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55313722 上传时间:2020-12-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_ 班级 _ 姓名 _ 座号 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期 中 测 试 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20) 一、积累与运用(共25 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3 分) A 哽 住(g ng)粗拙 (zhu)揩 汗(k i ) B 滞笨 (zh)气氛 (f n)亘古 (g n) C 校 对(ji o)殷 红(y n)哺 育(b) D 惩罚 (ch ng)污秽 (su)挚 痛(zh) 2. 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3 分) 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 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 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 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

2、项() (3 分) 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 精心编排了多个活 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 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 赞叹不已。 4.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 (3 分) 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 B 卖油翁 - 欧阳修 -北宋-归田录 C 最后一课 - 都德-法国-最后一课 D 木兰诗 - 郭茂倩 - 北宋- 乐府诗集 5. 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 8 分) (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

3、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 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 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 是:,。 6. 名著阅读。(5 分) (1)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2 分) (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 (3 分) 二、阅读理解(共45 分) (一)阅读下面这散曲,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2. 对这首诗理解

4、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 泰。 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 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 ,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 骜不逊的性格特点。 D、全诗切着 望字而写 ,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 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 (12 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 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

5、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 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 分) 公亦以此自矜 ()但微颔 之()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以我酌油知之 。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 为什么要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3 分) 4. 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 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 13 分) 翠湖心影 (汪曾祺)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

6、西 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 城市也还是 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 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 某某城的眼睛, 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 这个比喻还是 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晴。 翠湖是一片湖, 同时也是一条路。 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 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 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 是行人到了翠湖, 也就成了游人了。 从喧嚣扰攘的闹市

7、扣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 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 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 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 甚至可以停下来, 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 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 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 堤边密密地栽着树。 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 “秋尽江南草未凋” , 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 常年盈满, 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 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 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

8、,很热闹。湖中多红鱼, 很大,都有一尺多长。 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 见人不惊, 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 悠然地浮沉游动 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 你一跳。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 我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的管理 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我 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 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拔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 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 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 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放在木盘里,一

9、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 洞里吊上去了。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 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 而且 有些善本。过了两三个小时, 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 书管理员站起来, 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 “喀拉拉”一拔,拔到十二点:下班! 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 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 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 我会常常想起他来, 并和我所认识的几个孤独、 贫穷而有 点怪僻的小知识分子的印象掺和

10、在起,越来越鲜明。 总有一天, 这今人物酊形 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 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 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 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按碟算价钱。我们的 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 一一”,碟 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帐,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 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 此和顾客吵起来过; 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 “凤凰三点头” 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 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11、。 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 “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 一是无穷无尽的遛。“园日涉以成趣” , 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 尤其是晚上, 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 可以在湖里一 遛遛好几圈。 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 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 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我是很想念 翠湖的。 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 不反对翠湖游人多, 甚至可以有游艇, 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 焖鸡米线、 冰淇

12、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 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原文有删节) 1.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2)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 2. 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3 分) 3. 根据文意,请分析作者“很是想念翠湖”的原因。(3 分) 4.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 度?(3 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14分)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 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

13、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 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 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 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 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 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 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换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 艰难

14、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 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 着母亲,低声呵斥: “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 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 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 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 “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 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

15、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 赶紧拉住儿子,洗洗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 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 “好了好了,你少,下次你不要再来了! ” 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 原地,目送着儿子, 知道儿子的背影消失, 她又站了很久, 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 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11 在校园里, 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 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 是嫌 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作主!这颜 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

16、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 边。 12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 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我说: “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 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13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 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 他们或许贫穷, 或许丑 陋。或许木纳,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 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2分) 2. 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指的是谁?(3 分) 3. 第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母亲的形象?并谈谈这些方法的作用?(3 分) 4. 第十二段中写到,平日里老师眼中“温文尔雅的孩子”,为什么“在父亲面 前,全然失了礼貌”?(3 分) 5 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