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5566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6)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专题 6 金属的化学性质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直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H)2u( 【答案】B【解析】A 项,可以通过 H)2+2现;C 项,反应为:22;D 项,反应为 a( H 2O。2、某 e 2(、H 200 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 1 ,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5.6 g B11.2 g C22.4 g D33.6 g【答案】C 3、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 + 2 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 滴加 2:2I + 2H+ = + 2

2、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3 4 4“84 消毒液” (有效成分 “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2H = H 2O【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金属通性的是()A氧化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答案】A【解析】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金属有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有延展性,金属只具有还原性,不具有的氧化性,故选: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BK 2 D【答案】C【解析】在考虑钠与碱、盐水溶液反应的问题时,注意钠与水反应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成的 溶液中溶质的反应。钠与四种溶液反应都生

3、成氢气;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只有氯化镁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6、若将 块置于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了 体物质,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案】 属钠投入到 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 B等于 8% C小于 8% D大于 8%【答案】D【解析】由 2H 2O=2 2可知,所得溶质 质量为 8g,小于 100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8%8、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 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 解生成了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反应,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 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 2O 与 反应

4、是放热反应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 因是钠在空气中生成的 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答案】A【解析】9、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钠相同的是( )A银 B铝 C铁 D铜【答案】a、l 各 0.1 别投入到 100 .0 1 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A多 B多 C多 D一样多【答案】D【解析】计算金属与酸反应时要注意量的关系。l 反应时要讨论谁过量的问题。而 应,仍可以和水反应,计算表明三者放出 1、金属单质具有的通性是()A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B硬度大C熔沸点较低D质软【答案】A【解析】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可知,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在室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和沸

5、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但有的金属质软,熔沸点较低,如金属钠,故选: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2、关于金属表面氧化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表面的氧化膜都很致密,能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B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的形成都需要金属暴露在空气中很长时间才会形成C金属表面的氧化膜薄层的厚度会随着金属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增长而加厚D某些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对这些金属的广泛应用起到关键作用【答案】D【解析】由于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有的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致密金属氧化膜的厚度一般不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厚。故正确答案为 D。13、下列实验

6、能成功的是( )用 用观察法区别 用 液;用稀盐酸鉴别 B C D【答案】A【解析】 O 为白色固体,以用观察法区别;液都能与 可以鉴别;可以根据稀盐酸与 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 c()32,则参加反应的 )A514 B516 C518 D14【答案】B 15、等物质的量的常见金属 A、B、C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知 在金属 C 的生成物中,该金属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答案】A【解析】 据得失电子守恒,A 失去的电子为 C 的 3 倍,金属最外层电子一般4,故 A 的化合价为 C 的 3 倍

7、,C 的化合价只能为1 价。16、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有 100 馏水,水中悬浮着一个表现光滑、耐碱、耐热的小球(此球稳定在水的中央),将 10 g 金属钠分多次投入到水中,最后使烧杯内的液体恢复到原来蒸馏水的温度回答下列问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10 g 钠要分多次投入的主要原因是:_.(2)将 10 g 钠全部投入完毕所进行的次数可能是: 次B10 次C大于 10 次(3)实验结束后,从烧杯内小球的位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4)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1)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量多,易发生爆炸(2)C(3)

8、小球上升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液体的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4)2H 2O=22 H 2【解析】本题考查钠的安全使用及溶液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使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钠的密度小于 1 g/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的体积(立方体的边长肯定小于 1 于 1 其质量小于 1 g,故 10 g 钠全部投入完毕所进行的次数要大于 10 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17、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某学生据此提出问题: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请你与他一起探究这个问题。(1)提出假设: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物可能是 、O。(

9、2)查阅资料:无机化学中写道:与 OH 2O=d2)实验探究: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_。在各装置中加入合适的试剂,A 装置中是_,B 装置中是_,C 是_。取用钠要先用滤纸吸干钠块表面的煤油,再除去表面的氧化层,然后切取约黄豆大小放入硬质玻璃管。打开分液漏斗,让稀盐酸滴入平底烧瓶,通入 出现什么现象时开始点燃酒精灯?_。钠在加热时能剧烈燃烧,燃烧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有黑色、白色固体生成,C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据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白色固体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继续探究:_。结论:白色固体是 根据以上探究,写出钠与 _。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一个缺

10、陷,请你提出改进方案: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_。【答案】(3)在 C 中注入水至浸没导气管口,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给平底烧瓶微热时若 C 中导气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溶液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刚变浑浊时钠与 成物中一定有 C 和 能有 适量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残留固体中有 续滴加 完全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用 纸检验,若溶液呈碱性,证明残留固体中有 成4O 2 24 2O 2 O装置 B 导管应长进短出;在最后的导气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解析】(3)要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应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