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564527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1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甘肃省甘谷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卷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学。完成 1-3 题“中庸”辨析张岱年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 。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 “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 ,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 ,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2、子路 )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尽心下 )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 说文:“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 ,是正确的。 “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

3、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 。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 。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 “君臣之义” ,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 “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

4、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1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 ,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 ,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B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2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C孔子在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

5、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D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2下面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B 说文:“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C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 D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 ,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 ,这 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B所有事情都有

6、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C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D作者认为, “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共 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 8 分)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

7、”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 ”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

8、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3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

9、,不负陛下。 ”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 旌:表彰B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 竟:最终C通兵关中兵击之,次安定 次:依次D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 简:选拔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善战”和“忠诚”的一组是(3 分) ( )A与宇文述共破杨率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B通发关中兵击之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C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 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D通每句必持重,

10、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

11、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6 分)译文:(2) 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4 分)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共 8 分)官舍竹 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4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 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

12、地方。8. 第三联中的 “拂” “侵”两字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4 分)9 这 首 诗 中 的 “官 舍 竹 ”具 有 什 么 品 格 ? 诗 人 借 咏 竹 子 表 现 了 怎 样 的 情 怀 ? (4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 _,_ 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_ _,_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洒)(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杜牧阿房宫赋)(4)_,_,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丰子恺究

13、竟为今天画了什么胡晓明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 。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

14、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 ,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5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