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15576 上传时间:2016-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及提前还贷 等额 本息: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额不变。等额 本金: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额递减。目前,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就是以上种方式;【主要区别】“等额 本息”每期还款金额相同,即每月本金加利息总额一样,借款人还贷压力均衡,但利息负担相对较多;“等额本金” 又叫“递减还款法”,每月本金保持相同,利息不同,前提还款压力大,但以后的还款金额逐渐递减,利息总负担较少。现在知道这种还款方式的人几乎都认为选择等额本金划算,因为选择等额本息,多支付了利息,而等额本金则少支付利息,而且认为一旦提前还贷时,会发现等额本息的还款,前期还的钱大部

2、分是利息,而不是本金,因此会觉得吃亏不少。总体来看,等额本息是会比等额本金多付一点利息。但前提是 贷足了年限。看似银行都收回了利息,但实际上,等额本金还款法随着本金的递减,银行可以加速还款,尽快回笼了 资金,降低 经营成本在这一点上是有利于风险系数的降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等额本息更利于借款人的掌握,方便还款。事实上,大部分借款人在进行比较后,还是选择了等额本息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月还款额固定,便于记忆,还款压力均衡,实际上与等额本金差别不大。因为这些借款人也同样看到了因为时间使资金的使用价值产生了不同,简单的说,就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由于自己占用了银行的本金时间较长,自己就要多支付利息;等额本金

3、还款方式占用银行本金的时间较短,利息也就自然减少了,并不存在自己吃亏,而银行赚取更多利息的问题。实质上,种还款方式是一致的,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需求不同时,才有了不同的选择。因为 等额 本息还款方式还款压力均衡但需多支付利息,所以适合有一定积蓄,但收入可能持平或下降,生活负担日益加重,并且无打算提前还款的人群。而等额本金还款法,由于借款人本金归还较快,利息就可以少付,但前期还款额度大,因为适用当前收入较高者,或预计不久将来收入大幅度增长,准备提前还款人群,则较为有利。【想要提前还贷的 来看看】一、有两类人不适合提前还房贷还款时间已经高于贷款期限一半以上的贷款者:房贷期已过一半以上的等额本息贷款

4、人,此时一半以上甚至 80%以上的利息已经还完,所剩还款项主要是本金,提前还贷意义不大;此外,一旦提前还贷,那么再需要向银行借款,相对就较困难了;有多渠道投资的房贷人,投资收益高于银行利息:在提前还款前,还贷人最好考虑近期是否存在投资计划。不少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一旦手上有钱就拿来提前还贷,而碰上好的投资项目又再去贷款投资或经营。事实上,经营性贷款利率要比房贷高得多。如果投资项目收益能超过房贷利率,就应该考虑投资;二、提前还贷三大注意事项 询问银行各家银行对于提前还贷的规定是不一致的,所以消费者在决定提前还贷前要弄清贷款银行的操作流程,是否需要交违约金等。(注:各家银行提前还款,一定要提前咨询、预

5、约还款时间)办理退保把握还款时机对于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法的消费者来说,月供的组成包括本金和利息,对于贷款者来说,在贷款期限的131 2 年限中,偿还月供中利息支出要高于本金支出,而在最后几年中,月供支出基本以本金为主,利息很少。因此,如果贷 15 年,已偿还 6 年,此时就没太大必要提前还款。消费者可以把多余钱投入到基金、股票或其他投资产品中来升值;三、提前还贷的方式提前还贷方式有讲究 提前还贷一般有两大类方式:第一类是将所剩贷款一次性全部提前还清;第二类是提前还一部分贷款。具体而言,第二类提前还款方式还分 4 种不同的还法,分别为:择月供不变,但缩短还款期限;少月供,但还款期限不变;少月供,同时缩短还款期限;加月供,缩短还款期限。这 4 种不同的还贷法效果不同;提前还贷先和银行沟通 提前还贷方式中,只有缩短贷款期限才是节省利息的关键因素。因此,购房人提前还贷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缩短还款年限。另外,目前,省城多家银行对提前还贷有限制性规定,有的设置了提前还贷的最低额度,有的还收取违约金。为此,银行人士提醒,如果客户想在年底提前还贷,最好与银行沟通,确定是否需要提前预约,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利息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