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体系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155454047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知识体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复习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页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2页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合作时间1924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关系合作革命对峙战争合作抗日分裂敌对原因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叛变革命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期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458-19466国共第一次和谈19466-19494内战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94国

2、共第二和谈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页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尝试失败到成功实践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抨击资本主义弊端;提出一些美妙设想 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重视阶级斗争的作用 1871年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政权等措施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四月提纲指明方向,七月事件,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 由于认识和斗争方式的局限而失败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此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革命武装,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是首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之一,推动了国

3、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4页今天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阶段 世界格局 主要表现 认识 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不可逆转。 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

4、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第5页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6页第十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7页第十一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页第十三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十四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9页第十五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页第十七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第十八单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1页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