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155434119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教程教案1幻灯片(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教程,主编:赵品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讲授人:王永忠 电话:18956748398,课程设置,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 专业主干课: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 专业拓展课:材料科学导论、无机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合成化学、配位化学、高分子化学、专业英语、文献查阅等,绪 论,0-1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材料是用来制造各种有用物件的物质。 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因此史学家将人类发展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水泥时代、钢时代、硅时代和新材

2、料时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及进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材料、能源、信息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政治学家:生产力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劳动工具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 材料学家: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认识工具材料 制造工具 使用工具,The Iron Age-铁合金,The Stone Age -硅酸盐,The Bronze Age-铜合金,材料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Age-硅?碳?。,石 器 时 代,青 铜 器 时 代,铁 器 时 代,认识材料,制造

3、工具,使用工具,工艺过程,0-2 材料观,成 分,组织结构,性能,用途,青銅器合金比例 铜:熔点高,1083,可塑性佳 锡:熔点低,232 85% Cu,15% Sn:熔点960,延展性增加,硬度增加,具光泽度,0-2 材料观-成分,0-2 材料观-结构,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不同加工方法的工件组织与性能,使用性能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0-2 材料观-性能,常用的加工工艺:,常见的加工工艺:,常见的加工工艺:,常见的加工工艺:,常见的加工工艺:典型塑性加工,0-3 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的化学成分组成分类 (1)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2)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

4、、耐火材料、陶瓷) 天然高分子材料(蛋白、淀粉、纤维素) 3)高分子材料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塑料、 合成纤维) (4)复合材料 2.按材料的使用性能分类 (1)结构材料 (2)功能材料,0-4 材料的发展历史,1.18081871年,研究并实现了金相分析的方法。 2.18711903年,收集、分析及总结了大量实验结 果,导致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3.19031945年,由研究合金相的平衡状态过渡到从动力学角度研究相的变化。 4.1946现在,继续向金属材料因状态不同导致性能差异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弄清相变和强化的机理,在更深的层次上研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0-5 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

5、精细化 超高性能化 高功能化 复杂化(复合化、杂化) 生态环境化 智能化,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材料科学基础的任务是根据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设计研制新型工程材料;解决材料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获取可供使用的工程材料;解决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从中找出合宜的加工工艺、强化工艺和延寿措施;创新测试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完善测试技术;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 材料科学基础包含绪论、材料的结构、晶体缺陷、纯金属的凝固、二元相图、三元相图、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回复与再结晶、扩散、固态相变(金属材

6、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0-6 本课程的任务与内容,0-7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材料科学基础”是以化学、物理、物理化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和金工教学实习为基础的课程,在学习时应联系上述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以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在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时,还应经常联系本书的有关内容,以便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第1章 材料的结构,1.1 材料的结合方式 1.1.1 化学键 1. 离子键 2. 共价键 3.金属键 4. 范德华键 1.1.2 工程材料的键性,共价键,1.形成 元素周期表中的A、A、A族大多数元素或电负性不大的原子相互结合时

7、,原子间不产生电子的转移,以共价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满壳层的方式实现结合。这种由公用电子对产生的结合键称为共价键。 2.特性 方向性,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3.具有共价键物质的特性 共价晶体强度、硬度高,脆性大,熔点、沸点高,挥发性低 。,图 硅原子四个价键 和 硅的键角,离子键,1.形成 当两种电负性相差很大(如元素周期表相隔较远的元素)的原子相互结合时,其中电负性较小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正、负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合键。 2.特性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3.具有离子键物质的特性 离子晶体的硬度高、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但脆性大。离

8、子晶体具有很好的绝缘性。因不吸收可见光,典型的离子晶体是无色透明的。,金属键,1.形成 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外层电子少,原子容易失去其价电子而成为正离子。当金属原子相互结合时,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价电子)就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原子所共有。这些公有化的自由电子在正离子之间自由运动形成所谓电子气(或电子云)。这种由金属正离子与电子气之间相互作用而结合的方式称为金属键。 2.具有共价键物质的特性 良好的导电性及导热性。 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即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良好的强度及塑性。 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自由电子可吸收可见光的 能量 )。,范德瓦尔键(范德华键),1.形成 有些物质的

9、分子具有极性,其中分子的一部分带有正电荷,而分子的另一部分带有负电荷,一个分子的正电荷部位和另一分子的负电荷部位间,以微弱静电引力相引,使之结合在一起称为范德华键(或分子键)。 2.特性 结合力较弱 3.具有共价键物质的特性 硬度低、沸点低,绝缘性 。,工程材料的键性,实际上使用的工程材料,有的是单纯的一种键,更多的是几种键的结合。如果以四种键为顶点作一个四面体,就可以把材料的结合键范围示意地表示在这个四面体上,具体材料的键特性见图。,1.2 晶体学基础,1.2.1 晶体与非晶体 1.2.2 空间点阵 1.2.3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1.2.4 晶体的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1.2.1 晶体与非晶

10、体,1.晶体: 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叫晶体。 2.非晶体: 非晶体在整体上是无序的,但原子间也靠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有限的小范围内观察还有一定规律,可将非晶体的这种结构称为近程有序。,3. 晶体的特征 (1)周期性(不论沿晶体的哪个方向看去,总是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出现相同的原子或原子集团。这个距离称为周期 )液体和气体都是非晶体。 (2)有固定的凝固点和熔点 (3)各向异性(沿着晶体的不同方向所测得的性能通常是不同的 :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弹性、强度、光学性质 )。,1.2.2 空间点阵,1.空间点阵 : 实际晶体中,质点在

11、空间的排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研究晶体中原于、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情况,近似地将晶体看成是无错排的理想晶体,忽赂其物质性,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无数几何点。这些点代表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中心,也可是彼此等同的原于或分子群的中心,各点的周围环境相同。这种点的空间排列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这些点叫阵点。 2. 晶格: 将阵点用一系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一空间格架叫晶格。,3. 晶胞 从点阵中取出一个仍能保持点阵特征的最基本单元叫晶胞。 在空间点阵中,能代表空间点阵结构特点的是小平行六面体 。 整个空间点阵可由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而构成。,图 空间点阵,晶胞的选取原则: (1)晶胞几何形状能够充

12、分反映空间点阵的对称性; (2)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3)当棱间呈直角时,直角数目应最多; (4)满足上述条件,晶胞体积应最小。,图 晶 格 的 选 取,描述晶胞的六参数 晶胞的尺寸和形状可用点阵参数来描述,它包括晶胞的各边长度和各边之间的夹角。,图 晶胞、晶轴和点阵参数,14种空间点阵(布拉菲点阵),1.2.3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1.晶向指数和标定 2.晶面指数的标定 3.晶面族与晶向族 4.六方晶面及晶向的指数标定 5.晶带 6.晶面间距,1.晶向指数和标定,(1)以晶格中某结点为原点,取点阵常数为三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右旋坐标系,如图。定出欲求晶向上任意两个点的坐标

13、。 (2)“末”点坐标减去“始”点坐标,得到沿该坐标系各轴方向移动的点阵参数的数目。 (3)将这三个值化成一组互质整数,加上一个方括号即为所求的晶向指数u v w,如有某一数为负值,则将负号标注在该数字上方。,2.晶面指数的标定,(1)建立如前所述的参考坐标系,但原点应位于待定晶面之外,以避免出现零截距 (2)找出待定晶面在三轴的截距,如果该晶面与某轴平行,则截距为无穷大。 (3)取截距的倒数,将其化为一组互质的整数,加固括号得到晶面指数( h k l)。 注:立方系的晶面指数必垂直于晶向指数,3. 晶面族与晶向族,晶面族:晶面原子排列相同,面间距也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用h k l表示。

14、如1 1 0:(110),(011),(101), (110),(011),(101) 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用 h k l 表示。,立方系:110 晶面族,4. 六方系晶面和晶向指数标定,六方系晶面指数的标定(四轴制) 六方晶系晶面指数的标定原理和方法同立方晶系中的一样,从待标晶面在a1,a2,a3和c轴上的截距可求得相应的指数h,k,i,l,于是晶面指数可写成(hkil),也必有 i = - ( h+k )。,图 六方晶系的一些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六方系晶向指数的标定: 采用四轴坐标系,六方晶系晶向指数的标定方法如下:当晶向通过原点时,把晶向沿四个轴分解成四个分量,

15、晶向OP可表示为:OP=ua1+va2+ta3+wC,晶向指数用uvtw表示,其中t = - (u+v) 采用三轴坐标系时,C轴垂直底面,a1、a2轴在底面上,其夹角为120o ,晶向在底面上的投影的终点分别作a1、a2轴的平行线得到U、V,从而得到 UVW 。 采用三轴制虽然指数标定简单,但原子排列相同的晶向本应属于同一晶向族,其晶向指数的数字却不尽相同。,一般用四轴坐标系表示,u2UV v2VU/3 tUV/3 wW,行走法 (1)将底面分成很多边长相等的小等边三角形 (2)沿小等边三角形的边走,并要满足u+v+t = 0 (3)麻烦,而且对一般的晶向,很难求出四指数u v t w 2.

16、解析法 先求出待标晶向在a1,a2和 c 三个轴下的指数U,V, W (这比较容易求得),然后按 公式算出四指数u,v,t,w 。,5.晶带,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或平行于此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立方系晶面(h k l)以u v w为晶带轴必有 Hu + kv + lw = 0 反之也成立。两个不平行的晶面(h1k1l1),(h2k2l2)的晶带轴u v w可如下求得,6.晶面间距,对于不同的晶面族h k l其晶面间距也不同。总的来说,低指数晶面的面间距较大,高指数晶面的面间距较小、如图所示。由晶面指数的定义、可用数学方法求出晶面间距,见公式。,1.3 材料的晶体结构,1.3.1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1.3.2 共价晶体的晶体结构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