作期望,1、确定绩效评价的目标

9、 不同的目标决定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 法的不同。 例如:(日本企业) 奖金 业绩 调薪 忠诚 晋升 能力,绩效考核策略之三: 绩效考核的目的 是考核实施的原则,2、建立工作期望 建立工作期望,就是企业要求工作执行 人员应该达成和如何达成工作绩效标准。 包括: 1)应该做什么:工作执行人员应该 完成什么工作和履行什么职责; 2)应该遵循哪些规章制度、工作程 序和操作规程;,3)应该达成什么工作结果。 如: 工作的质量,包括: 工作过程的正确性 工作结果的有效性 工作结果的时限性 工作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工作的数量,包括: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4)完成预定绩效应具备哪些知识、经 验和技能。 例如:

10、工作执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和经验的程度; 工作执行人员应具备的技能或能力: *组织协调:包括工作分配、内外关系协调等; *计划决策:目标分解与资源分配、计划的周 密性与可行性等;,*执行有效:执行效率、执行监督、意外 事件处理等; *人际交往:有效沟通、合作友善、冲突 处理等; *问题解决:发现问题及时、判断准确、采 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当等; *培训指导:培训开发、工作指导、帮助下 属解决问题等; *下属激励:公平公正、有效授权、团队意 识建立、士气激发技巧等。,5)工作执行中的行为和态度。 包括: 敬业精神、主动工作精神; 敢于负责、忠于职守; 刻苦勤奋、勇于革新; 率先垂范、

11、以身作则; 实事求是、扎实稳健等。,绩效考核策略之四: 没有工作标准 就没有绩效考核,3、设计评价体系 1)确定评价责任体系: 自我评价 同事评价 上级评价 下级评价 服务对象评价 小组评价(有相关人员组成) 不同的评价目的,选取不同的评价责任人,2)评价方法选择 相对评价法,包括: A、交替排列法 B、因素排序法 C、配对比较法 D、强制分布法,A、交替排序法(比较),B、因素排序法(分因素比较),C、配对比较法,D、强制分布法,绝对评价法,包括: A、关键事件法 B、叙述法 C、作业标准法 D、图表尺度法 E、目标管理法 F、强制选择法,A、关键事件法,规定最有利和最不利的记录标准(限度事

12、例),作为考核的主要着眼点,适合以奖惩为目的的考核(操作类); 在日常工作中记录并保存限度事例; 根据保存的记录,对员工进行评价。,B、叙述法,在进行考核时,以文字叙述的方式说明突出事实, 包括: 用事实说明,以往工作取得了 那些明显的成果; 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什 么。,C、作业标准法,预先确定各项作业的标准,作为绩效评价的客观基础; 建立衡量作业标准的方法,并让员工理解这些标准与衡量方法; 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和结果对照标准进行评价。,D、图表尺度法,选择绩效评价要素; 限定不同绩效等级的的评价标准和分数; 直接上级根据图表对员工进行评价。,E、目标考核法,根据下属能力情况设定工作业绩目

13、标; 将目标定量化,确定衡量方法和绩效标准; 考核时按照预定标准与下属共同检讨每一个目标的完成程度。,F、强制选择法,选择绩效评价因素,并对每一个因素进行不同达成程度的描述; 在考核时,要求评价者根据被考核者的情况选择最符合的描述;,绩效考核策略之五: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是 简单、实用, 避免复杂化。,4、工作绩效评价实施 1)如何进行正确评价 A、强化原始记录,提高评价质量 B、对评价标准形成一致的理解 C、为自己的主观感觉寻找事实和 客观依据。,2)常见评价因素的判断基准 A、工作过程的正确性 优秀标准:一贯遵循既定的方 针、政策、程序和方法。 注意以下情况发生: *未经批准擅自违反既定的

14、方针政策; *破坏正常的组织权利结构,发生越权、侵 权行为; *擅自改变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等。,B、工作结果的有效性 优秀标准:工作的结果总是超过 和达到预期的要求。 注意以下情况发生: *以某种借口为由,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存在返工、投诉和有关部门抱怨; *需要经常指导、监督和控制,存在对其工 作不放心的感觉等。,C、工作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优秀标准:总是能够选择正确的 工作方法。 注意以下情况发生: *在工作方法选择方面经常需要上级指导, 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信心; *因工作方法选择不当而造成工作的失误或 损失等。,D、工作效率 优秀标准:总是能够在规定的 时限内完成工作。 注意 以下情况发生: *拖延工作具有一贯性; *完成工作需要上级或相关人员的不断催促; *工作缺乏逻辑性,没有条理性等。,E、工作数量 优秀标准:承担明显超过平均 水平以上的工作量,并能同时 推行多项工作。 注意以下情况发生: *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大多数人相仿; *不能同时推行多项工作任务; *一旦工作数量增加,工作的质量产生明显的恶化等。,F、工作的改进与改善 优秀标准:主动改进工作方法, 不断提高绩效水平。 注意以下情况产生: *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 *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