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欧洲,(一)位置、轮廓、地形、气候,一、欧洲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特征,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南北跨3545个纬度 (温带地区),,一、欧洲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欧洲的经纬度位置 以欧洲大陆而言,大部分地区都位于367108N,6610E934W之间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寒带的面积也不大,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欧洲的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欧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环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next,exit,,(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大特点 欧洲的地形特征是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欧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图,(一)位置、轮廓、地形与气候,一、欧洲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特征,北温带(西风带)、西临大西洋,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向西延伸的破碎大半岛,以平原为主(东西延伸),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显著; 地中海式气候典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北大西洋暖流,,,,欧洲第四纪冰川的范围,冰川地貌突出: 挪威的峡湾海岸、芬兰的湖泊千湖之国 中欧-东欧平原的冰碛丘陵(湖)、日内瓦湖,(二)河湖与水资源,河湖众多,水量较充足,水力资源丰富,(三)矿产资源,油气、煤、铁、锰;镍、钾盐、铜;钨、锌、铝土、贡等较丰富;但部分有色、稀有金属矿、稀土元素矿储量较少。
四)生物资源,欧洲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欧洲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 欧洲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大致可以分为苔原动物、温带森林动物、草原动物和亚热带森林动物四个类型五)对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总的来说,欧洲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自然资源比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 但是,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后,欧洲率先揭开了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开发工业矿产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序幕 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人口的增加,资源和环境问题开始突出,作为发达国家分布集中的欧洲率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应当改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互依存关系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为人类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环境提供了技术可能和经济可行性在欧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便开始了降低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特别是欧洲发达国家重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节 欧洲人文地理概论,一、欧洲的人口、民族与文化,(一)人口及人口问题,1、人口较多,分布稠密,2、以白种人为主,人种结构单一,3、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4、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 其中比利时97% 、英国92% 、荷兰88% 、德国87% 、丹麦86%、法国75%.,(二)民族与民族问题,欧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的民族人口均达到一定规模,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欧洲大陆穆斯林人数逐渐增多,欧洲人对此似乎显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不安情绪据美联社2010年3月15日报道,众多迹象表明,欧洲已成为穆斯林文明与西方文明发生碰撞的前线三)欧洲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语言构成复杂(表5.1) 分属五大语系,以印欧语系为主(90%);英语和西班牙语已成为世界性语言,2、欧洲的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思想 欧洲是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源地,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摇篮近代以来,欧洲在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发明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三)欧洲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3、基督教及其内部分化与传播 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 基督教各派在欧洲分布的主要格局是: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西欧、南欧、中欧;新教徒大多集中在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东正教徒主要集中在东南欧;俄罗斯则主要分布俄罗斯东正教会4、 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欧洲的一些民族语言成为世界性语言,像英语和西班牙语二)欧洲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管理技术逐渐 扩散到全球,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使人类进 入了近现代社会 (三)欧洲不仅产生了资产阶段,而且是马克思主义 的故乡,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 的计划经济扩散到全世界。
(四)欧洲的生活方式、宗教、音乐、美术和竞技体 育的许多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们普遍接受 和采用 因此,近代以来欧洲文明的扩散,导致了世界时代的跃 迁 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至今依然重要二、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自学),(一)前资本主义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1、奴隶社会,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爱琴海地区) (亚平宁半岛),2、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AD4C-9C初) (法国、意大利、德国),(二)资本主义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1、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2、一战前的欧洲大国 德、意、英、法、俄,3、二战时期,(三)二战后欧洲的政治地图,1、战后 20C80a 国家疆界的变化;两大阵营(集团)的对峙,2、 20C90a 以来,欧洲政治地图的激烈变化,三、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一)欧洲大陆 “统一梦” 的社会历史渊源 1、自古以来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分散了欧洲的权力; 2、发达的商业贸易、内河航运以及分散的市场成为一种超越国家的力量; 3、历史上欧洲各国间的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对欧洲地位的消极影响,(二)“主宰自己命运”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基本驱动力 形成与美苏争霸欧洲相抗衡的局面!,next,exit,,四、欧洲近现代经济的形成与扩散 (一)16-18世纪:欧洲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资本原始积累 (二)18世纪-20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与欧洲近现代经济的形成与扩散 五、欧洲现代经济地域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迄今,欧洲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欧洲保持了战后世界经济中心之一的地位二战后欧洲经济格局的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next,exit,,(一) 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 1、 两大经济集团并存发展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EC)简称“欧共体”,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组建的国家经济政治集团 欧共体成立以来,主要在建立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建立总预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开展司法、内政合作、实施共同的外交安全政策、建立政治联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计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经济互助委员会(The Council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CMEA)简称经互会,是一个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跨欧、亚、拉美地区的国家经济政治联盟next,exit,,2、 欧洲五大地理区的经济发展特征 (1)北欧 北欧地广人稀,战前经济比较落后,战后经济繁荣、稳定,如今已成为欧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福利水平最高的地区北欧各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人文优势发展重点产业部门,形成了发达的水电、冶金、化学、优质钢、特殊钢、机械工业、造船工业、新技术工业、森林工业和食品工业等支柱工业部门。
北欧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商品化程度高,畜牧业是主要的农业部门,渔业重要人口、城市和工农业集中分布于南部,特别是南部沿海地区next,exit,,(2)西欧 西欧是近现代以来率先起步、工业化最早、老牌殖民宗主国集中之地,也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西欧地窄人稠,战后经济以中低速度扩展,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外贸重要,具有众多一有世界意义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西欧发展经济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多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势的经济性资源工农业生产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欧大陆沿海、沿河和不列颠群岛南部及其沿海从英国的利物浦向东到欧洲大陆上的巴黎、荷比卢地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next,exit,,(3)中欧 中欧资本主义起步较晚,19世纪后期以来进展较快现在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工业发达,以重工业为主,大多以煤炭资源的开发作为工业基础;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或两者并重;工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或沿河地带德国西部主要工业中心和城市是西欧工业带的组成部分,那里第三产业发达,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中欧东、西部原社会主义国家与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明显。
德国现在和可见的将来都是中欧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next,exit,,(4)南欧 南欧历史悠久、古代文化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因素萌发早但进展较慢,战后以来一度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快了经济前进的步伐,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新兴工业崛起快,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园艺业、地中海果品业地位突出意大利和西班牙是经济大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和葡萄牙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当高但是也存在着诸如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国家next,exit,,(5)东欧 东欧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地区(国家)分布不平衡政治地图和经济体制变化大,民族因素影响深各国经济政治联系紧密,20世纪90年代以前经济比较发达,90年代以来成为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但是经济恢复的潜力大工业发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落后,农业重要,但发展滞后,结构是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俄罗斯是东欧也将是世界潜在的经济政治大国东欧的工农业、城市和人口比较集中分布于中南部地区从波兰中部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东欧工业带是欧洲传统工业地带的一部分next,exit,,(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第一,以欧洲共同体为基础,在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进一步“欧洲联盟”进军,因此,欧共体-欧盟成为整合欧洲经济的有效平台。
第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从世界超级大国衰退为欧洲一般经济大国第三节 欧洲主要国家,一、英国,(一)岛国地理环境特征(评价),1、岛国位置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中世纪以前,岛国位置使之与世隔绝 (2)地理大发现后,岛国位置使之获得了发展机遇 (3)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海运业、 造船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4)寒暖流交汇,形成了北海渔场,2、温带海洋性气候,夏温偏低,冬温偏高;云雾多,日照少,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发展养羊业,提供毛纺织原料,(二)矿产资源优势,1、煤、铁资源丰富,为早期产业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2、北海油田对英国能源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属面积51%,改变了英国贫油国的命运,并曾一度出口;但目前,国内石油产量(原油7000万吨/2007年)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2005年英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欧洲病夫” 的复兴 自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开始下降以来,在近一个世纪的世间里,英国经济进入了漫长的滞胀期,已先后被美、德、日、法、意超过,被称为“欧洲的病夫” 1993年经济复苏以来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力2000-2007年GDP年均增长率为2.6%,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人均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均好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近年来经济的反弹不仅使英国又超过了意大利,而且赶上了法国,2007年其GDP为2727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五位,欧盟第二位 私有企业为经济的主体(占GDP的60%以上),(三)经济基本特征,2、产业结构的变化,(1)第一产业的国内地位不断下降,但贡献较大,原因: “谷物法”的废除,进口谷物的竞争; 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挑战; 气候条件限制了谷物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