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医学材料)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55514515 上传时间:2020-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医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医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医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医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医学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董建增 一、相关概念 (一)房颤的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即可确诊。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常反复发作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不规则。 (二)房颤的流行病学 房颤为多发病、老年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提高。 如 ppt3 图表所示,房颤可增卒中率及死亡率。 (三)房颤的分型 1. 阵发性房颤:通常小于 48 小时。 2. 持续性房颤:大于 7 天或需要 CV 。 3. 长程持续性房颤:大于 1 年。 4. 永久性房颤:不能恢复窦性心律或不需要恢复窦性心律。 二、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 1785 年,英国医生 Will

2、iamWithering 首次用洋地黄治疗房颤,发现患者应用该药后,脉搏变得 “morefullandmoreregular” 。 20 世纪初, KarelWenckebach 首次应用奎尼丁转复房颤。 如 ppt6 图表所示为 AFFIRM 研究。结果表明: AF 节律控制不优于心室率控制。 如 ppt7 图表所示为 节律 vs 室率控制相关临床研究汇总,结果表明:节律控制在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不优于室率控制。 如 ppt8 图表所示为 AFFIRM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维持窦性心律可降低 AF 死亡率,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死亡率增加 49% 。 如 ppt9 图表所示, 胺碘

3、酮、索他洛尔可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如 ppt10 图表所示为 PALLAS 实验,结果显示决奈达隆维持窦性心律可导致卒中、外周栓塞、心梗、心血管住院、心衰住院风险增加。决奈达隆被禁用于持续房颤和伴有心衰的房颤病人。 如 ppt11 图表所示, 导管消融较 AAD 治疗可减少 65%AF 复发。 如 ppt12 图表所示,通过对多中心, 1273 例病人,随访 3 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导管消融可降低卒中和死亡率。 三、 AF 节律与室率控制策略 房颤治疗原则应优先考虑恢复窦性心律。若不能恢复窦性心律, 则尽量消除房颤的危害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 (一)指南推荐 如 ppt14

4、 图表所示为 2010 年欧洲指南建议。建议提出,首先进行 合理地抗栓治疗,并根据临床评估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 (二) 室率控制 1. 室率控制作为一线治疗的理由 (1)AADs :效果有限(复发率 30-50%/ 年),长期应用副作用多(致心律失常作用、负性肌力作用、心外脏器毒性)。 (2) 导管消融: 2011 年全国消融患者约 1.5 万例,全国 AF 患者约 1000 万例。绝大多数需药物治疗。 (3) 心室率控制:基层医院也可实施。 (4) 主要终点事件:心室率控制不劣于节律控制。 (5)ESC 指南:心室率控制仍为优选方案之一。 2. 心室率控制的重要性 (1) 消除急性血流动力学

5、障碍。 (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提高运动耐量。 (4) 预防心动过速心肌病。 (5) 减少血栓栓塞的机会。 如 ppt17 图表所示为 AmericaJCardiol 医生报道病例。患者为女性, 21 岁,为慢性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后可见明显 心脏 X-ray 变化。 如 ppt18 图表所示为心室率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结果显示:基线心率每增加 1bpm ,主要终点事件增加 3% 。基线心率每增加 5bpm ,主要终点事件增加 16% 。 四、控制心室率的方法 (一)主要方法 1. 药物治疗 (1) 钙离子拮抗剂。 (2) 受体拮抗剂。 (3) 洋地黄。 (4) 胺

6、碘酮、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等。 2. 非药物治疗: ANV 消融 +PM 。 如 ppt20 图表所示为常用控制 心室率药物的用法用量。 (二) 心室率控制药物的选择 根据临床评估,针对房颤病人应采取个性化治疗控制 心室率。 如 ppt21 图表所示。 1. 受体阻滞剂 为房颤控制心室率的一线药物, AF 合并冠心病、心衰的患者首选药物。控制运动下快心室率效果好, AF 引起的低血压、心功能不全,不伴预激的患者可静脉应用。 2. 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 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治疗房颤应注意以下特点: (1)AF 合并 COPD 、肺心病首选。 (2) 高血压合并 AF 可应用。 (3)AF 引起的低血压

7、、心力衰竭,不伴并预激的患者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安全、起效快、效果好。 (4) 禁用于 AF 合并心衰失代偿( ClassIII )患者。 (5) 静脉禁用于 AF 伴预激( ClassIII )患者。 3. 洋地黄 洋地黄治疗房颤应注意以下特点: (1) 控制安静时快心室率效果较好。 (2)AF 合并心衰、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使用 (3) 地高辛不能单独用于 PAF 患者( ClassIII )。 (4)AF 伴预激患者不能静脉应用洋地黄( ClassIII )。 4. 胺碘酮等 AADs AF 合并心衰患者,不伴预激时,可静脉应用胺碘酮。其它方法无效或存在禁忌证时,可静脉应用胺碘酮。不推荐口服胺

8、碘酮用于心室率控制( ClassIIb )。 如 ppt26 、 27 图表所示 EuropeanHeartJournal 研究表明,心室率控制方面 钙拮抗剂优于 受体阻滞剂。 (三)联合用药 多数患者需联合用药才能达到满意的心室率控制,联合用药需注意避免心动过缓。研究发现, 受体阻滞剂联合洋地黄比钙拮抗剂联合洋地黄更为有效。 (四) 预激合并 AF 预激合并房颤患者若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治疗。血液动力学稳定时,首选药物为胺碘酮、普罗帕酮。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洋地黄、静脉 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等。慢性期可口服 受体阻滞剂。 (五 ) AVN 消融 + 心室起搏

9、 1. 方法 AVN 消融 + 心室起搏 方法为消融阻断或改良房室交界区,置入永久起搏器心室起搏。 2. 疗效 如 ppt32 、 33 、 34 图表所示,根据 Circulation 的 Mata 分析研究及新英格兰发表的 MayoClinic 研究表明, 消融 AVN+ 心室起搏 可明显改善活动耐量、心功能、生活质量、症状及再就诊及住院次数。 3. 适用对象( IIb )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临床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患者。 4. 局限性 (1) 需长期抗凝、终身依赖起搏器。 (2)TDP 及室颤导致的 SCD 风险可能增加。 (3) 房室失同步(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功能异常的

10、患者更多的依赖房室同步以增加心脏输出)。 五、心室率控制范围 如 ppt36 图表所示,心室率过快及过缓皆可影响心脏功能。 如 ppt37 、 38 图表所示为 RACEII 研究,对比严格控制 心室率与 一般室率控制两组患者,结果显示,一般室率控制不劣于严格室率控制。 如 ppt39 图表所示为 2010ESC 房颤治疗指南,指南指出无症状或症状可耐受患者可采用宽松的室率控制策略(静息心率 110 次 / 分)。 有明显症状患者,采用严格的室率控制策略(静息心率 80 次 / 分,中度运动 110 次 / 分)。 如 ppt40 图表所示为 AF 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室率控制研究显示,建议 AF

11、 合并心衰患者的室率控制目标为静息状态为 60-70bpm 。 六、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应贯穿室率控制治疗始终。 ( 一 ) CHADS 2 积分 如 ppt41 图表所示, CHADS 2 积分危险因素包括近期心衰史( 1 分)、高血压病史( 1 分)、年龄大于 75 岁( 1 分)、糖尿病( 1 分)、脑卒中或者 TIA ( 2 分)。总积分为 6 分。研究显示,卒中率随着 CHADS 2 积分增加,呈上升趋势。 (二) CHA 2 DS 2 VASC 积分 如 ppt42 图表所示, CHA 2 DS 2 VASC 积分 危险因素包括近期心衰史( 1 分)、高血压病史( 1 分)、年龄大于

12、 75 岁( 2 分)、糖尿病( 1 分)、脑卒中或者 TIA ( 2 分)、血管疾病( 1 分)、年龄 65-74 ( 1 分)、性别(女性)( 1 分)。总积分为 9 分。 (三) 2010ESC 房颤指南 AF 抗栓治疗原则 1. 非瓣膜性 AF 卒中与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 1 )主要危险因素 :A. 卒中、 TIA 或全身栓塞史; B. 年龄 75 岁 ( 2 )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A.HF 或中重度 LV 功能障碍( EF 0.4 ) B. 高血压 C. 糖尿病 D. 女性 E. 年龄 65-74 岁 F. 血管疾病 2. 抗栓建议 ( 1 ) OAC (口服抗凝药) A.1 个主要危险因素或 2 个临床相关非主要危险因素 B.CHADS2-VASc 积分 2 ( 2 ) OAC 或者阿司匹林 75-325mg ;首选 OAC A.1 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B.CHADS2-VASc 积分 =1 ( 3 )阿司匹林 75-325mg/d 或不需抗栓治疗;首选后者 A. 无危险因素 B.CHADS2-VASc 积分 =0 7医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